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宋新成国画山水

  宋新成,山东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铁生山水画工作室研究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国画家协会常任理事;中国国家画院詹庚西导师工作室画家;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文化部美术创作基地(中心)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研中心)特约书画师;北京大学三镜书院艺术顾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画高研班执行导师;光明日报、光明网青年书画苑艺术指导;中国百姓焦点网编辑部 副总编;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员。

  多次参加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文化扶贫活动;参与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行为研究会公益活动;参与并捐赠希望工程等公益事业;被多家媒体及机构评为“最具爱心艺术家”;被央视书画院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溪 山 雨 后

  宋新成擅山水,同时涉猎花鸟、草虫。我尤喜爱他的国画山水,源于他画中的气格和气格给人带来的神思。

  气格,自古论述很多。在我看来是气韵和格调的总称。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这是中国美学成熟的标志。这是将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气”引入到了艺术之中,使得中国哲学精神植入到美学之中,把美学和精神完整的统一了起来。气,并不是虚无缥缈、虚无不定的,它是一种哲学观,是我们看待世上万物的态度,更是自我精神最高层面的完整体现。而“格”,《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集注,“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宋储泳《祛疑说》,“大抵行持正法不过正心诚意而物格,本无心于奇怪之应,非如邪法之专于愚世骇俗、耸动见闻也。至于召雷而雷,祷雨而雨,此亦诚通物格之玅,自然而已,岂容以人伪参之哉!”从物格到格调和品格,是审美后的认知与评介。


  太行写生 17X40cm 纸本扇面


  太行写生 17X40cm 纸本扇面

  宋新成的国画山水是在法度的范围内用尽可能地表现出了轻松、自由与自在,多以行书笔法偶有草书笔法入画,即使那几笔偶有的草书笔法也不是不羁的那种,是那种于右任先生编集的“标准草书”的笔法,从而让画面透露出一股清新,能让观者静下心来,在他不疾不徐的各种皴法中享受着自古便追求的雅致。

  这种享受雅致就是“神思”了。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跨越时空的想像和活跃的灵感来自作者的秉性才识,虚静的心境,深邃的思索和高度自由的内心状态。


  太行写生 46X89 cm 纸本水墨


  太行朝晖 48X88cm 纸本设色


  太行写生 48X88cm 纸本设色

  任何艺术作品不是给人带来无边的神思便是好作品了,是和气韵和格调紧密联系的。古人云,画能使人远。非会心人莫能辨此。“渺渺望水、杳杳看山则为眼中之远,不能相提并论也。须致远必当在宁静之下方可有洞澈之悟”。此“远”实为心境之远。

  心境之远,是为意境。《说文解字注》是这样解释意的:“意,志也。志即识,心所识也。意之训为测度、为记。训测者、如论语毋意毋必不逆诈,不忆不信,忆则屡中。其字俗作忆。训记者、如今人云记忆是也。《大学》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谓实其心之所识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郑云谦读为慊。慊之言厌也,按厌当为从‘心音’。会意。于记切。一部。古音入声。于立切。‘察其言而知其意也’说从音之意。”唐人发现了“境”,它和情意有着密切的关联,是情意的进一步的形象化,是一种美学的深入。这里的境并非现实的景色,而是艺术上的另一种创造。王昌龄、刘禹锡、权德舆、皎然都就“境”纷纷议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足以看出,境是意的发展,是意的升华。随后意与境便合璧了,从而成为我国美学思想的重要理论之一。“意境”,是以“意”写“物”、写“境”、写“内容”、写“内涵”。

  黄宾虹在《画语录》中也谈及用水的奥妙,“古人书画,墨色灵活,浓不凝滞,淡不浮薄,亦自有术。其法先以笔蘸浓墨,墨倘过丰,宜于砚台略微揩拭,然后将笔蘸清水,则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纵有水墨旁沁,终见行笔之迹,与世称肥钝墨猪有别。”这需要对笔墨的熟悉和掌控。笔法,终归是通过笔画的形态来表现,而笔画的形态,方与圆、尖与钝、重与轻、快与慢、粗与细、薄与厚、藏与露、迟与急、疾与涩、曲与直、虚与实、擒与纵,等等,均属于用笔。用墨对绘画至为重要,虽然书法不同于绘画,但是,用墨之法,对于书法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用墨之法,通过在纸上显现出的墨迹图像表现出来。所谓“墨分五彩”,即渴、润、浓、淡、白。墨的浓淡,在于用水。只有会用水,墨才能有层次。

  宋新成的黄姚写生,画意颇有黄宾虹先生意蕴,也颇得黄先生的笔法。《黄宾虹山水画论稿》中写道,笔法之分,约为二种:一、杵书,笔法浑厚者;二、刀书,笔法清刚者。新成的这组画作的笔法显然属于清刚的了。而墨法,多以积墨法、破水法和破墨法的相互映衬,画面清新、雅致甚至有些出乎意料的别致了。


  黄姚写生1 68X46cm 纸本水墨


  黄姚写生2 68X46cm 纸本水墨


  黄姚写生3 68X46cm 纸本水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海钟
国画清风雅集:群山如聚 四海崇誉 书画艺术收藏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康平(组图)
太行山经济文化带交流会书画展3,主办单位,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第25届秋季广州艺博会推荐 | 孙小东
广雅艺术|卓越芝:亲近了自然的生命气息与情韵(文/黄少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