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悲鸿《双鹤图》与《牧牛图》赏析

图1

图2

徐悲鸿(1895—1953),中国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巴黎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受教于法国著名画家达仰教授,达仰“勿慕时尚,毋甘小就”的现实绘画艺术思想,对徐悲鸿一生的影响很大。

  悲鸿先生对于绘画一贯提倡“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认为一位好的绘画艺术家必须具备“丰厚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思想意识”,这样方可深入绘画艺术之妙境。他对于众多绘画风格,毫无门派之别,而是广集“天下之大观”来凸显中国绘画最好的一面。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悲鸿就是人间伯乐。在他辉煌坎坷的一生中,曾发现了齐白石(当然还有陈师曾)、傅抱石、李可染、蒋兆和、吴作人等等。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确让后人为之折服和感动。悲鸿先生自己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一名伟大的画家。实际上,他除了刻苦勤奋地创作作品外,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当时非常薄弱的美术教育。

  悲鸿先生的画路很宽,除了我们已十分熟悉的骏马,人物、花鸟、花卉、书法、诗文及鉴定等方面均可谓造诣精深。他在历代传统书法上,功夫下的的确很深。他与康有为相交甚笃,故受南海先生碑学思想的影响和鼓动,对于北碑笔法浸淫尤深,曾先后涉猎过《两爨》、《张猛龙》、《石门铭》等碑。

  悲鸿先生一生中,曾创作了不少传世画作,其中将大量生前的精品画作,赠给妻子廖静文保存。今择两幅佳作介绍,以期共赏。

  图1所示是《双鹤图》。1936年徐悲鸿离开南京到广西,居住在桂林、阳朔。在漓江边上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还于1937年在香港、广州、长沙举办画展,以画展收入支持抗日救国。此幅《双鹤图》是1938年创作的,亦属广西时期的作品。在此画中徐悲鸿题道:“廿七年九月十八,倭机轰炸柳州,悲鸿正写此画未竟。”以画笔记录下日军的侵略行径,以及忧国忧民的心境。同时,他用遒劲的青松和独立长生的仙鹤,表达了画家祝福祖国和人民永葆常青、坚韧永生的美好愿望。值得特别留意的是徐悲鸿常常把最珍贵和爱惜的作品赠送给妻子廖静文,以示对爱妻的情意,本幅作品即是,上题:“静文爱妻保存。”可见悲鸿先生对此画的珍视程度。

  图2所示是《牧牛图》。外面炮声正浓,硝烟弥漫。而此地则是风光旖旎,人畜和谐,毫无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牧童牵着倔强的耕牛,仿佛正向远处眺望着什么。从此画可看出,悲鸿先生创作时的心情还是相当愉快的,可能是远离了烽火炮声的喧嚣,有了片刻的安宁。“辛巳”是1941年,也正是抗日战争进行最为激烈的年月。落款“……于逸庐,隔夜残墨,用试新纸,颇得意外之欢,是可喜也。悲鸿”。画面“动中有静”,“静中藏动”。画家笔下最有画趣的笔墨是,一头区区倔强的老牛,就是疯狂兽行的倭寇,都无法将它的浩然倔劲撼动。“静文爱妻保存”,画家的“保存”二字,既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无私的大爱,令人感佩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鸿书画艺术赏析
九百二十万的“鸡”
范曾:不但和张大千合作过,与徐悲鸿合作的画还卖了4千万
大师悲鸿——徐悲鸿先生绘画作品欣赏(三)
徐悲鸿后当代画马第一人——师鸿
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