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煮茶法的研究与追寻

我国喝茶的方式大致可分为3个方式,第一种是唐及唐之前的煮茶法,第二种是宋代为代表的点茶法(日本的茶道就是由此而演变来的),第三种是明代的泡茶法(现在主流的喝茶方法即是明代的泡茶法)。我们发现第二种的点茶法和第三种的泡茶法现在都可以在国内外找到,而第一种的唐代的煮茶法现在却是很少见了,根据我查阅的资料以及网上收集的一些资料,总结一下我对唐代的煮茶法的一点认知。

首先了解一下唐代是如何煮茶的,这里可以从唐朝茶圣陆羽的《茶经》上可以了解到:唐人直接将茶置釜中煎煮,通过煮茶、救沸、育华产生饽沫以观其形态变化。第一步是煮茶前,先要烤茶,至饼茶冷却后,用碾研成粉粒状。第二步是煮茶,就是当水烧至“二沸”时,用竹筴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茶的粉粒。第三步是酌茶、斟茶,就是将茶汤舀入碗内。


以上是煮茶的大致步骤

下面我们通过两张图片来看看古代煮茶的样子

上张图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整体的平时文人和茶人是如何布置茶空间的和如何煮茶的。

而这张图是宫里的贵族喝茶时的一个场景。

以上是让大家了解一下唐朝的煮茶法是如何的进行的,但却不完整,因为唐代的煮茶还是需要放佐料的,中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代煮茶,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并由此联想到我国的少数民族白族的三道茶喝法,白族的三道茶法我认为是接近于唐朝的煮茶法的,理由是这个喝茶方法由来已久,由于白族是在我国的偏远地区,而三道茶是作为少数民族传统而流传下来,所以历史中没有被改变和断代的情况。


以上图片有网络上收集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 “要立业,先要吃苦。”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叶放人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倾,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称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这样沏成的茶,甜中带香,甚是好喝,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

第三道茶,称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颗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作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所以,如果你现在还想品尝到唐朝的煮茶法,你可以去云南白族一品唐代煮茶风韵,以上为天下一人小编个人见解,属于非专业非机构性质,您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此文章的真假,如果喜欢白茶,并且喜欢研究茶文化的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白茶交流群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苦,二甜,三回味”,“白族三道茶”蕴含着怎样的寓意?
[13]白族传统“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制作方法和文化价值
基诺族“凉拌茶”、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吃茶”法,你知道几个?
你不知道的茶俗文化丨白族三道茶
我们了解吗:白族饮茶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