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读伤寒-152(新坟旧冢,七又逢七)

             《伤寒杂病论》

                   ――第一百五十二条

原文:太陽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释义:(本条讲外感表症兼胸胁悬饮的症治。)

      太陽中风,表症未解,又见下利,呕逆等水饮症,症属表里同病,治当先解表,解表症后,才能攻逐在里的水饮。若见微微出汗,定时而发,头痛,胸脘部痞结胀硬,牵引胸胁疼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怕冷的,这是表症已解,而水饮停聚胸胁,主治用十枣汤。

      本条讨论太陽中风的外感表症兼下利呕逆的悬饮里症,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应当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所以说“表解者乃可攻之”。未提中风的症状,属于省文,切不可将下利呕逆,误作中风症候。否则,其后的“表解者乃可攻之”的治疗原则,就没有着落了。下利与呕逆,乃水邪上攻下迫所致,但是仅据下利呕逆,很难与太陽陽明合病相鉴别,因而颇有必要进一步指明辨证要点。

      太陽中风之类的病证,可继发胁下水饮停积。饮邪下迫大肠则下利,饮邪犯胃则呕逆。由于水饮之邪窝居两胁之下,非一般渗利之药所能取效,必须用攻逐泻水之剂。但必须在表邪尽解之后,方可议攻,以免因攻伐水邪损伤正气,而招致表邪的内陷。故仲景告诫曰:“表解者,乃可攻之。”

      由于水饮之邪变动不居,故或见之症颇多。如水邪外走肌腠皮肤,影响营卫失和,可见漐漐汗出,发作有时”;水气上逆,蒙蔽清阳,则见“头痛”;水结胁下,影响中焦气机不利,故而“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水饮犯胃,胃气上逆,则“干呕”;水饮迫肺,肺气不利则“短气”。因其时汗出不恶寒,是为表邪已解,仅是里有水饮,故云“表解而里未和”,可予十枣汤。

      十枣汤为峻下逐水之剂,芫花、甘遂、大戟皆是苦寒有毒之药,攻逐水饮,力猛效速,三者合用,可谓集泻下逐水药之大成,可斩关夺隘,使水饮自大小便而泄。大枣甘平,补中益胃,又能缓和药性,解诸药之毒,以达攻不伤正的目的。

     本方的主要功能是攻逐水饮,然以“十枣”命名,意在告诫人们,祛邪勿忘扶正。

      十枣汤以芫花、甘遂、大戟三味药,等份研末,用枣汤调服一到二克,清晨空腹服下,若服后泻下量少,病则不除,可酌情加量再服。得畅快之利后,则以糜粥自养,调理善后而安。

辨证论治:

主症:胸胁满痛,咳唾引痛,干呕短气,心下痞硬满。或兼头痛、汗出、发作有时,但不恶寒。

成因:水饮停聚胸胁,气机升降不利。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医家关于十枣汤的论述(资料下载)
《伤寒论》——十枣汤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59)--十枣汤
《伤寒论》学习笔记104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52条
伤寒论学习:151条-154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