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普宁寺(9)——承德之旅双人行

    2021年10月4日早上乘坐6路公交站,经18站到普宁寺站下,今天第一项安排就是访普宁寺。因为从俺与承德人交流的口气看,普宁寺人气很高,谈到普宁寺时都建议早上去寺里拜佛,说明普宁寺香火旺盛,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入乡随俗,赶早就去。

    清乾隆二十年五月(1760),清政府派班第为大将,出兵讨伐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反动头目达瓦齐叛乱。清军直达新疆的伊犁,达瓦齐闻讯逃到天山之南,被维吾尔族首领霍集斯擒获,压解到清军营内。准噶尔部另一个反动首领阿睦尔撒纳在霍集斯擒住达瓦齐后仍继续叛乱, 并勾结沙皇俄国等外部势力,当遭到强大的清军攻击后,阿睦尔撒纳兵败逃亡俄国。两股叛乱军队被剿灭后。乾隆为了纪念两次平叛的胜利,在承德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物和硕物)上层贵族设宴封爵,因为清王朝政府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桑鸢寺,在山庄北部修建了清王朝第一座皇家寺庙——“普宁寺”。

    普宁寺始建于1775年,196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国务院宗教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寺庙占地3300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各类建筑29座,帝佛合一的格局,既有皇家寺庙的宏大规模,又有佛门圣地“曼陀罗佛国世界中心”的称号。


01  前面就是普宁寺的入口,普宁寺门前广场规模了得,非常大。拍摄时间8:32分。

    资料说,普宁寺在古代文明史的宗教文化中,其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几乎在国内外起同样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类文明的艺术史上占一席之地。在佛教文化领域中可称“华严三圣”汇聚,佛、法、僧三宝喇嘛传承,佛祖故事连壁,菩萨罗汉挤身殿堂。普宁寺不仅是佛教的殿堂,也是文化旅游的圣地。

  

02  在普宁寺大门前留个影,我面对的门前广场非常大,大得有点令人吃惊。

  

03  背对着普宁寺,拍摄门前广场,大不大?

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从上面介绍可以看出,不大,如何举办大型佛事活动?

  

04  抬头看普宁寺匾额,显然这是乾隆帝御笔,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普宁寺”匾。

    普宁寺是乾隆时代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是一所汉藏结合的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结合的相当完美。

  

05  游客们观看御碑,右侧还有一通石碑,被挡住了视线,没有拍摄到。

    碑亭中有三通石碑,均呈方柱形,下有方趺,上有龙首。正中的是《普宁寺碑》,东侧碑是《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西侧碑是《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每块石碑依南、北、东、西方向,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字均是乾隆皇帝御笔亲题。

  

06  正前方是天王殿,香火旺盛,青烟袅绕,游客香客多。近处一位女导游正在讲解,我在旁边蹭听。根据你的属相、所求之事,拜什么菩萨,还挺有讲究的。

  

07  看看右手这侧的布局,这厢是钟楼。

  

08  再看看左手的布局,那厢是鼓楼。

  

09  这是大雄宝殿。

整座寺庙平面布局严谨,以大雄宝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所谓伽蓝,意即寺庙;所谓七堂,一般是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共七所殿楼。后半部是藏传佛教寺庙形式,仿西藏三摩耶庙的制式修建的曼陀罗,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便供奉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中。2007年,普宁寺被评为我国首批5A级佛教圣地。

  

10  给大雄宝殿拍张正面像。

    寺院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则对称地分列两边。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前后两座主体建筑均建在1.4米高的石砌须弥台基之上,殿前的月台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环绕,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四角有叫“螭”的龙头。寺庙中有“金龙和玺”与“六字真言和玺”彩画。

  

11  对面是东配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三尊藏传佛教护法神,从北到南依次为:降阎魔尊、大黑天、吉祥天母。


12  这是西配殿,也是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三大菩萨:居中骑红犼者为观世音菩萨,南侧骑白象者为普贤营萨,北侧青狮者为文殊菩萨。

  

13  由这里上台阶,可达著名的“大乘之阁”。

   

14  老伴身后就是大乘之阁,普宁寺最有名的大殿。

    大乘之阁,仿西藏桑耶寺的乌策大殿而建,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通高39米。南面六层檐,寓意为佛教的空,对称“六合”,东西两侧出檐五层,佛教意为“五大”(地、水、火、风、空),北面四层檐,佛教意为四曼,即四种“曼陀罗”。大乘之阁正面下悬挂乾隆帝御题“大乘之阁”和“鸿庥普萌”云龙徒匾。殿内供奉世界最大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通高23.511米,腰围15米,重达110吨,仅头部就重达5吨,采用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120立方米制成,佛像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凝神垂目,宝相庄严。42条手除中间两手合掌外,左右各有20只手,手中各有眼。那么,千手千眼是怎么来的呢?佛教认为,每只手、每只眼各代表25种因果报应,25乘40等于1000,所以这就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阁内楹联“具大神通完十行,是真清净现三身”,寓意观世音普萨神道广大,有求必应。

  

15  大乘之阁如此有名,再来一张全景。

大乘之阁是普宁寺建筑的热潮,总高约四十米,是我国现存古建中较高的一座,占第三位。阁内供奉一尊世界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观音高度近二十四米,腰围一十五米,重约一百一十吨,其造形优美比例匀称,堪称世界艺林中的精品。

  

16  殿内不准拍照,从网上下载普宁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照片,以飨读者。

    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正式因为有这尊世界上最大的木雕菩萨,普宁寺又称“大佛寺”。

  

17  站在大乘之阁殿前高台上,回头拍摄,可以看到大雄宝殿的背面,也与众不同,显示藏式盲窗的建筑风格。左侧的前方,可以看到磬锤峰。

  

18  背对着大乘之阁,向左看,满眼都是藏传佛教建筑风格:白台、盲窗、喇嘛塔。

  

19  我们从大乘之阁殿右侧下台阶,再上台阶,绕到后面看看。

  

20  后面也是白台、盲窗、喇嘛塔等藏传佛教建筑。

  

21  从大乘之阁的后面走过,由左侧下山。

  

23  入乡随俗,老伴也转经祈福。

  

24  与转经筒相对的是法轮。

  

25  这叫“四合象”,象背上依次坐的是猴子、野兔和吉祥鸟。

    这是一个佛教的故事:相传大象、猴子、野兔和吉祥鸟同住一片森林。一天,吉祥鸟把捡到的一粒种子吐在地上,野兔将其掩埋,大象用鼻子汲水浇灌,猴子也常来看护,种子发芽,长成大树并结满果实。大家同在树下乘凉玩要,猴子也有了果子吃,而又有了新种子,如此循环往复,这里变成了欢乐、祥和、殷实的乐园。美丽的传说,给我们以启示:只要大家和睦相处,辛勤劳动,就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26  老伴在观看“菩提树”。

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护。菩提树一般生长在南方热带地区,在承德普宁寺长出一株,真不容易,很稀奇。

菩提”一词为梵文 Bodhi 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佛祖既然是在此树下“成道”,此树便被称为菩提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菩提树在中国也有深远的影响。唐朝初年,僧人神秀与其师兄慧能对话,写下诗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看后回写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对师兄弟以物表意,借物论道的对话流传甚广,也使菩提树名声大振。

    访普宁寺后,往回走,大概公交车二站路远,就是承德博物馆,参观后继续步行,到十字路口右拐,沿避暑山庄的后墙前行,就来到“班禅行宫”和“小布达拉宫”,这二座庙宇属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并且紧邻。下面一一道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宁寺,承德唯一有僧人居住的寺庙
图片大赏:清王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家寺院
【新拍】承德外八庙之一——普宁寺
世界最大木雕千手观音如何建造?打开小门揭谜团
承德外八庙的普宁寺:一个因重大的盟会而诞生的寺庙
承德普宁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