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陈九作品欣赏


  关于戏曲

  戏曲实在是社会的大写意,也是中国人的第一娱乐生活。那时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卡拉OK和DVD的娱乐生活,它是用老百姓的感觉来叙述历史,所以,它是一项平民化的艺术。即使被称为高雅的昆曲,也不例外。无论哪种戏曲,都服从一个目标:让看戏的人看懂,让看戏的人喜欢。戏曲不是戏者给看戏人的馈赠,而是戏者在执行看戏人的命令。


  贵妃图之二,55cm×55cm

  所以,戏一开场,就会自报家门,一阵插科打诨,再使起承转合,然后再唱念做打。

  数百年来,那震人心魄的锣鼓,节律优美的舞蹈,图案夸张的脸谱,色彩艳丽的服饰,高亢悠扬的唱腔,火爆激烈的武打,水袖和兰花指,长胡子和厚靴子,长靠和蟒袍,帽翅和靠旗,以其动人的装饰美,色彩美,音像美,技巧美,雕塑美和韵律美赢得了人们的迷恋。这里,由密集生灵合成的世间景象幻出浮现,只要生命不绝,吟唱就不止。

  其实,戏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人生无日不在戏中。古往今来的历史,就是一部连台的大戏。天地好比一个大梨园,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男女贤愚,悲欢离合,哪一个人,哪一件事,能逃得出梨园内所扮的光景?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千世界,你我就在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无怪乎,陈独秀惊叹: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

  有道是: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关于戏画

  自古今来画戏的还真不少,古时民间较多,年画木刻家具墙壁到处都有,但文人画触及的倒不多。

  在现代大画家里,倒是关良大师开了先河,当然林凤眠也画,吴大羽也画。唯有良公是以画简笔传神的戏曲人物画为主。当然现今的画坛画戏的还有韩羽和马得,韩羽画出妙趣狡黠,马得画得质朴干练,而吸收民间彩绘的丁立人画得率性妩媚。我看他们八成都是戏迷儿。我可算不上戏迷,也不会追星。只觉着戏曲特别得好玩、有趣。也从不会为谁的唱腔扮相痴迷,只要能入画就行。尤其当我看到民间的戏曲的人物画片和木雕年画,如此鲜活,如此精妙,无不为此感慨,真是生机在民间,民间有大师啊。


  武生图,55cm×55cm

  细细琢磨戏曲,里面真有着我们中国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就和我们中国传统绘画一个理儿。画戏把我引入到戏曲这神奇世界。于是跟着看看热闹,跟着过过门儿,跟着喜怒哀乐,跟着兴味盎然,阅历着人间沧桑。这不仅仅是一种感情宣泄,仿佛更多的是一种生命体验。

  戏有戏理,画有画理。中国的戏曲不像西方的戏剧那样写实,而十分讲究虚拟性,程式化,写意性。中西戏剧的不同,演戏的腔调也不同,背景更不同,他们的背景是实的,逼真烦琐,而我们是虚的,假借虚拟。我在百老汇看“西贡小姐”,看到美国兵被打得撤退时,背景还真的搬上了一架大飞机来,让人吓了一大跳。而我们的演员则拿个凳儿就是前门后院,拿个鞭儿一挥,就是骑马上架。省略了许多东西,甚至把时间也压缩了。瞧:三五人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师,不大的舞台可国可家可天下,平常人物抹上油彩就为将为相为名臣。这就是中国的艺术,随心所欲,追求神似,讲究意境,灵活章法,注重意会,方便自如。

  就此想起中国的绘画,注重主观的、意向的,十分的感性,而西方的绘画,十分的理性,哲学化观念化了,概念到去皮刮肉,只剩下一付干瘪骨架来了。

  关于看戏

  做一个会看戏的人还真不容易的,要学会看戏,我觉得过去中国老百姓就特别会看戏。戏是什么,凡是和戏相连缀的词汇都含有一种虚设和逗趣的意味,如:戏言,戏作,戏虐,儿戏,调戏等,并不是什么高文雅事,看戏也只不过是舒心散闷,透着中国人对戏的含义。戏能让实现不了大理想的老百姓过足戏瘾,不能办到的,在戏里就可以实现,为什么包公申张正义钟馗捉鬼治邪常演不衰,那里有老百姓真感情。所以在老剧场里,有大吃大嚼的,有高声吆喝的,有谈情说爱的,有儿哭母叫的,还有摇头晃脑的,捶胸顿足喝彩的,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那可是真性情!


  白蛇传之二,55cm×55cm

  中西异同,连观众也不同,而西方人看戏不一样,那可是贵族的事情,西装革履,一本正经,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不拘言笑憋得发慌,甚至有者把角色当成真事,戏场里竞闹出人命来。真是像真的一样。

  而中国人看戏,就千万别当真。

  即是到了中国文人那里,看戏似乎稍稍变得有点复杂起来,但中国士大夫一向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写诗作文为余事,填词是诗之余,曲则是词之余,所以看戏唱曲也则是闲暇之野趣了。其实也没把看戏当成什么正经事,一向若即若离,心不在焉。

  所以,写戏人同剧里人总还是存有一种间离,演戏人也不忘乘兴发挥,看戏人不忘一时痛快。他们共同抱着这种游戏的态度去完成这一使他们开怀的过程。这大概就叫做善进善出,心物交融。不以物为主,就入不深,不以心为主,就出不来,所以,不仅要能入能出,还要善于入善于出的。

  但是,“戏也,非戏也;非戏也,戏也”(清·李调元语)。“戏”又像镜子般地反映着现实社会生活。所以,中国的文人们的种种身世遭遇又逃脱不了这种“情缘总归虚幻,仕宦如登戏场”的宿命,于是乎,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于是,就有不少文人雅士关照起这路写戏听曲的事儿来了。

  大诗人陆游就说:“回看薄宦成何味?只借朝衫作戏场。”

  这种现象也体现了中国式的人生哲学,老庄思想。“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生不仕,以快吾志焉。”老庄之后,便有一批这样的文人,把世间当作戏场,以超然物外的态度对待人生。如:嵇康,阮籍,陶潜,李白,苏轼等,他们可算是一批会看戏的“观众”,也是能真正看懂看穿世间这出大戏的“以快吾志”的君子。


  谢幕图,85cm×55cm

  诸葛亮曾经是个不管闲事之人,用他的话来讲就是“我本是一个散淡的人啊”。当初在卧龙岗十分悠闲,也算是一个看戏的观众吧,后来,刘备三顾茅庐,感动得他出来做官,弄得责任包袱一大堆,结果,身不由己做了戏场里的一个角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头来,诸葛亮却成了戏曲舞台上永远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角色。难道孔明是个例外么?其实,这个社会就有许许多多这样自觉和不自觉徘徊在戏里戏外的人物。

  戏能启智。有对楹联说得有意思:做戏何如看戏乐,下场更比上场难。

  仿佛有些玄妙,下联再来解读:你也挤我也挤此处几无立脚地,好且看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场时。

  其实,谢幕的掌声和卸装的寥寂是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我们要甘心于繁华落尽后的平平淡淡。

  所以,再拿一对楹联与君共勉罢:看新戏,亦看旧戏,看看新戏,看看旧戏好上台,亦好下台,好好上台,好好下台。

  写于海上东水草屋

  艺术家简介


  陈九

  1957年生于中国上海。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先后在国内数家专业刊物发表小说;1980年开始美术创作,先后在海军军内参加各种艺术展览;1985年在上海进修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987年上海戏剧学院进修油画创作。作品被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等院校和上海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所收藏。现为朱屺瞻艺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艺术总监。

  2015年

  作品《水系列》参加第20届美国洛杉矶艺博会

  作品《水系列——流年如梦》参加第12届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珠宝艺术展

  2014年

  作品《日出》、《听潮》系列,参加美国洛杉矶艺博会

  “谷雨茶会——水和泥的艺术”陈九春水与景德镇当代艺术家联展,知了艺术空间

  当代“水墨”艺术家/陈九“水”@“时装秀”星期沙龙,知了艺术空间

  水·色艺术展,叠UP美术馆

  恒物——新南画七人展,大壶艺术中心

  2013年

  作品《风生水起》在美国参加洛杉矶艺术博览会

  2013上海(春季)城市艺术博览会“秋水”、“借伞”展览,上海豫园万丽酒店

  2013上海(秋季)城市艺术博览会“等月”、“听潮”展览,上海衡山路12号精品酒店

  “陈九戏说·秋梦”主题系列展,半壁山房艺术文化交流中心

  “样式——上海水墨的十个个案”(群展),张江当代艺术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乡戏最迷人/中国文化报
【文化】清代的茶馆和戏园 | 李红雨
春戏
雅趣的湖口乡戏之三:草台演出
《 戏 缘 》 作者:张啸
【侃京剧】茶园楼上最消魂——清代的茶馆和戏园(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