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书法与气的关系

  气”作为一种观念,是我们的祖先认识世界的最高观念之一。“气”之说,从根源上探索,主要有两个思想传统。一是道家思想,老子《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又曰:“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夫志,气之帅也,气,使之充也。”气分为精神的和物质的,志气、意气、浩然之气等,即是精神的;凡物质生成的、生理上的,本身的或吸收的气,都是物质的。这两种“气”汇合在一起.贯注于天地之间,便有一切之气。另一是儒家思想,《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管子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之胸中,谓之圣人。”这阴阳就是气,阴阳之道即气的规律、运动。儒道两家的思想,是“气”之理论思想的源头。

  中国书法艺术最为迷人的是它传达出的那种精神,而不是它简单的表现出的外在的形。这是书写者倾注于其中的人文的东西。南朝书法理论家王僧虔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书法之神采、气韵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一切中国艺术一样,表现出的神采就是它透出的气,其精神全在一个“气”字。这“气”是以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美学思想为基础,具体在书法艺术上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理论。有“气势”的作品最为动人心魄,“气韵”生动成为书法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亦是书法艺术审美的第一准则和最高要求。

  中国书法艺术最为迷人的是它传达出的那种精神,而不是它简单的表现出的外在的形。这是书写者倾注于其中的人文的东西。南朝书法理论家王僧虔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书法之神采、气韵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一切中国艺术一样,表现出的神采就是它透出的气,其精神全在一个“气”字。这“气”是以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美学思想为基础,具体在书法艺术上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理论。有“气势”的作品最为动人心魄,“气韵”生动成为书法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亦是书法艺术审美的第一准则和最高要求。如同唱歌一样,当唱到高音的部分时如果上不去那么气就断了,纵然另人失望,如果当写一幅字时,歇了一下,不是一气呵成,那么这幅作品看上去,总是文墨,气韵有些不舒服,当缺失流畅感。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 > 云:"盖气者,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气势、 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气?而生动处则又有非?之可代矣。生者生生不穷,深远难尽;动者动而不板,活泼迎人。"

  书法讲究气脉、气势,而国画讲究气度、生气,这并非空穴来风,无源之水,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即是以"气"论来领悟和表现外界万象之境,凭此种观点来阐释艺术自身之奥秘。于是,"气"的观念赋予中国书画艺术"生命性"的特点。这正如学中医时不理解气脉就不能理解人体一样,探究书画理论时不理解气?就不能理解中国书画艺术之至境。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概念,中国的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生成的,“气”的概念非常完美的融入到中医学的理论中。那么什么是“气”呢?《黄帝内经》说:“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人的“上焦”也就是心肺,把饮食物的精华布散到全身,像雾露一样滋润灌溉脏腑、皮毛,使之得到营养,这就是“气”。看来中医所说的“气”是一种微小的、难用肉眼看见的,具有营养作用的微粒。中国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最小的颗粒,所谓“气聚为物、物散为气”,气聚集在一起就构成了物,而物散开了就成为“气”。这是中医学对“气”最基本的认识。


  综上所述, 我认为,人之“气”者,乃五脏六腑运化及血行之动力,它又是物质的----氧气。人体的细胞靠氧维持其新陈代谢,这个氧又靠血液运行补给,气对于人是多么的重要。所谓"气绝身亡"是也。故书写者之"精、气、神"旺则心手双畅,所书必然笔力遒劲,气势恢宏,生机勃发,活力无穷。如此看来,这种"势"、"力"、"气"之生成又与作者之"精、气、神"紧密相关。

  书法作品中的"气 ",主要体现在字势、腕力、空间、笔墨精神之上。字的结体就像人的体貌,而墨就如同人的血液,那些字外的空白处就如同人的“气”场。墨--“血”的运行流畅有力,字体就“精气神”十足;而字外的空白---“气”的运行劲健,才能推动“血”运行无阻;而这个“气”又取决于作者之“精气”的充盈。当然,这只是个比喻而已,书法在造型、布局、墨色挥运等技巧上的把握是这样的。但是,书法在品格上还有文气、雅气、正气诸多方面的表现。

  古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往今来,写字的人很多,有人几十年如一日,写了一辈子,最终还是个抄书匠,在中国书法史上没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究其原因,除其方法不当,功力不够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读书少,悟性低,缺乏学识、修养,將学书思维局限于临写上,即便创作也是生搬硬套,始终没脱俗气、匠气,缺少灵性、意境。

  “ 气”是书法作品中的生命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的气势与气韵
神采动荡 旋风骤雨
书法名言语录6则:书法是一种怎样的修为?如何欣赏书法?
周俊杰:书法美和书法欣赏
书法与绘画的神采风韵
书法教程: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15) 最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