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 |《精力管理 》

去年11月在读(美)吉姆·洛尔 、(美)托尼·施瓦茨 著的《精力管理》,原计划是11月内读完就写读书笔记的,还是拖了好久才去下笔。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总认为,除了情感和人际关系问题外,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数的问题,尤其是在个人成长遇到的障碍,直接的体验就是时间不够用,这归咎于自己没有充分利用好时间,低效做事,不断把事情积累成堆,导致各方面无法协调平衡,因此,只要把时间管理好,就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平衡生活、高效工作和学习,这些是我读这本书之前的思维模式。

   阅读《精力管理》,在反思一个问题:真的能通过“时间管理”的技巧,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吗?虽然时间管理能帮助自己,安排重要事情的优先顺序,聚焦目标,提高效率,而且它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达到一种平衡,让自己腾出更多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这便是学习时间管理给我带来的改变,但是时间管理的核心是时间、是事情,而不是人。它侧重于事情的优先安排,这使得时间管理忽略了一个最核心的事物-----人。就算我按照时间管理的流程将事情安排妥当,也无法确保我能在工作学习的那一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旺盛的精力。

   书中针对精力管理的核心是人。那么,什么是精力?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精力的资源包括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例如:当你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你留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但是因为总是想着工作上的事而分神,你根本就没有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你记得爱友的生日,但到晚上下班,闹钟提醒着你,你已经累得不想出去庆祝了。对精力的适度把握,通过间歇性(阶段性)的休息恢复精力或体力,以确保在做事过程中能集中注意力和提高效率。如果运用不当,事情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精力管理四原则:

(1) 精力金字塔:从低到高四层——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精神的

书中提到的罗杰是这样一个家伙:他要努力履行职责,挣钱买房买车,供孩子上学,他想保持体形,但又抽不出时间锻炼,生活匆忙,很难吃得到比较健康。白天的时候吃些点心,两三块曲奇,偶尔喝杯冰冻酸奶,每天一两支烟,晚上喝两杯仅仅为了缓解紧张情绪。他工作上有时灰心丧气,发脾气的时候多了些,又为没有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感到非常内疚。

罗杰的案例,构成他效能障碍的因素有他对管理身体能量的方式,情感障碍有缺乏耐心和消极,效能障碍有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内疚感。

人是复杂的能量系统,全方位投入不是单方面的。身体上的精力储量按数量(从低到高)来衡量,情感上的储量按质量(从消极到积极)来衡量,这些是我们最基本的精力资源,如果没有充足的,高性能的“燃料”,安排的任务就无法完成。精力储备的多少取决于呼吸的模式、吃的事物、以及何时进食、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健康水平。全方位投入,从早上期待一天的开始,晚上回家时还是高兴的,并且能分清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就意味着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使命中。无论是应对工作的挑战,还是花心思与家里人在一起玩得开心。

(2)钟摆式运动:周期性地消耗和恢复精力

要纠正一个观念:生命并不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不要逼迫自己超过健康消耗的范畴,而要把生活看做一系列短跑冲刺,在某些时间段全情投入,在另外一些时间段,闲云野鹤更新精力储备,以应对下一个挑战。

韦恩·穆勒在力作《安息日》中写道: 我们越是忙碌,越会高估自己,认为自己对他人来说不可或缺。我们无法陪伴亲人朋友,不知疲倦,没日没夜,只管四处救火,不给自己留下喘息的时间。

狂热不停的工作节奏,有可能令人上瘾。我们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长时间运转,会渐渐失去换挡减速的能力。当需求增多时,我们会本能的逼迫自己,慢慢地,我们开始抗拒本能帮助我们高效运作的事物——停顿、休息和自我恢复。遵循生命的节奏,自然本身存在规律的摆动,在活跃和休息之间有节奏、波浪形的交替。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的休息,把生活拆分成一系列可以掌控的阶段。

(3)增强承受力,让自己超越通常的限度

《心流》的作者、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写道,最佳时刻,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身心为了达成艰难目标或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而自愿达到极限的时候。”

记得我家妃妃学走路的时候,她总是牵着大人的手,确保大人在那里,她才会放心地走,后来能独立站稳了,但放开大人的手,她却不敢迈出步,鼓励她,远离她几步的距离,她就会飞快地扑过来,重复地刻意地练习,让她觉得有能力向未知的世界迈出几步,继续增强她的承受力,挑战她走出舒适区。通过超极限消耗精力并有效恢复,我们会在各方面成长。同理,我们情感、思维和意志层面的“肌肉”也有增长空间。

(4)积极的精力仪式

积极的仪式是这样一种行为,它在一些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的推动下,日久天长,习惯成为自然。

比如说像刷牙那么简单的事情,这不是你要提醒自己去做的事情,是在健康价值的推动下,很自觉的,没有太多的意识就会吸引你去做的。

你吃得很健康,可能是因为在你买的食物和你在饭店点什么菜之间形成了习惯,你身体健康,可能是因为你定期定时锻炼。你销售工作做得很成功,可能是因为你习惯了对打电话有思想准备,在遭到回绝时自我激励以保持积极的心态。

(5)转变的过程:目的--现实--行动

目的   面对我们习惯性的行为和维持现状的本能,我们需要改变生活的动力。首先,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按照自己坚定的价值观相一致的方式支配精力?” 

现实   在你能客观地看待今天的你是谁之后,才可能制定转变的计划。第二个问题是:”你现在如何支配自己的精力?“我们总会想办法回避生活中令人不愉快的现实,没有诚实地承认自己对工作或生活真正投入的精力和热情。面对现实是可以从收集可信的数据开始的,从投入精力的数量,质量,集中度来反映。 

行动  行动的转变就是弥补差距---你是什么样的人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差距。

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能的基础。要想全方位投入,我们必须在体能上精力充沛,在感情上相互联系,在思想上集中,在精神上和超越我们眼前私利的目的保持一致。

关于更多我的成长故事,请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怪不得你每天都过得那么累,因为你不懂得精力管理!
高效能人士,都离不开这4个习惯
管理精力,比管理时间更重要
工作效率提升最好的方式,不是时间管理,而是你想不到的三部曲
[原创]管理时间,更需管理精力,推荐《全力以赴》 - 读书|评书|传递书 - 栖息谷·管理...
敢于“浪费”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