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工真-讲授通识课《德国现代化》的经验与体会 - 世界史教学 - 中国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与研...
李工真-讲授通识课《德国现代化》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李工真    来源:武汉大学网    更新时间:2009-3-13 12:53:12    浏览次数:57

自全校通识课《德国现代化》开设以来,至今已有三年。由于教学效果好,每次都深受学生欢迎,以至有时开课,教室内外温差在10度以上。站着听课的比坐着听的还多,甚至连教室外走道上都挤的是人,大家一再报怨教室太小、学校网上选课系统为本课提供的名额太少。一位坐着听课的学生告诉我,虽然晚上七点半才上课,但他是在下午五点钟就来占座位的。这种热烈的气氛我几乎每学期都会遇到。

选修性质的全校通识课往往选择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容易进入的课程。实际上《德国现代化》这门课早于1997年以来就在全校开设,每年开一次,每次18周,是一门54学时、3学分的全校公选课,已深受学生喜爱。尽管课程名称看起来比较专业的《德国现代化》最初没有被列为全校通识课,非历史专业的本科生选我这门全校公选课也无助于增加学校要求的通识课学分,但200人的教室却仍然场场爆满,这是令我十分感动的,它反映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求。

第二年学校决定将《德国现代化》列为全校通识课,但过去18周的课被减为6周,成为一门18学时、1学分、每年开两次的全校通识课。由于教室安排上的紧张,这门1学分的通识课必须在6周之内结束,而最后一周实际上是要用来考试的,这样也就只有5周的上课时间了。因此,我不仅不能简单地将全校公选课《德国现代化》过去的上课经验直接搬到这门同样名称的通识课中来,而且还必须对过去的授课内容进行大规模压缩。那么这门课还能像过去那样受到学生的欢迎吗?老实说,这种情况对于我这位从教20多年的教师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近三年五次的教学实践证明,比起以前那门同样名称的全校公选课,现在这门《德国现代化》的全校通识课,受到了学生们更热烈的欢迎。原因何在呢?我自己也很想认真总结一下。在我看来,至少以下这几条经验是有意义的。

一、挑选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授课内容。过去18周的课程是以我1997年出版的那部专著《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为基础的,也是以此书为教材的。它涉及到德国近代以来200多年历史中几乎所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方面的重大问题。若将过去授课内容的每部分都削减三分之二来适应所给的课时,那么每个部分都很难讲深、讲透。在我看来,授课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样最后会弄得学生一知半解、甚至会不知所云的。因此,要想让学生完全透彻地了解所讲的内容,必须放弃以上选择,而作另一种选择:即只讲德国现代化这200多年进程中某一方面的内容,将此作为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并充分利用这每周3学时的5次课,把问题讲深、讲透。学生若还想了解其它方面的内容,自己可以去看教材。但我面临的问题是,究竟应挑选德国现代化进程中哪方面的内容来讲授,才最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呢?

通识课最重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们了解本专业外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在扩大知识面的过程中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要让非历史专业的学生进入历史学领域并引起共鸣,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是最为重要的。惟有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本身感兴趣,他才容易进入,才会不知疲劳地学下去,也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不过是“混学分”而已。但由于这门通识课的授课对象是全校文、法、理、工、医等各个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如果我挑选政治方面的内容,那么对于那些学政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更容易进入,而其它专业的学生未见得会感兴趣;如果我挑选经济方面的内容,那么对于那些学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很感兴趣,因为他们也更容易进入,而其它专业的学生同样未见得会感兴趣,以此类推下去的任何选择,都只能照顾到部分专业学生的兴趣。那么,能否寻找到一种所有专业的学生都会很感兴趣的内容呢?显然能够,但要找到这种内容,一定得与所有专业学生的共性有关的。那么,他们的共性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清楚的:他们都是大学生。为此,我作了一个大胆的设计:选择“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作为这门《德国现代化》通识课的授课内容。

我的通识课教学实践证明,由于“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的内容对中国的大学生有着不言而喻的亲近感,因而所有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能激起学生们的强烈兴趣,这就使我这位历史教师很快建立起与各专业学生彼此沟通的平台。当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时,作为教师的我,在课堂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便游刃有余了。

二、将教学内容与教师个人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一门“好课”是会给学生们留下终生印象的。所谓“好课”,就是指教师的授课内容的确打动了学生,从而“唤醒了学生的力量”。一名教师要想“唤醒学生的力量”,就自己必须先得“醒”,即所谓“先知”和“先觉”。这就要求教师对授课内容的研究必须走在前面,在讲台上讲出来的东西应是他自己正在研究的东西,而不是照本宣科、拾人牙慧,从别人书上抄来的东西,这对于文科教师尤为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文科课程的授课内容若不是教师自己有创意的东西,学生们不会有多大兴趣,因为当他们自己能够从书本上或是网络上获得这类知识时,对教师授课内容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会认为上这门课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你并没有显示出你是学生的“先知”和“先觉”,凭什么来“唤醒学生的力量”呢?。另一方面是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正在研究的东西才是他自己首先被触动的东西,也才是他自己最有体会的东西。惟有他自己最有体会的东西,才能真正变为他自己的东西。惟有讲授他自己的东西,做教师的人才能在讲台上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在这方面,我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区区5周18学时的授课内容,凝集了本人近十年来出版的专著以及在全国权威期刊上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中的精华:如《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中有关“德国教育体制现代化”的章节,在《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上发表的讲演稿《德意志的大学与德意志的现代化》中的内容,在《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上发表的论文《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中的内容,在《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上发表的论文《纳粹德国流亡科学家的洲际移转》中的内容,在《世界历史》(2007年第1期)上发表的论文《阿尔文·约翰逊与“流亡大学”的创办》中的内容等。

在坚实研究的基础上,我将这些内容分成十部分、以每周两部分的含量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一、是“科教兴国”还是“国兴科教”,二、普鲁士“国兴科教”战略产生的历史背景、三、新人文主义的“教育”与“科学”定义,四、现代化大学的基本特点,五、德国大学的学术氛围,六、德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七、德国“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八、纳粹德国的“文化清洗运动”、九、决定科学家流亡的基本因素、十、“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洲际大转移。这就使学生们了解到德意志的“国兴科教”战略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出台的,以1810年“柏林大学模式”为开端的人类现代化大学是在什么样的“教育”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现代化大学究竟有哪些基本特点,它与传统大学的本质性区别何在,德意志的学者们是在什么样的学术氛围中工作的,为什么德国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世界科学文化中心”,这种中心地位又为什么会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从德国手中转移到美国手中去的。在最后,我以爱因斯坦的那篇《探索的动机——在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作为该课程的结束语,以此来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去努力争取成为“被上帝派来的天使留在科学庙堂中的人”。

整个授课内容环环相扣,一浪高过一浪,从200年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极大地拉近了他们与历史的距离,使他们感同身受,仿佛自己就是历史中的人物,正在参与对历史的创造。通过这种历史学方法,也就不显痕迹地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思想输入到他们头脑之中,并使之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以至于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学生都感受到这门文科通识课对自己是终生受益的。

三、将授课上升为一门“讲台艺术”。文科通识课的讲台实际上是教师表达思想的舞台,做教师的人应十分珍惜这“舞台上的时光”,否则将讲稿印发给每个学生不就完事了,还需要你这位教师在课堂上浪费学生的时间干嘛?上课的必要性就在于教师的启发与思想引导,而学生是由于先被你感动,然后才真心实意地接受你所表达的思想的。因此,要想感动学生,不仅要靠你的授课内容,而且要靠你的授课艺术;不仅要靠你的理性,而且要靠你的激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位好教师应将自己的授课作为一门“讲台艺术”来看待。如同舞台艺术家对他的“舞台艺术”那样,教师也应对他的“讲台艺术”做到尽善尽美。要想将授课上升为一门“讲台艺术”,就必须首先做到对授课内容了然于胸,滚瓜烂熟,以至于从头到尾完全不用讲稿。你见过有哪位艺术家在舞台上拿着稿子唱戏的吗?

由于我完全不用讲稿,每次授课就变成了一次全校性的演讲,从而使我这位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能很快建立起一种热烈的交流关系。这种关系首先是一种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关系,它是通过演讲者的激情来引导的,而这种激情又是通过一种节奏来体现的。

教师讲课时激情是不可缺少的。文字与话语的区别就在于,文字提供的仅仅只是信息,而话语本身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同样的文字内容,以不同的语气、不同的音色,即不同的感情讲出来,向听众传达的意思不仅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时甚至还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有感情的话语不仅具有意识、思想和理解上的意义,而且具有附带性的联想和感情上的意义,它是远远超出了“信息”范围的。

因此,一位教师,若想将你所要表达的思想完整地传播给学生,你的话语必须富有激情,惟有这样,你向学生提供的知识和理论才是真正完整的,才能真正做到机智而富有感情地启发学生,才能使你所讲的东西与他们所熟悉的东西迅速联系起来,也才能使他们把历史与现实迅速联系起来。实际上,学生们当场就在体会、就在反思,当学生们感受到教师正在讲授的内容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时,便立即产生共鸣;当教师讲述的知识和理论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时,他们便被打动,他们的力量便被唤醒,掌声便自然响起,课堂上的气氛便立即活跃起来。当课堂上的气氛活跃起来时,就会反过来唤起教师更大的激情,正是在这种激情中,教师本人的思维会变得格外的活跃和敏捷,甚至许多过去未曾有过的思考此时也能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而且妙语连珠,信手拈来,挥撒自如,以至于用词用句、引经据典都会变得格外精准。进入到这种状态,你便能通过你的音扬顿挫非常有节奏地调整课堂上的气氛,整个课堂也就牢牢地掌握在你的手中了。

实际上,掌握这种“讲台艺术”的教师是离不开学生的,甚至可以说,正是他的学生才使得他在课堂上变得格外聪明、格外机敏起来的。一边是教师有意识地“唤醒学生的力量”,一边是学生无意识地“唤起教师的激情”,这样的课堂,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变成了一种享受,以至于我上的每次通识课都是被教学楼管理人员晚上10点钟赶人的铃声所打断的,而当我宣布“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时,留下的总是依依不舍而又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四、让考试成为学生们反思和发挥才能的舞台。正如文科通识课的讲台是教师表达思想的舞台一样,也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他们思想的舞台,而这个舞台应是文科通识课的考试。文科通识课的考试不应成为一种刁难学生的机会,而应成为学生们发挥自我才能的机会。

在我的“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的授课内容中本身就特别介绍了德国的大学是如何上课和考试的。在德国的大学里,凡教师讲、学生听的课程被称之为“Vorlesung”。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上大课”的意思,二是“宣读议案”的意思,这两者本身是通义的。由于在课堂上讲授的是教师目前正在研究的新东西,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尽快地带到科学前沿上来;也由于“大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因此,在这种文科课程的考试上,只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提交一份听课感想。在这种感想中,学生即可以就教师讲授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去谈教师给他带来的思想上的触动,甚至也可以去指出教师知识和理论上的某些缺陷,总之,只要学生能谈出他的感受并能自圆其说,就能得到学分。也就是说,教师站在讲台上,是作为学生当中的一员来发表意见的,就如同议会中的议员一样,大家完全是平等的,因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你当然可以不赞成他的意见,但你必须有理。这样的教学与考试,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在学生中培养“学术自由”的精神,这也是德国人在全世界大学中最先提倡的“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精神的一种体现。

当学生们听完了我的这门课后,自然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在这门课的考试中进行这种亲身实践,而我也就恰到好处地满足他们这种没有表达出来的愿望。因此《德国现代化》这门全校通识课的堂上考试,也就成为了他们自进小学以来的整个学习生涯中都从未经历过的一场考试。在“学习《德国现代化》课程的感想”的大标题下,学生们可以自由命题,就自己最有感触的授课内容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由于这种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学生们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教师既不用担心泄题,也不用担心作弊,学生们也一扫平时考试时的那种紧张,人人都十分珍惜这宝贵的考试时光,充分自由地思考起来。

这样的考试本身就是一种极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正如德国大哲学家费希特所讲的那样:“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的,甚至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能力与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五、高度重视通识课学生的考卷。通识课学生们的考试结束后,正是教师“收获的季节”,因为这是你获得你的教学质量反馈信息的重要时刻,也是你“接受学生的教育”的大好时机,更是你不断改进你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这样的考卷中,所有的学生都那样的认真,都在围绕着你的授课内容与你倾心交谈,其中不仅显露出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各种思想动态,更表现出各个不同专业的年轻人在历史感悟上的惊人才华和丰富想象力。这里有对德意志历史的理解,对现代化教育理念的领会,对科学大师的崇敬,对现代化大学体制的渴望,对中国教育体制中传统弊端的认识,对武汉大学母校的热爱,对自身大学生活状况的反思,更有未来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与决心!

作为教师的我,不仅能从考卷中发现学生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最受感触的内容是什么,最强烈的震撼是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而且能从中意外地获得新知识,从而发现授课中的不足所在。所有这些都成为我下次上课时必要的参考,也使我对当今中国大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这种认识的深化甚至能促进我对德意志现代化大学教育体制的研究。例如,我今年就在“德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有关章节中,运用过去从考卷中获得的有关中国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的新认识,有针对性地从两国传统文化,职业观念、教育制度、生活压力等方面,进行了中、德大学生生活状况的对比,探讨并解释了为什么当年德国的年轻人会将“受教育”视为“国民义务”,而当今中国的年轻人则往往将“受教育”视为“谋生手段”的原因。本学期增加的这一教学新内容,不仅解释了学生们在就业问题上“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而且为学生们做了健康的思想引导;不仅更进一步培养起学生们的历史眼光,而且使我本人的研究也向前深化了一步。

在批改通识课学生考卷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教师且不可以为只有你教学生的份,没有学生教你的份。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是互相学习的。当如此之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你所讲授的同一内容发表他们各自的感受与看法时,你能清楚地发现,你所讲的哪些东西是完全经得起考验的,哪些东西是值得你继续思考的,哪些东西是你所不知道的,还有那些东西是你必须去虚心学习的。

以上五点经验,就是我在这门全校通识课近三年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感受。我相信,一位教师要想教好一门课,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有爱心,惟有对学生有爱心,才会有对教学工作的激情。常言道,“哀大莫过于心死”,那么我要说,“喜大莫过于心生!”,在教学工作中,“有心者,事竞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洗课,精彩由此流淌
高中语文教学引入新课改思想与有效性教学改革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五步教学法”中的运用
迈向数字化校园的新生活
中小学校长可以不带课吗?
2016年小学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