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品过剩还是朱门酒肉臭?|共识观


共识君按

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倘若只有建筑与市井,没有引车卖浆的小商小贩,还能称其为传世名画吗?


商品过剩还是朱门酒肉臭?
邓雄才


一、城里没有贫民窟,穷人上不了历史书


某日,带全家去中医院贴三伏贴,事毕,因要去便宜坊的惠新店买十五块钱两只的烤鸭架,遂到北土城段的元大都遗址公园玩赏等候。公园门口左手,树荫下的一片空地上一群老年人穿红着绿,载歌载舞,吹吹打打,正在排练节目。他们脸上挂着笑容,看得出来很是享受这样的晚年生活。围观的人群不时喊几声好,喜庆的气氛更显浓厚。


离此热闹处不出五十步的地方,另一群老人三三两两地坐在树荫底下用餐。他们面目晒得黧黑,一手端着碗盘,碗盘里盛着煮烂的菜汤。一手捏着两个馒头,面无表情地吞咽,看不到一丝享受食物的乐趣,仿佛在做一件不得不做的程序一般。毫不夸张地说,这菜汤跟我小时候喂猪的猪食好不了多少。这处公园的繁华和热闹仿佛更他们没有丝毫关系。可是他们却确确实实地打理着公园的树木花草。他们有一个文艺的称号:园林工。也发了一件红色的马甲做制服,让人误以为他们与体制有所关联。前几年,有专家给政府出主意,说人老了可以去修园林,以自食其力,减轻政府养老负担,一副食肉者鄙的嘴脸。


家里的老人上前跟其中一位老人攀谈


多大年纪了?


六十五了


老家哪里的


河南


一月能赚多少钱?


二千左右


管吃管吃


老人手里的盘晃了晃,点了点头。


可以呀,一天干八小时?


八小时?最少十个钟头,有时十几个钟头


这时有个肥胖中年妇人过来,往他们碗里看了看,泛起了同情心,你们就吃这个?老板太抠门了,一点荤腥也见不着。


老人们默然。


女人担心买不着鸭架,催促一家人离开。老人在车上感叹:卖油娘子水梳头。在便宜坊门口,我心想这么便宜的鸭架,只是片掉了上面的一层脆皮,肉多而实惠,这些老人也许可以凑一点钱买几只打打牙祭。转念一想,他们大概不知道这信息,就算知道,他们揣着钱大约也没有胆量走进这个富丽堂皇的店门;即便进了这个店门,店员们见他们一副劳动人民的模样,会不会轰他们走,肯不肯买给他们呢?


居住小区的傍边有一个中铁建的工地,周围的几个小区就建得如同花园一般,新开盘的房价直飙到八万一平米了。这群工人在此扎下好几年了,围绕着他们衣食住行的需求,逐步建立了一个与之匹配的市场供给,不求质优,但求价廉。附近的居民是绝不肯光顾那些饭点或集市。而工人们大约也很少去周围上档次的饭店吃饭或到超市去购买所需。他们如同一个与城市格格不入的自我循环群体。我想,即便这一片的建筑是他们建造的,留下了他们无数的汗水,他们绝不会对这里有任何感情。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记录片,记录的是一群四川某城卖苦力进城农民,白天到处买苦力,夜里街边一躺。苦力说,行情好,一天能赚一百五六,可是必须吃肉,吃肉的成本一天要多花二三十,否则体力无法保证。在他们那里吃肉不是为了改善生活,而是生产投入。倘若产出不大,那吃肉就没有必要了。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他们所说的从嘴里扣出钱来。


如今首都不大能看到城管们把商贩们追得猪突狼奔了。不是城管的政策改弦易辙了,而是五环以内的小商小贩变少了,不再那么有碍瞻观了。往昔那些可以容纳大量外来人口类似贫民窟的城乡结合部已经荡然无存了,整齐划一的高楼、小区、宽阔的道路建设起来了。小商小贩不好容身,只能退到更远的城市外围。想来城里赚钱,蹬着板车上环路进城?


城里没有贫民窟,穷人上不了历史书。




二、商品过剩还是朱门酒肉臭?


当年有学者发明了蚁族一词,然毕竟有前后八家、航天城这样的蚂窝。如今的蚁窝挪到了群租房里,蚁族的空间更加窄仄,前一阵网络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风靡一时,何也?唱出了蚁族的真实处境也。


最近网络又热议一个旧时的话题逃离北上广深,用逃离这个词,表明了这些彷徨者、迷茫者的哀怨情绪。想一想,这些繁华的大都市何曾张开双臂欢迎过你们,又何曾俯下身段挽留过你们。它们却不断地在清理,清理出它们认为不该留下来的,留下它们定义的够格留下来的。


城市是谁的城市?政府的?城市上流阶层的?有户口的城市居民的?城市的繁华与文明又属于谁的?


以往城市但又有一些重大活动,政府便会出动大量人马把闲杂人员清理出去,如驱猪狗一般,他们不配呆在城里,他们的存在会使城市减色,会拉低城市的繁华和文明的程度。记得武汉某个主管环卫的官员说过,要环卫工把街道的地面打扫的像狗舔过一样干净。光洁如璧路面是给谁看呢?给居民?一场雨,再光洁的街道也会瞬间变成猪栏一般污秽不堪,就像一场洪水就能让气势如虹的堤坝一击而溃。再用五十年或百年一遇这样的修辞便没人信了。昔日,隋炀帝为了向远人夸耀大隋之繁荣昌盛,胡人来长安城,好吃好喝好招待,还把绸缎缠到树上以示富足。有的胡人忍不住也当面戳穿,说长安城百姓也有不少吃不饱穿不暖的。


向远人夸耀是我国的一个悠久的历史传统,可以花大把的银子让人家说几句好听的。却不肯向内花点钱赈济贫困。


当然,新闻里是有温暖有关怀的。六十块钱一月的公租房。记者们在街头采访了几个幸福了的样本。领导在前呼后拥之下底层慰问。而现实是,开着奔驰宝马的去买经济适用房,好几套住房的去住公租房。有几个够资格的中了签媒体便大肆报道,让人错觉仿佛泽被整个群体了。


政府为何要去房地产的库存。一方面地方政府协同地产商开足马力建了许多房子,另一方面进城者没有房住。不少地方出现了所谓的鬼城现象。这是现在经济学上的商品过剩还是古代老杜所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城市的繁华和文明是什么?是林立的高楼和宽阔整洁的街道?是富贵名流荟萃之地?是精英群体表演的舞台?还是地方官员为追求GDP的营造的泡沫?


唐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后白居易作《买碳翁》,白居易这样的人尚不易居,况底层百姓。


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倘若只有建筑与市井,没有引车卖浆的小商小贩,还能称其为传世名画吗?


很多城市提出了城市精神标语,其中有不少是开放、包容这样的词汇,开放、包容如果只是对‘远人’而言,那就无话可说了,如果是对所有的进城者而言,那么它除了装得下精英群体的事业和梦想,也能装得下底层群体的希望和未来。它容得下富人的别墅,也容得下穷人的茅庐…..唉,不能再说下去了,越说越像乌托邦了。


总之一句话,底层群体在城市的生存状态是城市繁荣和文明的另一面镜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品过剩还是朱门酒肉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气愤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相信?看图!
朱门“酒肉臭”还是“酒肉香”?(中)
【特效图文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酒肉并不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