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五十七)
西汉简书尽管有其独特的形体结构和运笔,但毕竟有轨迹可寻。它是由篆书和秦隶演化而来。篆书的用笔较为单纯,只有落笔藏锋、收笔回锋、中锋行笔一种,所以线条只能平稳延伸,粗细均匀,没有顿挫提按、抑扬使转的节奏感。当然这种笔法是与篆书本身的绪体分不开的。篆书形体狭长,笔画繁复圆转,因此施之于所谓的“玉筯”笔法是相适应的。由此可见,如何运笔与字体本身关系极大。字体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运笔上的相应的发展变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简书出于实际应用的缘故,尽量把秦书中书写较为简略的体字吸收过来,在实践中删繁从简,大胆创新,致使文字的形体结构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简书形体结构上的多样他的变化,不会是那一个人的独创,而是整个社会力量所致。随着字体结构的变化,传统的篆书笔法,自然适应不了新的形势。于是,伴随而来的就是笔法上的大胆尝试和改革。简书对篆书的中锋运笔方法加以肯定和保留,但也赋予了新的内容,改原来行笔平稳为轻重相间,改单一的藏锋回锋为藏露两法并用,而见笔画常常出现“越轨”的情况,横匠不再是平直无曲,而是曲中带挑(即波);竖画顺势一泻而下,或长或短,长短无度,欲放则放,欲收则收……正是法中无法,无法中有法。从简书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国书法的发展主要是由两个方面促成的:一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二是民间书艺的影响。文字的发展是伴随着书体的发展而发展的。因为民间书体的广为流行,是导致字体约定俗成的根本途径。民间书体的兴起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共用笔方面。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深刻地指出:“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千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那么,汉简书法在用笔上与篆书具体有哪些不同呢?

  下面试加阐述。

  1、简书多用方笔,行笔具有轻重缓急之分,细粗、顿挫兼而有之,因此,线条变化幅度大,形成了书艺上的韵律美。而篆书笔法多用圆笔,行笔气势连贯,着意于线条的圆健,但平稳中略嫌乏味。

  2、简书起笔藏锋,收笔藏露兼用,尤其是波画,因藏中寓露,给人一种厚重而飞动、端庄而灵巧的美感。而篆书笔法超笔必藏锋,收笔须回锋,变化少,线条单一。

  3、隶书的方折笔法,使字的结体造型棱角分明。颇有气势和雄健之感,篆书则运笔圆转,虽有道劲婉媚之美,却:少坚毅挺拔之气。

  4、隶书形体扁阔,上下笔画紧凑内含,左右笔势开阔舒展,波画的运用,使共更具一番风姿。篆书形体狭长,笔画多而盘曲,可以说古朴典雅有余,伶俐活泼不足。

  总之,无论从实用,或者艺术角度来看,简书较篆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不究于篆,无由得隶”的道理,则是毋庸置疑的。

  简牍中的诸类书体,如果与东汉碑刻以及章草、魏楷、行草作一对照,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演变脉络便会一目了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过中锋运笔关
从书法到画法——黄宾虹“笔法五字诀”刍议
来自: 濃墨飄香 > 《学书理论》
运笔方法简述
书法五体“篆、隶、楷、行、草”的笔法
篆书用笔法则(起笔、行笔、收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