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其昌书法《前后赤壁赋》

 

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不愧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东坡之后的历代书法家多有以此为蓝本进行书法创作者。这似乎如我们每每创作一幅作品时总是要选取那些著名的唐宋诗词作创作内容一样。东坡此赋,仅董其昌就写下多种册本。此册即董书多种版本《前后赤壁赋》行书作品之一。该册为纸本册页,行书,凡101行,每行字数不一,计有15幅,每幅均27.4×18.8cm。《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五)。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故又称"董华亭"。万历十七年进士,后官至礼部尚书。董其昌是晚明书坛的泰斗式书家,且能诗文并擅画,博学多识,精于品题。著有《画禅室随笔》等。对后世书画艺术发展影响颇大。

董其昌书法宗"二王"一脉,点画起落间,十分注重文人气,"自谓逼古,直追晋韵"。后人曾评曰∶"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人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对照此册,可以看出,董氏不愧为"二王"脉系中之翘楚,其行书秀逸淡远而不靡弱,刚健而能慧中。从用笔技法角度看,董氏没有机械地描摹"二王",而是以"二王"为宗,以其神采的提炼与追求为上,多方面地汲取众家之长。再从点画线条来看,依稀见出董氏以李北海为骨而化其雄强为淡雅,以米南宫为体势却略去变化而走向简约的个性特点。细细观之,董氏此册点画间线条游丝相连处较多,使气韵贯通;而其断处顾盼有姿、若离若即。虽时出侧锋,奇斜之笔迭出,但其字结构都能内敛外张、自然多变而不失平正。其章法布白,亦有董氏独到的特点,即无论字距行距,皆疏朗空灵。人评董氏善用空白,其妙处也全在空白,行距宽博、字距疏朗中愈见其书法之隽逸潇洒,使字字明朗宛如珠现,珠圆玉润,毫无半点尘俗之气。董氏亦尝有言∶"以动利取势,以虚和取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历代众多以"二王"为宗的书法家相比较,董氏显得举重若轻,棋高一着。甚至可以说,董氏以自己的艺术实践把二王父子所创立的秀逸超尘、潇洒流美的文人士大夫之风韵推向了极致。

概括地看,董其昌此册的突出特点有三∶一是圆熟的笔性。若与赵孟頫的"圆熟"相比,董氏似乎更做到了"熟而不俗",线条质圆而其力度内蕴;二是结体生动。细观此册的每一字,不难看出,董氏常常以左右部的较大幅度倾斜来取势,而又能于歆侧中求其平安和夷,显得生动脱俗;三是起笔往往露锋,尖劲而坦率,与二王相比,更加纯净单一,明快爽落。另外,董氏于用墨亦十分讲究,认为"用墨须侠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浓肥。"此墨法与董氏整体书风是极为一致的。

与历代每位成功书家一样,其独到之处也往往是引起人们的讥评之处。董氏的细劲、疏朗就往往被人评为"靡弱"、"寒俭"。如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香光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军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康有为一生主北碑,卑晋唐,此番冷嘲热讽,自然不可不加思索地全盘听信。当然,董氏此册个别处有时过于追求率意,时而故意作态,失其自然,致使结体失重,形貌略显局促。这是我们在临习时应该注意避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其昌行书,风神超逸,飘飘欲仙!
董其昌书法精选
『赏贴』董其昌《赤壁怀古》卷,天真烂漫,结构森然
也就八大山人,能写出这般味道!
历代书法主要常用碑帖名单
(明)董其昌行书《书画合册》(三) 泥金笺(高清大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