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百年“有记无楼”的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外景

 

六百年“有记无楼”的阅江楼

 

    看来自己确实孤陋寡闻,学识浮浅。来南京多次了,竟不知道南京有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狮子山阅江楼,竟不知道《古文观止》里有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更不知道朱元璋有两篇《阅江楼记》。

    这次匆匆来南京,除曾多次来过的秦淮河夫子庙外,特地安排了以前从未到过的两个景点:溧水河天生桥和狮子山阅江楼。我们是下午从扬州赶往南京阅江楼的。这天天气闷热,还好下了一场阵雨,园区草木一片新绿,空气也稍稍湿润了些许。登上狮子山巅,阅江楼巍然矗立在眼前,极有气势。用古人“飞甍浮栋,万树拥绕,青黄丹紫,相错如绣”和“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来赞美之是毫不为过的。

    不顾酷暑闷热,浑身冒汗,和同伴们一口气登上七层五十多米高的阅江楼。霎时,江风习习,顿觉凉爽。信步回廊,极目远眺。靠长江一方莽莽苍苍,当年中国第一铁路公路大桥依旧不减雄姿,横跨大江;靠市区一方高楼林立,宛如山峰连绵,极有气派。凭栏四顾,真有点宋濂在《阅江楼记》里所言“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的感觉。

    当然,所引宋濂之语形容登楼之感,是回家写文章翻书后的事情了。记得当时感叹自己学识浮浅时,导游曾安慰我说:先生不必自责,要晓得这阅江楼是“有记无楼”,本来六百年以来就是没有此楼的,这是2001年新建造的。同时,宋濂的《阅江楼记》在《古文观止》里也非经典之作。回家后我急急阅读了《古文观止》里宋濂的《阅江楼记》,同时也从网上查阅了朱元璋的两篇《阅江楼记》以及有关资料。细读之下,一个奇特而深邃的历史现象深深地吸引了我:朱元璋为何要在南京狮子山建造阅江楼?又为何推翻自己的旨意停建阅江楼?

    史载,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挥师东下进攻朱元璋控制下的南京。朱元璋诱敌深入,亲自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兵一举击败陈友谅四十万大军,为其在鄱阳湖决战中彻底歼灭陈友谅,最终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所以,朱元璋将狮子山视为福地,于公元1374年下令在狮子山巅“因山为台,构楼以覆山首,名曰阅江楼”。缘何建楼?朱元璋在他的《阅江楼记》中有过冠冕堂皇的一番理由:“此楼之兴,岂欲玩燕赵之窈窕、吴越之美人,飞舞盘旋,酣歌夜饮?实在便筹谋以安民,壮京师以镇遐迩,故造斯楼。”按朱皇帝的说法,我建楼并非如以前的皇帝一样是为玩女人,乃“公私不乏,利益大矣”。一为“私”,因“创基于此”以纪念其战功;二为“公”,“便筹谋以安民,壮京师以镇遐迩”。

    至于后来为什么又停建阅江楼了呢,历史上曾有过多种说法。朱元璋自己在《又阅江楼记》中说了两条理由:一是上天忽然显灵托梦给他,责令他不要急于建楼。二是经他深思熟虑后,觉得应该做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阅江楼一事应该缓一缓。至于第一条理由,假借天意是历代帝王惯用的手段,不足为凭。关键在于第二条理由,朱元璋用了很大篇幅阐明了他的深思熟虑,是很值得研究的。

    当时,明朝已动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狮子山顶修建了建楼用的“平砥”,也就是今天说的地基。但朱元璋在写了楼记又打了地基后突然决定停建,充分表现了他非同寻常的领导睿智和勇气。朱元璋在《又阅江楼记》中说,自从开始决定建楼一直到快要施工,朝廷里没有一人前来进谏。于是便做了一番尝试,以阅江楼为题,命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以探试一下大臣们的想法。可惜,当时交出的诸多“试卷”如今只留传下宋濂的文章了。

    宋濂的这篇文章,看来是一篇典型的奉诏应制“拍马屁”之作。然而,他在歌功颂德同时也还曲折地表示了对建楼的担忧。宋濂写道:“南朝的陈后主所建的临春阁、结绮阁,不是不华美啊;唐代的曹恭王所建造的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啊。但无非是因为演奏了淫荡的歌曲而感到快乐,或藏匿着燕赵的美女以供寻欢。转瞬之间便与无穷的感慨联结在一起了,我真不知道怎样来解释它啊。”

 

 


阅江楼内今人制作的朱元璋《阅江楼记·序》“御碑”

 


阅江楼顶层金碧辉煌的蟠龙藻井,盘踞的金龙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龙身上用的是二十四K黄金。

 

    在朱元璋《又阅江楼记》中还记载了另一位大臣对皇帝讲的一段话,意思是:从前孙吴据有南方大片土地,虽然奸如曹操忠如孔明都始终不能取得这片土地。一方面是由于有长江天堑,再方面是由于孙权的隆恩厚德,使老百姓受惠不浅。难道他们是借阅江楼的力量拒敌于国门之外吗?!如今皇恩浩荡,遍及天下,人民都心甘情愿地效命皇上,这可以说险要之处已经巩固了,又何必凭藉阅江楼之高耸,扼住险要地区而抗拒强敌呢?!至于把宫室盖得既宽又广富丽堂皇,将亭台阁榭大兴土木,这都不是当务之急。像这样地大兴土木之工,圣贤君主是不干的。

    看来,当年曲折表意劝阻皇帝建楼的人并非个别。朱元璋终于下决心推翻自己的旨意停建阅江楼,有治国策略上轻重缓急安排的考虑,也有建国不久,财力拮据,建楼耗费巨大,国家和百姓难以承受的因素,但其顺从臣意和民意不能不说也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吧。所以,无论如何,在停建阅江楼一事上,朱元璋的政治作为是值得历代执政者效法的。

    不能忘,“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这副绝妙的对联,是南京阅江楼六百年风雨沧桑的真实写照。

    更不能忘,“用于国有节,取之民有制”苏轼这句治国之策,是中国千百年来用血与火的代价换来的至理名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水中国(49)|虎踞龙盘阅江流
南京“阅江楼”的由来
南京阅江楼,真的可以称得上江南四大名楼吗?
南京阅江楼(雪)
“江南四大名楼”居然都与盱眙有关系
南京狮子山上,登楼阅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