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的阳光不应只照在医院的「外墙」
                                                                                                                                                                                                                      曾几何时,互联网+的概念红遍江山,在总理的亲自助推下成为席卷中华的狂潮。作为被预期以万亿为单位的产业,医疗已经成为一场饕餮盛宴,引来诸方资本的觊觎;作为传统行业中最后的要塞,医疗行业也在 2015 年貌似即将被攻破。大江上下,各路资本借助互联网浪潮蜂拥而上,但是互联网+医疗的主体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呢?

目前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内硝烟四起的主战场似乎集中在两块:改善就诊体验和医药相关。众多企业在这两个领域内鏖战,似乎这就是互联网+医疗了,这就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了,但是请问一句——如果自己的家人看病,您最关心的是看病难看病贵么?窃以为,排在首位的应该是——看好病!

中国医院的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是实用为主的碎片式增长。最早出现的是医院管理系统,也就是人们挂在嘴边的 HIS,主要满足的是医院的财务管理及相关后台统计等工作;

后来随着大型医院患者增多,医生工作量增多,写的东西又越来越多,电子病历悄然登场;电子病历之后医生就有了随时知道检验检查结果的需求,LIS 和 PACS 系统粉墨登场;

之后医学的不断进步,重症医学科成为各医院皇冠上的明珠,重症医学管理系统自然少不了;随着手术的不断进步,手术麻醉系统也成了信息化的一个方面;此外后勤、供应室、OA 等分系统的出现逐步延伸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几乎没有哪家医院能够将这些系统前后打通,资源共享,就出现了所谓的信息孤岛和后面的商业智能(BI)系统。

并且这些应用多是以医院各类具体需求为切入点,而不是以患者流程为主,更没有把就诊患者的质量和安全管控作为出发点。

2015 年网络大佬们联想、用友等相继发力,结合不同的医院都在打造「智慧医院」。

其中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销售总经理叶明表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医院借助信息化技术转型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信息化最终应该是为医院管理服务,并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

而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一位美国医学信息学博士生眼中的中美医疗信息化差异》中则更深刻的指出:「中国更多的是从 IT 构建的角度来考虑系统,着重于技术上的模块划分。

例如,给临床医生用的 EMR,给检验科用的 LIS,给放射科用的 PACS。在谈到系统开发的时候,国内更多在探讨每个模块的构建和互相之间的技术衔接,而美国某种程度上已经越过了这个阶段。

系统构建更多是从整个系统对临床、科研、医院管理等能起到的实际作用、完成的实际功能来考虑,会更多地把整个 EHR 系统当做一个有机整体来看,侧重医疗流程与系统的衔接整合多于系统和系统间的衔接整合。

EHR 在美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集合,其核心不在于系统层面有哪几个部门组件,而在于能实现什么功能(尤其是临床、管理功能),比如最基本的病例查阅、输入、医嘱、处方。

HIE(健康信息交换)也是一个理想 EHR 系统的重要指标,嵌入到 EHR 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CDS)对临床、管理行为进行适时干预等。所有这些系统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医疗质量、效率和安全,实现医生对患者数据及时有效的查阅管理,辅助医生决策等,而不在于信息化本身。」

懵懂之时,台上教授曾吐肺腑之言:每一个医生背后都有几个他自己才知道的冤魂!当时年轻气盛,不以为然,觉得危言耸听,过去的医疗技术真不行。

真到了临床,看见身边不该离去的离去了,再品味起这句箴言感慨万千!据生命时报 2013 年的报道,美国因医疗事故导致的死亡率甚至增至每年 20 万例。

2014 年在北京举行的「Health Talk 系列之美国顶级医院:梅奥的中国价值」论坛中,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教授在论坛发言中表示,中国每年医疗事故和差错造成很多不该死的病人死掉了,大概有 100-200 万人!

我们互联网+的关注点应该在哪里?

首要的是应该是怎么提高质量和安全,尽可能多的留住哪些本不该逝去的生命!客户体验重要么?重要!那是 IT 人士擅长的,能快速复制,跑马圈地,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然而在每一个医生心中,在每一个医疗管理者心中,质量安全应该大于天。

纵观整个互联网+的参与者们,不是没有人在意,也有提及,但终究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带过,有一些「加强管理」,「全流程控制」之类的词汇,没有哪家能提出的系统正如那位医学信息学博士指出的:「系统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医疗质量、效率和安全」。

也许有人会提出,「加强管理」,「全流程控制」这些是对质量监管的高度浓缩与概括,是软件实施所能够达到的目标,其中框架巨大,流程繁多,不足一一道来。

也许吧,看过很多「专家」在舞台上口若悬河,能提供惊人的质控点,只是这些质控点如何体现似乎微不足道;在我等后进看来,每真真正正落实一个制度一个方法,对医院的质量安全规范在长远立场上的一点进步都是历尽艰辛,但同时功德无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真正的关注质量安全规范的信息化建设不在于建设冠以各种炫目名称的系统,而恰恰在于每一个细节的改善。

希望互联网+的阳光不只是照在医院的「外墙」,不只盯着那些能实现利益的环节,也能够更多的关注医疗质量安全规范,因为你我终将老去,也都不愿意出现在那握在上帝手中的 100-200 万人的名单里。

Save one life ,save the worl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成本、低质量:冷水泼向电子病历系统
【探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修订思路探讨
【聚焦首届国际互联网医疗大会】互联网医疗创新与精准医疗干货分享
姚勇谈“互联网 医疗”的双模式:简单结合&有机延伸
互联网医疗得到政策支持 医疗IT订单环比向好
上海闵行经验:利用卫生信息化很好控制慢性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