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年级品德德育渗透总结

三源浦中心校——朱宝珍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我们简称“品社”,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品社”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品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情感渗透,言传身教    

德育教育的过程是塑造少年儿童心灵和人格的过程。言传身教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授道德知识,引导少年儿童正确的行为时,还得讲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道德教育进入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学校组织的活动,教师先要按时参加;要求学生语言行为美,教师要做到不打骂学生,不讽刺挖苦后进生;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他们讲究卫生,不乱扔瓜果壳皮纸屑,不乱花零用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教育他们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耳闻目睹,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思想渗透,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就是利用现有的教科书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认识,培养爱国情操,强化道德观念。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的品社教科书的第二单元《日益繁荣的祖国》,讲的是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科学战线上的那些工作人员靠什么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答案:团结、努力、坚持、忘我、奋斗等等。作为一名小学生,要为国家争光,为校争光,也要具有这样的品质。这样,品德与社会也自然的渗透了思想感情的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行为渗透,规范动作    

紧扣教材,联系实践,规范学生行为。如:在上《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我先设计了一个小调查,并提醒学生,人人都要爱护身边的环境,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教育学生从小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讲究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各项规则可以保证我们的健康、安全,从而进行愉快地学习。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享受着规则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总之,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只有言传身教,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多层次、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李静: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