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读伤寒-189

             《伤寒杂病论》

原文:陽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释义:(陽明病忌下之太早。)

      陽明感受风邪,出现口苦、咽喉干燥、腹部胀满、微微气喘、发热怕冷、脉象浮紧症状的,不能攻下。若误行攻下,就会使腹部胀满更加厉害,小便不易解出。

      风必兼夹,中风有兼寒兼热的不同,太陽中风症是风寒之邪,故治以桂枝汤。风寒之邪,必待化燥传入少阳,始出现口苦、咽干;陽明中风为风热之邪,故初病即可兼见口苦、咽干的少陽胆热症状,陽明热壅气滞,所以腹满微喘。至于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乃是外兼太陽表症,症情比较复杂,已经出现陽明里热症,辛温发表自不可用,但是热而未实,下法亦不可用。假使误用下法,表邪内陷,胃气愈滞,则腹满必然更甚,误下伤津,小便也就愈加不利了。

  陽明中风乃为陽邪所伤,而与伤寒不同。陽邪伤人,易于化热。陽明在外之邪不解,故见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陽明之脉浮紧与太陽之脉浮紧不同。太陽脉浮主表、紧为寒,即风寒伤于体表的脉象;而陽明脉浮表示在外之邪不解,紧主里实,故其人必大便秘结。治应先解其表,后攻其里,或者表里两解。倘若以其有腹满微喘、大便秘结之里证,而忽视寒热脉浮之表证,急用泻下之法,则为下之太早。下之太早,则使在外之邪乘机内陷,聚集于里,而使病情加重。热更盛,里益实,故腹满不解;热盛津伤,则小便难。

  有的注家认为本条是三陽合病,即发热、恶寒、脉浮紧为太陽病;口苦咽干为少陽病;腹满微喘为阳明病。虽对病证的解释有所不同,但对不能过早使用下法的认识还是一致的。

  发汗与泻下是两种不同的治法。病在太陽之表宜汗;病在陽明之里宜下。前人谓:伤寒下不厌迟,汗不厌早,是根据伤寒病的特点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说明及时解除表邪,使之不至于内传,故要早发汗,而当有表邪存在,或里犹未成实之际,则又不宜下之过早,以防引邪入里或损伤脾胃陽气。不当下而妄下之,必正虚邪陷,津液损伤,而使腹满加重,小便难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诵读18丨痓病3
《伤寒论》之千古疑问:阳明中风、伤寒,第189、190条如何理解呢?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少阳病辩证经验
18.04.24【胡希恕讲伤寒论】丨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太阳病提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