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品赏析】吴湖帆山水画欣赏(二十四)

吴湖帆山水画欣赏(二十四)




春浦沧舟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溪山远眺  立轴 水墨纸本 1954年作

    款识:溪山远眺。甲午春暮日,为清之研弟写,倩庵。钤印:吴湖帆印、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此卷气象森然浑穆,林木茂密,中景房舍点缀错落,清溪出山涧,水气云气缭绕,一派空旷清润的山居景象。构图与浓墨点染深得宋人意境,烟云供养,恬淡中见廖远气象。


稼轩词意图  立轴 1954年作

    款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稼轩词句。甲午七月,吴湖帆作图题之。钤印:吴倩长寿(白)、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朱)

    这幅《稼轩词意图》是吴湖帆超清迈明、以元融宋,欲合南北宗于一手的巨幅代表作。此图作于1954年(甲午),吴氏已年过六旬,四十余年的陶熔今古,令其笔墨已入庖丁解牛、无往不利的化境。全画虽尽显吴湖帆圆厚滋润、温文典雅,于平淡中见痛快淋漓的笔墨风格,实则却是借鉴北宋王晋卿名作《渔村小雪》的融古开今的杰作。比较此画与《渔村小雪》卷中最为精彩的雪山飞瀑一段,可窥出此《稼轩词意》的渊源所自。除了主峰山体、近景坡石林木系出王诜所宗的李郭派法门,近景坡石还借鉴了唐寅、马远的长斧劈皴笔调。然而尽管借鉴了《渔村小雪》的构图与山体造型,但如前所述,《稼轩词意》毕竟体现了其时已达于巅峰期的吴氏个人的笔墨风尚。此画纯用水墨画于陈年生宣上,不耐层层相积,吴氏笔墨滋润温厚、平淡天真的特色被发挥到了极致。


渔父图  手卷 水墨纸本 乙未(1955年)作

    此件《渔父图》乃吴湖帆临古山水之精品,作于乙未(1955年)秋日,是年,湖帆六十有二,对临梅花道人之本,笔意精练而神明涣然。湖帆习画,即以临古入手。后癸丑(1913年)起潜心山水,初涉“四王”,遍习家藏。又三年,学恽寿平、吴历、戴熙、“明四家”,进而涉足元人,作《仿大痴秋山图》,是为湖帆仿元之始。后庚午(1930年)37岁起,专攻宋元。习元日多,体悟日丰,至仿此卷,则已笔精意老,深得画中三昧,堪称仿古之佳绝者。

    湖帆所临之本,出自梅花道人手笔,属其旧藏。梅花道人乃“元四家”吴镇(1280-1354)之号,性高洁,喜作渔父图,有多幅《渔父图轴》传世。湖帆所临之本,卷首有吴镇自录柳宗元《渔父词》十六阙,卷后有元吴瓘题跋及七绝诗二首,钤有“吴瓘私印”白文印、“吴莹之”朱文印;另有元陆子临、黄耑甫、辛敬、释如璬,明文徵明(二跋)、周天球、彭年、陈鎏、袁尊尼、王谷祥(二跋)、黄姬水,近代吴湖帆、吴徽、张大千、叶恭倬、俞子才等题跋。湖帆临此卷,乃精仿堪真者,笔墨意趣甚至题跋之文,皆力求统一,可见其识古之深、得古之精。

    渔父之意对吴镇而言,意指一种理想中超然的生活姿态。渔父之“父”又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清龚自珍云:“烈士暮年宜学道,才人老去例逃禅”,可见“渔父”意象中所隐含的超脱之情。据卷中题跋,吴镇所创此幅《渔父图》,也以荆浩之拓本为源,可见其渊源之久。吴镇作《渔父图》,聊发避世幽居之情,吴湖帆临此卷,亦有同类之情。着力此卷《渔父图》之临摹,当为湖帆自勉自励的某种寄托与写照。


拟唐子畏山水  立轴 1956年作


灵岩山色  立轴 1956年作


庐山五老峰  纸本 水墨设色 1958年


山村秋意图  立轴 戊戌(1958年)作


溪山秋晓  1958年作

    款识:溪山秋晓。伯清徐同志清赏。戊戌二月,吴湖帆作。 钤印:吴倩画印、湖山如画

    强大到遭人妒忌的色彩;精密到无以复加的笔墨;集尽前人之精华;抒尽胸中之逸气……;这便是眼前这幅《溪山秋晓》。同时期细墨五色作品除册页、扇面之外,仅见《大龙湫》一件,与此作同为两尺上下,存世量极少。《溪山秋晓图》是吴湖帆专为得意弟子徐伯清所绘。吴湖帆与徐伯清亦师亦友,虽无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1958年,在嵩山区政府任干部的徐伯清得知老师并未被错划为右派,赶紧登门报喜。吴湖帆高兴地留下他,花了4个小时为他精心创作了这幅青绿山水。此图以胭脂与西洋红绘山花,虚处用白粉晕染云气,并以飞白笔法作巨石,显得气势磅礴。


群玉斋校碑图  手卷 设色纸本 庚子(1960年)作

    《群玉斋校碑图》为吴湖帆1960年(庚子)为海内资深碑帖收藏家李启严所作。此卷是吴湖帆将水墨烘染、与青绿山水熔铸一体的精品。构图用笔都取法唐寅,尤其是由唐寅变化而来的灵秀洒脱的画风,那种高远空蒙的布局,淡色山石上的细笔带水长皴,都明显地带有唐寅的遗风,只是吴湖帆比唐寅少了些雄健劲拔,多了些疏朗秀美,为当时的沪上画坛吹进了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打开画卷,只见在春光明媚、湖光山色相映,湖山间新松挺拔,翠竹环绕,山中楼阁中的文人雅士一边饱览湖山春色,一边校读名帖古碑,人生之乐,无过逾此!是卷因为吴湖帆酬知己之作,所以画得既用心又轻松,既无草率应酬之弊,也无刻意做作之匠气,画面浓淡兼施,粗细有致,笔墨秀逸绝尘,洋溢着一种淡雅温润的韵致,为吴公晚年之杰作!


原子弹放射图  1965年作

    196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吴湖帆连续看了几场原子弹记录影片,又在《人民画报》上看了彩色照片。经过数月的酝酿和实验,终于在1965年夏创作了此图。画面上,吴湖帆用娴熟的没骨烘染法描绘了原子弹爆炸时不断翻滚、徐徐上升的烟云巨柱。以传统手法表现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这不仅对吴湖帆是第一次,而且这幅作品在近现代绘画史上也是极其成功的佳作。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湖帆山水画赏析(三)
吴湖帆 乙酉1945年作 竹报平安 立轴
聖佳歷史講堂 | 20年珍品回顧之恽寿平山水花卉册
錢塘迹憶|浙博寶藏富春山居圖
【名品赏析】吴湖帆山水画欣赏(二十一)
吴湖帆山水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