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图本草系列》及“蔬果清供杂图”


【网络精英】

坡子吕三:《百图本草系列》及“蔬果清供杂图”

绘事感言

画法兼之书法,是正途,却不是捷径。书法和画法,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技术操控而言,书法的难度系数大,纯粹而接近艺术的本质;从丰富性来说,画,不是简单几笔的事,画法,兼之书法,却也无法远离画(制作)的本质。赵孟頫说,六法(书)通八法(画)。读赵画,他的技术是十分高超的,绝非简单写画几笔就成,他说书法对画的影响,是具备画法的前提下。眼下,许多自视书法已成者,纷纷画起来,读之,大多简单墨戏而已,这是片面理解书画相通所致。书画相通,我的理解是“品格”、“古质”、“气息”的和同。

每个时代,对传统的认识不同。常把宋元一块说,其实对元人影响最大的是五代董巨,赵孟頫的画,其雍和古朴的气质,和唐画一脉。王蒙的“太白山”、“葛稚川移居”等图,唐人山水的影响,形神俱见。

宋人画,王国维所谓“客观之诗人”是也,宋画所营造者,多是生活场境,其实是风俗画,即便常见的山水画,其题材如“溪山行旅”“桐荫消夏”,等等,所绘也是“文人化”的风俗画,因而,不画画的人,也喜宋画。

元画,更注重表达主观感受,王国维所谓“主观之诗人”是也,在笔墨表达、意境营造上,能与观者内心共鸣。

宋画之杰出者,如郭熙《早春图》,范宽《溪山行旅》,李唐《万壑秋风》,无不具鲜明的写意精神,我曾亲睹原大复制品,皆是阔笔写出,淋漓酣畅,绝非以“描”“画”来谨貌其形。我在想,眼下人们所推崇的宋画,是否真正意义的优秀宋画。

古来善画者,深解一”避“字,其中道理,值得深思。

画能开生面者,其临古往往不能似,多是得其要旨,取其方法,如:金农拟马和之,齐白石早岁临金农,潘天寿早岁拟徐渭、石涛,傅抱石拟石涛,李可染拟石涛,陆翁拟诸家,皆非优孟衣冠。但他们笔下的气息,却隐隐地与古通,因为古,其 “新”更耐看。

元季国祚不长,而文艺发达。仅以绘画论,赵孟頫及倪、黄、吴、王四家外,钱瞬举(选),方方壶,张中,亦一代名手。元四家对后世影响最大,四家中,王蒙的笔墨语言更丰富,学王蒙容易学到“画”的本事。古今学王蒙最善学的,是髡残和陆儼少,活学活用,能化为自己的东西。沈周亦学王蒙,但不会用,他的学王蒙那些画一看就是从王蒙那儿直接移来,且气息终有不逮。髡残和陆儼少就不一样,他们的画很难具体指出哪儿是王蒙的,却能让人感到王蒙的存在。学以致用,方是善学。学倪瓒易染简陋、陈式化的毛病,学黄公望易蹈用笔草率的习气,学吴镇易犯板、刻的禁忌(善学吴镇者惟龚贤),当然,学者易成的毛病,其实与倪、黄、吴本身无关。

王蒙画,我最喜《青卞隐居》《具区林屋》二图,前者苍郁沉着的画风直接影响了髡残、龚贤等人。后者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一幅十分独特的作品,构图满实而毫无闷塞逼仄之感,上不留天,观者恍若身临其境;其短披麻皴松活而不薄弱;设色古艳绝俗,虽只用少许赭石、花青、珠砂、藤黄,但使人觉得色彩十分丰富。陆儼少画得最好的那些设色高士山水小品,我认为其受《具区林屋图》的影响最大.

今天,能启发我们的绘画传统,绝非仅是宋元,我们比宋元人更幸运,我们可以大量的看到宋以前的各种绘画遗迹,唐,南北朝,汉,战国,难道不是我们的传统?

画,须合情合理,所合者,万物各自的情理。画《本草》,月余得百二十图。自感所获者,是修正了画画的态度,对物态情理的体察,渐能入微。万物静观,当你以谦恭的态度看待万物,万物自然平等待你,笔下便能有得,笔下便能有物。

2011年9月 吕三

《百图本草》画记

去年夏天的时候,怀一先生说,送你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图文版本草。

收到书。细读,其理岂仅在药,简直是本土诸物的百科全书。

读来更为亲切的,是许多草药、杂物的称谓,同我们小时候的叫法一样,它们伴我度过至今常常忆来的童年和少年。于是,我来了兴趣,发愿画百张本草。

今年四月,我初访二月书坊。在书坊午饭后,顾不得旅途疲劳,径直往“后天画馆”,那儿正在展出怀一先生的近作。对着画,我细心地看,思忖其笔墨,尤其是细节用意。展出怀一先生只二十张画,我却看了一下午。

当晚,饭后,怀一又捧出一年画作百余幅,得以获观,算是饱了眼福。

读了怀一画,我开始思考,画画,笔墨和心境固然重要,同样重要的是笔底有物,这“物”,靠的是细节和气韵来生发,有“物”,画,方有生机。

于是,画《本草百图》,我心中更有底气。

画《本草百图》,其图,我基本按自己以往所知来画。如,画《人参》,老树杆长一弱小可爱的人参,那是我看电视得来:一次是见采参人于深山参天大树下觅得一野参,二是电视宣传树荫植参,以免伐木毁林。又如,画《洗脚水》,画一木桶小凳,是因我想起林冲被押解途中遇奸人烫脚的故事,我小时用的也是木桶木盆,当时我们那儿尚有箍桶匠一职业。举凡种种所绘,无不于我有着不可忘记的故事。因此,画来,我是一往情深,没成看图说话。

画的过程,很愉快享受,一晚三至五张不等,不想画时,便搁笔。

画,当你真心待它,它便给你快乐给你享受。就像我在《本草纲目》读到李时珍的快乐。

2011年 5月15日 吕三画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吴历《雨散烟峦图》卷
大吉图公鸡的画法,笔墨讲解简单好画,谢谢大家
明代四大书画家之沈周
元 王蒙《溪山高逸图》赏析
沈周的粗笔山水,凝练了一生的笔墨功夫(附高清作品集)
中国画,有意无意,妙不可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