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嵩阳书院逛中岳庙——豫鄂自助游(16)

游毕少林寺,离返回洛阳还早,决定去拜访古代赫赫有名的嵩阳书院。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区北,因地处嵩山之阳,故而得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高等学府,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嵩阳书院风景优美,位于嵩山脚下、背依中岳主峰梭极峰,面临碧波潺流的双溪河,两侧峰峦环拱,院内古柏参天,环境古幽,清雅静谧。乾隆皇帝游嵩岳时,曾在此留有“书院嵩高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的诗句,把书院的实景和写诗的心情描叙得绘声绘色。


01  身后“高山仰止”匾牌坊就是嵩阳书院景区的大门,走近大门,古色古香,环境优雅,风光怡人。

本人手上举的是门票,俺年过七旬,不用掏钱,也发一张门票,而不是像大多数景区刷身份证进去,门票可作旅游纪念,挺大方的。拍摄时间15:33,时间不多,得抓紧。


02  进门,苍松翠柏、台阁庭院映入眼帘,似乎闻到了书香,听到了读书声。


03  走近嵩阳书院的大门,可以看清匾额和楹联。“嵩阳书院匾额为宋仁宗亲赐。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五代后周时(公元951-960年),改为太乙书院。宋景祐二年(1035),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嵩阳书院大门楹联是: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楹联很有气势,先说中岳,后表洛阳,好地方。


04  左侧玻璃罩着的是登封县石刻地图,台阶上是先圣殿。

“登封县地图”系明代石刻,刻于万历癸巳年(1593),图上详细刻制着嵩山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和山川、河流、道路、村镇等名称,既是登封文物分布图,又是登封县地图。这块石刻地图轮廓清楚,位置准确,一览此图,对登封县的全貌和文物分布一目了然。明代石刻登封县图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登封地理、文物和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05  先贤殿供奉孔子,门柱楹联是:至圣无域浑天下;盛极有范垂人间。


06  出先贤殿,就到讲堂,门柱上有幅楹联:满院春色催桃李,一片丹心育新人。

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名儒景冬,曾就读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给嵩阳书院添光增彩。


07  出讲堂,进庭院,前面就是道统祠,祠前建有泮池,池上架石拱桥以通往来,所以石拱桥又称“泮池桥”。


08  出讲堂,步庭院,过石桥,就到道统祠。门柱上的楹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博大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条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杂欲才能够如此的挺拔。映照着林公一生光明磊落、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操。嵩阳书院道统祠借来一用,非常贴切,教育的宗旨不就是培养天下为公的栋梁之才嘛!

道统祠是座面阔三间、棂门槛窗、歇山式滚脊灰筒瓦覆顶建筑。殿内供奉帝尧、夏禹、周公石膏头像,后壁悬挂帝尧、夏禹、周公当年在嵩山地区巡狩、治水、测影等活动情况的大型图案。可见,登封地界不简单,还在远古时期,就是中华圣贤经常光顾的地方,历史文化悠久厚重。


09  正中树叶稀疏的大树是杏树,树四围筑坛,寓意“杏坛讲学”。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这株古杏树传为清初中州著名学者耿介手植。


10  中岳嵩阳寺伦统碑。

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刻立。一面镌刻94窟佛像,另面上部刻大佛龛,内作一佛二菩萨三弟子,龛楣浮雕的飞天童子诸像及碑侧图案,颇为精致,为中原石刻艺术中的上乘之作。


11  嵩阳书院的大唐碑,高大雄伟。

在嵩阳书院矗立着一块大唐碑,其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唐天宝三年(744)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笔法遒雅,系名家之作,可谓三绝碑,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

另外,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古时,人们是怎样将这么重的碑帽装上去的呢?千百年来,凡到嵩阳书院的游客都要提及这个问题,成为品赏大唐碑的重要话题之一。


12  据说这株是二程手植槐,高大挺拔。

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到嵩阳书院讲学时,亲手栽种槐柏多株,装点院景。此株槐树高19.5米,围粗4米。虽然树干嶙峋,中空外实,槐冠却丛拨阴浓,新枝簇簇,树姿优美,老而不衰。


13  这就是嵩阳书院有名的“大将军”柏树。

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即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现存“大将军”和“二将军”,“三将军”柏毁于明末。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


14  这就是嵩阳书院有名的“二将军”柏树。

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鲲鹏展翅,雄鹰欲飞。


15  退后点,给“二将军”拍张全身照。

有人见二将军柏,大树参天,亭亭如盖,但屈居第二,抱不平,认为应该封为“元帅柏”,不知你的意见如何?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从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又有资料说,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最长的树龄有4500年。这是真的?

嵩阳书院,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如《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日讲四书》九经等。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科举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别了,嵩阳书院!离开书院,立即乘公交车前往中岳庙游览。


16  来到中岳庙大门外拍一张,拍摄时间16:55分。售票员明确告之,5点半下班,要我抓紧时间。

中岳庙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中岳庙背倚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为中州祠宇之冠,既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中岳庙景区大门,又称中华门,你看,匾额上书四个大字“名山第一”,地处中原,口气豪迈!


17  来到“中岳庙”门前,你看,像不像天安门?

中岳庙历史悠久,东周元年,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封嵩山为中岳,创建太室祠,也就是中岳庙的前身。北魏时期改太室祠为嵩岳庙,成为道教活动场所,唐玄宗初年改名为中岳庙一直沿用至今。

你再仔细看,上面有三块匾,从下向上,依次是:“中岳庙”、“岳立天中”、“天中阁”。天中阁,原名黄中楼,是中岳庙原来的大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建为天中阁,清代重修,形似北京天安门,两侧还有高大的汉白玉华表。


18  过中岳庙楼门,可以看到长长的甬道和古柏。

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39座近400间。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中轴线全长650米,共有7进11层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雄伟,主殿峻极殿是五岳中最大的殿宇。中轴线两侧分布有古神库、四岳殿、东西廊房、火神宫、祖师宫等多组院落,是道士分别举行祀典和生活的地方。庙内还有古代碑刻73品,汉代至清代的古柏330多棵。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


19  配天作镇枋,清初木结构建筑,中岳五行属土,意为以地配天。


20  红色的建筑是古神库,四角站立宋代铁人。

古神库,四角各立一个铁人,叫镇库铁人,共4尊。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是我国现存体型最大、保存最好、造型最佳的艺术珍品,被奉为中岳嵩山的“镇山之宝”。


21  甬道的另一侧也有一座古神库,也有四尊铁人守卫。近看,镇库铁人威武,姿态逼真,北宋的冶铁铸造技术令人赞叹!


22  中岳庙里的古柏与碑石。


23  在中岳庙里沿中轴线向前行,就来到“峻极门”。

峻极门,又称“将军门”,中岳大殿中心院的山门。创建于金世宗年间,明崇祯年间失火被毁,清顺治年间重建。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间修建,典型清代官式建筑,面阔五间,门口有两尊5米高彩绘武士像,威风凛凛。


24  过峻极门,沿中轴线前行,就来到“崧高峻极”牌坊。


25  过牌坊,前面就是“峻极殿”。

峻极殿,又称“中岳大殿”,是历代中岳庙道徒活动的中心场所。始建于宋代,明末被火烧毁,清代重建,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我们游到峻极殿外,适逢道士念经、道乐奏响,抑扬悠远。在音乐声中,慢慢地欣赏峻极殿悬挂的大匾,是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好了,时间有限,赶紧坐公交车去登封汽车站,乘末班车,18:30分开往洛阳,大约一个小时就到,明天游白马寺,明天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名山之二十五:中岳嵩山
蒋介石:游览嵩山留下了众多难以弥补的遗憾
【嵩山】揭秘:典故“程门立雪”的发生地
中原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叶平)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中国宋代的“北京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