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成都,沉睡了三千年迷雾重重的金沙遗址(二)



(2015-01-07 08:19:18)

01.



02.第一第二展厅之间天棚上的太阳金轮奇观


                      

03.


第二展厅  王都剪影
  设置于二层东厅,面积约900平方米。陈列主旨为展示3000多年前古蜀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厅以不规则的“碎片拼接”形式,把考古发掘成果、场景复原和高科技手段有机结合,沿着展线缓缓呈现出一幅幅金沙先民生产生活的剪影:居所、工具、烧陶、冶铸、制玉、墓葬……



           

04.



  展厅采用不规则的展示岛的形式将不同内容进行串联,还原了古蜀金沙王国生产生活、手工业技术和丧葬习俗等各个方面。穿插运用场景、实物、模型、沙盘、声光电等辅助手段,让我们不断有新奇的感觉。




05.



06.


               

07.

  
           

08.


居所
  金沙遗址内广泛分布着房址、灰坑、窖穴、水井、水塘、陶窑等生活遗迹,还出土了大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沙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居住区中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座小型的房屋建筑,它们都是以竹木骨泥墙形式修建而成。
"木(竹)骨泥墙”式建筑是成都平原古老的房屋建筑形式。其修建方式为:先平整地表,开挖基槽,并于基槽内竖插圆木(或竹子)作为木骨,后于木骨上抹草拌泥,再经火烘烤成红烧土墙。屋顶一般是盖着矛草。




09.人们从水井用陶罐提水回到居所



10.


11.金沙出土的木建筑构件。金沙出土木器保护工作由中日文物保护专家合作完成


水井
  这是在遗址生活区里发现的大陶罐,陶罐的下部已被打烂,它的上面还倒扣着另一个陶罐的上半部。原来这个陶罐是一个水井圈。当时水井的做法是在地面上先开挖一个较深的坑,坑中埋入一个无底的大陶罐作为井圈,周边再用卵石进行回填,起过滤水的作用。在生活区内房屋周围发现的一些水井,表明金沙人已开始了凿井而饮的生活方式。
  水井的发明,是随着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既提高了日常生活的质量,又方便了生产,它是生产力进步的一个标志。



              

11.

        
   灰坑是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留下的遗迹之一,可能是垃圾坑、储物坑或祭祀坑,包含了很多当时在此生活的人们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物品。在此将灰坑整体套箱,形成了发掘场景与出土文物的对应展示。




12.



13.灰坑内的陶器


           
14.


     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巴依话其教而力农务,时先伺杜主君。
                                                         ----《华阳国志·蜀志》

  耜是古代翻土的农具。这件长142厘米的木耜,可别小看了这段普通的木头!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商周时期的木制农具,是成都平原稻作农业发达兴旺的重要物证。模拟的人形手拿木耜作翻土状,让大家直观地了解耜的使用方法。

  

           

15.农耕之祖----木耜(音四),应是镇馆之宝吧



16.骨针、骨匕、骨簪



17.右为青铜箭簇



18.石制工具----石锛



19.


  民居内陶窑四周还有堆成山颇为壮陶器碎片,使人联想到先民对陶器的使用程度和当时已相当成熟的制陶技术。




20.


  

21.



22.


   典型陶器是现代考古中发现最多,也是在时空上最富于变化的一类器物,因此成为考古学划分区域、文化阶段、文物性质的重要依据。从金沙遗址出土的众多陶器,可看出其发展演变的三大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23.典型陶器--陶盆



24.典型陶器--尖底陶盏


25.典型陶器----深腹陶罐



26.



27.



28.


29.


   金器铜器残件:金沙出土的金器种类丰富,工艺精湛。大多采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含金量达83.3%-94.2%。在制作上采用锤揲(音碟)、剪切、打磨、刻划、堑刻、模冲等多种技法。出土的铜器系范铸而成,多为小型器物及大型礼器上的附件。以素面居多,部分铜器采用了墨绘、穿孔、铸纹、立体附饰等装饰手法。小型金、铜器残件都陈列在斜平柜里。
  那时居然使用了模具,不可思议!




30.金沙遗址出土的多种金器残片



31. 金沙铜器以素面居多,部分铜器采用了墨绘、穿孔。铸纹、立体附属等装饰手法



32.金沙铜器



33a.这件青铜残片多么漂亮



33.金沙铜器



34.


   金沙玉料大多来自成都平原西北部山区,另有部分可能取自附近河滩。玉料呈色丰富多彩,玉工多依此特点因料施工。




35.绚丽多彩的金沙温润玉料


   留有加工痕迹的玉器残件展示。这里每一件玉器上都留下了明显的加工痕迹,从这些痕迹上我们能了解到古蜀先民制玉工艺的成熟和先进。




36.右为阑部刻划曲线纹的玉璋



37.镂空玉璋



38.保留管钻痕的玉琮



39.保留线切割痕和体现“成型对开”技术的玉璋



40.刻划同心圆圈纹的玉璧



41.改作玉器



42.墓葬



43.


             

44.


    文字说明部分多数取自现场讲解员解说。
   


分享到新浪微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考古故事|金沙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施劲松:论三星堆—金沙文化
金沙古蜀国文明诸多未解之谜(图)
文史知识丨许丹阳:以物见文——从出土遗物看三星堆文化的特质
2014.04.14 四川 成都 金沙遗址博物馆
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