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服务机器人离哆啦A梦还多远?

36氪微信号:wow36kr




每个少年心中都住着一个哆啦A梦。



面对一家知名机器人公司的儿童陪伴机器人,两个五六岁的小朋友一脸茫然,这个为他们量身打造的机器人,似乎并不太吸引他们。


一眼见到一个美羊羊装扮的助老机器人,我旁边的一名成年人有点目瞪口呆,估计他应该不太愿意给父母买一个这样的机器人。


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这两个场景,我印象格外深刻。一直以来,关于机器人未来的设想都很丰满,只是这样的现实多少有点骨感。


国家会议中心的展馆里,偶尔能看到跟随家长前来的小朋友。我拦下一个六七岁年纪的小男孩,问他最喜欢哪个机器人。小朋友举了举 KFC 赠送的哆啦 A 梦的杯子,悻悻然答道 “这样的”


这个答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对,我们想要的家用机器人就是这样的。



1969年,日本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带来了哆啦 A 梦。这只家用机器人,行动自如,交流顺畅,情感细腻,思维灵活,除了是猫型,基本类人,生活在家中毫无违和感,人们已经忘记他是个机器人,来自22世纪。




2014年横空出世的Jibo,似乎很接近哆啦 A 梦。这个坐着的萌萌的机器人,由社交机器人理论奠基人Cynthia Breazeal 打造。视频里,小家伙察言观色,圆圆的脸上会呈现不同的表情,作为回应,好不可爱。


Jibo在Indiegogo成功筹款超过 311 万美元(两次),创业者看到了曙光——消费者愿意为高性价比的智能机器人买单,投资人也愿意。


在一年的时间内,Jibo先后获得2530万美元1100万美元两笔融资。国内的主流投资机构均有涉足智能机器人领域,有投资机构还成立了专门的机器人基金。


机器人项目不仅抢手,估值也很可观。比如,乐博投资的一家机器人公司,2015年年初估值2500万,到年中 A 轮时已经涨到了9000万美元半年涨了20倍,投资方都是大机构。





进入下半年,这些机器人项目纷纷落地。近期36氪求报道的邮箱里收到的家用机器人项目超过30款,Next上提交的项目有接近30款,京东众筹的项目40款左右,淘宝众筹的项目有近20款。图灵机器人俞志晨的创始人告诉36氪,使用他们服务的机器人公司已经在 400 家左右。


与哆啦 A 梦不同,这一波家庭机器人,主要面向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用户,功能以视频通讯为主,采用语音交互解决方案,辅以简单的天气预报、影音娱乐功能等。


整体来说,这批产品有如下特点:


  • 面向半固定的场景


不同于工业机器人,这些家用机器人使用环境基本固定,但面对的是不同的使用场景,比如不同的家庭成员及其不同情绪,需要机器人做出实时性的反应。


  • 面向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


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需要成年人额外关怀、照顾。因为成年人往往不能陪在身边,出于 “转嫁” 的心理,买单意愿强。


  • 视频通讯是最主要功能


因为主要面向异地成人与老人、儿童沟通的场景,主打亲情陪伴理念,视频通讯往往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 语音交互是最主要的交互方式


老人、儿童等不擅长操作智能设备,因此语音交互是最主要的方式。目前,除了少数自己研发语音相关的技术,不少是接入了科大讯飞等服务商的语音服务。


  • 外接的其他服务是最主要的商业模式


随着 O2O 热,不少家用机器人也将商业模式放在了为 O2O 服务导流,比如老人健康服务、外卖服务、社区 O2O 服务等。





不过,与这些产品的宣传相比,产品的实际体验和销量并不乐观。


即使倍受期待的Jibo,也和众筹时的宣传相去甚远。Jibo的投资人之一东方网力向36 氪展示了 Jibo 的最新进展,目前能做到的只是简单的自我介绍、自动播放音乐并跳舞等。


更不用说大多数 “中国版 Jibo”, 功能简单,语音识别不准,语义理解偏差等都是常见的问题。


一名新加坡的机器人研究员告诉36氪,“这些平板 + 轮子组合起来的机器人,基本都是迅飞 + 图灵的组合,缺少卖点,未来会死掉一大批”。


实现哆啦 A 梦似的机器人还很难,实现 Jibo 宣传视频中的功能,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


  • 语音远场通信和噪声识别是难题


科大讯飞机器人研究院的研究员陆园告诉 36 氪,远场通信、噪音识别等都是目前还未解决的问题。


  • CV 技术不成熟,机器人难以主动交互


CV 等技术不成熟,机器人无法感知并分析外界环境,目前的交互还是以被动交互为主,缺少主动沟通。


  • 机械结构配合交互还不成熟


机器人的交互中,还往往涉及到 “肢体动作”,现阶段这方面的交互并不成熟,还缺少像科大讯飞这样的服务提供商。目前已有团队在做,但还处于初级阶段;Jibo 的团队也有涉足。


  • 情感识别与反馈欠缺


对社交机器人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识别人类的情绪,并做出相应的反馈。现阶段中国还缺少相关的研究,更不用说相关的服务提供商。




现阶段,有不少人还在质疑,家庭服务机器人是不是一个伪需求。


此前,有教育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功能机器人领域的创业者,都曾向36氪吐槽,“家庭服务机器人应该能帮人完成某项功能”,也有投资人向 FA 机构索要过功能机器人相关的创业项目。


这也难怪,现阶段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不仅难以做到服务,反而更像是来 “负责添乱” 的。


本月初的腾讯 WE 大会,认知神经科学教授、人工智能专家 Tony Prescott ,现场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发的宠物陪伴机器人——Miro,这个真正按照动物思维打造的机器人,同时采用机器学习与类脑芯片,已经试着主动适应外界环境了,现场引来不少围观。


也许,这离哆啦 A 梦们又近了一步。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聚焦 | 如果阿里和饿了么的绯闻成真,百度就没有多少机会了




视角 | 40家正在颠覆世界的创业公司,生于现实就要超越现实




视角 | 上海故事——重返苏州河




创业公司完成第一轮融资的地方,长按二维码试试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聚焦CES】服务机器人如何超越“智能手机加个壳”?
【居行】张江机器人,哪些将走进你的日常生活?
你会爱上这个小机器人Jibo
NFC卡片+语音交互,KOMO是一款给孩子的教育机器人
思必驰龙梦竹:机器人有自己名字主要为防止关机
揭露关于女性创业的误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