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太溪穴竟可以治这三种病!99%的人不知道!


以前曾发过一篇文章 第一大补穴竟是它,艾灸后效果显著!,文里介绍了太溪穴的很多的用处。今天附上三个临床案例,让大家知晓太溪穴更多奇妙的地方!

太溪——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


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艾灸
太溪穴应用三则
  • 转载于《针灸临床杂志》1999年,作者 赵静 王默菲

1、跟骨骨质增生 

牛某, 女,51 岁,1990 年 8 月 2 日初诊。 足跟部麻木伴行走疼痛月余,遇寒凉加重。 取患侧太溪穴,进针 1 寸, 施捻转补法,局部得气后加艾灸 30min,每日 1 次,5 次 1 疗程,休息 1 天,继续第 2 个疗程,连续治疗 2 个疗程,疼痛完全消失。 

按:本病属 “ 痹证” 范畴,多因扭伤或受寒凉而诱因,而使经络气血闭塞不畅,风寒凝结筋脉骨骼,伤及筋骨而使其增生,压迫正常组织,出现炎性水肿,致疼痛、 麻木等症状,取肾经原穴太溪,施于补法,具有强壮筋骨之效,使挛缩组织松解,解除病灶对神经、 血管的压迫和刺激,消除炎性水肿,促进血液循环。 取之该穴即有局部激发经气作用,又有疏通经脉之功,局部刺激与经络相结合,加之艾灸温散寒邪,共奏疏经活络,散寒止痛之目的。 

2、鸡眼 

袁某,男,23 岁,1991 年 4 月 2 日初诊。行走时足底部疼痛半年余,足底涌泉穴前约 3cm 处生有豆粒大硬结,并排两个。 治疗取患侧太溪,取2 %利多卡因 2ml,直刺穴0.8寸,令局部麻胀并向足底部缓慢放散后将药液缓缓注入,出针后该处施用艾灸 20min,日 1 次。 治疗 1 次后疼痛减轻,隔日行第 2 次治疗,疼痛渐消失,鸡眼 2周后自行脱落,随访 5 年未复发。 

按:本病为足底部长期受挤压而伤及经络,气血瘀滞足底,而使不通则痛。 《灵枢·经脉篇》:“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 。 根据经脉所循及所主病症,选太溪穴,针刺后出现得气反应,使气至病所,以促阻滞的经气流通,因而使 “ 不通则痛” 变为 “ 通则不痛”,药物的注入,使得气感延长,加之艾灸通经活络,脉脉艾灸提醒您温热以使药液吸收,以达止痛、 活络、 通经之目的。

3、足踝水肿 

张某,男,68 岁,1994 年 12 月 5 日初诊。患者脑出血三月余,右下肢活动障碍,近日足踝处肿胀,并伴下肢寒凉感。 西医诊为神经性水肿,中医属肾阳亏虚,经脉不通,运行阻滞,取双侧太溪穴,进针 0 .8 得气后施捻转补泻之补法,加艾灸 30min, 1 次,10 次为 1 疗程,1 疗程后肿胀消失。

按:太溪为肾经之输、原穴,为五输穴之土穴 , 水肿为肾阳虚之象, 临床施于补法, 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滞之处,具有调整其脏腑经络虚实之功效,该穴主治下肢厥冷,足踝肿痛, 施于补法,再加之于艾灸,以补肾阳,共奏温经祛湿,温阳活脉之效。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鸡眼问题--太溪穴可调理骨质增生、鸡眼、水肿!
(36)[转载]【转】治疗阳气匮乏的病症,艾灸尤其擅长
中医针灸学概论
活血化瘀之艾盐温灸法
补母、泻子法是临床经常运用的基本方法
人体有藏十二口井,常灸可从根子上滋养十二经络!知道你就赚大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