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不可否认的是,在学校的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成绩差、厌学心理严重的后进生,令班主任和任科教师颇为伤脑筋。这些学生的成绩之所以不理想,有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对于绝大多数后进生来说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其学业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非智力因素如态度、动机、需要、兴趣、情绪等等,其中后进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学习动机不足,对学习缺乏热情,疲于应付。
  一、后进生学习动机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后进生学习动机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学习倦怠、厌烦、懒散、拖沓的精神状态,他们或在课堂上不听课,不做笔记,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籍,甚至睡觉;或课后不复习,不做作业,不思考问题,提不出问题供自己钻研、解决,更不去请教同学和老师;或三天两头请病假、事假,逃避上课,更想逃避测验、考试,即使考试也是胡乱做做选择题,快速交卷;或对各种小组活动不感兴趣,甚至连体育课中有规范要求的项目和训练都不感兴趣,只喜欢“自由活动”……总之,他们对学习兴趣索然,缺乏应有的求知欲。
  巴甫洛夫根据动物的实验最早提出了人类天生具有好奇心,婴儿从生下来就充满了探究世界的精神。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学生会缺乏求知欲、对学习毫无激情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目的不明确。这类学生上学包括学校的选择主要是由父母做主,他自己对学业成就没什么追求。许多父母因为没时间教育孩子,怕自己尚未成年的孩子在社会上学坏,就把他推到学校,让教师帮他们看管。在这些父母看来,孩子学习好坏无所谓,只要孩子不惹事生非就好,对孩子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于是,这些孩子没有努力的方向,得过且过,对自己要求很低,怕吃苦,无进取心,对学习自然没什么积极性。
  2.学习基础差,自我期望值又太高。后进生“脚下处处有地雷”,寸步难行,由于学习基础太弱,学习中到处是障碍,他们有的也曾拼搏过,也有过细微的进步,但进步与付出的努力相比,众寡悬殊,得不偿失,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认为努力没效果而恢复懒散状态。
  3.对学业失败的错误归因。受某些老师和家长的不良暗示,后进生习惯把学习不好归结为自己的智商不高,脑子太笨,羡慕别人的同时叹息自己没有聪明的脑袋而不愿下功夫,于是成绩上不去,学习就没热情;学习没热情,成绩更差,更怀疑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对学习更提不上劲。到后来,有的干脆自暴自弃,逃避学习,而沉溺于一些不良嗜好。
  4.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孩子得到过度满足,使孩子缺乏奋斗精神。在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中,很多人的家庭条件相当优越,父母显赫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为他开了许多方便之门,他们的要求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满足,不需要付出很多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有的父母甚至已为其以后的生存和发展铺平了道路,如动用金钱和权力保证其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所以,他们觉得没必要花大力气学习,成绩好坏也无所谓,成就动机很弱。
  5.客观原因。如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教师家长简单的教育方式或对后进生放弃的心理等等,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主动性,失去自由发展空间,产生厌学心理。
  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导致后进生学习动机很弱,进而学习成绩很差,失败次数越多,动机更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态势。
  二、增强后进生学习动机的心理策略
  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以实现学习目标的驱动力。较为强烈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对学习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从而促进认知过程,在学习中容易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坚持始终地克服困难以实现学习目标。总之,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因此,引导后进生做自己动机的主人,培养适宜的学习动机是他们获得学业成功最重要的保证。
  1.运用“层递效应原理”,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层递效应,又称“登门槛效应”,它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效应呢?因为当人们提出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要求时,对方往往很难拒绝,否则好像太不近人情了,于是在心理上通常会完全接受。一旦接受了这个要求,仿佛跨进了一道心理上的门槛,没有抽身后退的可能,而一个更高的要求又和前一个有继承关系,似乎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再提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会使人的心理失去戒备,降低了可能出现的心理逆反和对抗,从而容易服从。
  针对后进生因无明确的学习目标而缺乏学习动机的状态,教师和家长要给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感等的方面教育,并引导他们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层递效应原理,应该给学生确立呈梯级状的学习目标,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步步登高,切勿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要求过高,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抗拒,使他们丧失努力的信心,最后连一个小小的要求都达不到。俗话说“一口吃不出胖子”,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后进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断地达到目标,不断地积累成功,不断地从成功中吸取自信。同时,成功的喜悦又会激发他进一步努力的动机,更容易达成目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原理,教师和家长要对后进生充满期望,给予积极心理暗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在一所学校随机抽取18个班的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运用智力测验对他们进行鉴定。然后,研究者给了这些学生的教师们一份名单,并告诉他们:测验显示,名单上的学生智力超群,今后在学业上会有很大的发展。但事实上,这份名单中不是根据智力鉴定的结果列出的,而是完全随即抽取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等人对18个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复测,将统计结果与初测结果相比较,发现那些被列入名单的学生,比没有列入名单学生的智力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由此可见,教师的积极期望会巨大地影响学生的发展。要增强后进的学习动机,教师和家长首先应该对后进生充满期望和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们,不能对他们轻言放弃,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失望的情绪。这样才能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3.运用“巴奴姆效应”原理,教师和家长要对后进生不断激励。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而言之后,信件纷至沓来。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数百份遥测评语。有两百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象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来的却不多;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甚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这样的评语怎会不“灵验”呢?因为谁不想被人喜欢和赞赏?谁没有美好的憧憬?谁会说自己的潜力已充分发挥?所以,这种几乎适合任何人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
  这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学生,不管他过去和现在表现有多差,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教师和家长必须帮助他们点燃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激发他们潜在的能量。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善于找出后进生的闪光点和进步,有了进步要立即肯定,达到一个阶段目标就马上激励,促进他不断进步。
  4.运用“分苹果效应”原理,让学生领悟到不劳而获的心理缺失。
  一位母亲拿着一盘苹果,问孩子们谁想要那只最大最红的苹果,结果她的一个孩子说他想要而被她斥责为不懂谦让,另一个孩子违心地表示自己只要小苹果而得到了大苹果,于是这个获得大苹果的孩子从此学会了撒谎和不劳而获。另一个母亲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分苹果方式,她让孩子比赛修剪草坪,谁修得又快又好,这只大苹果就奖给谁,于是得到这只大苹果的人从此明白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得到最好的。我们姑且将两位母亲因不同的分苹果方式,导致两个孩子不同的发展道路的现象称之为“分苹果效应”。
  “分苹果效应”就提醒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后进生家长,不能过度溺爱孩子,不能让他们不劳而获,也不能稍有付出就马上给予远远超出付出的丰厚回报,得创造机会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明白一切的享受都来之不易,没有付出就没有享受,只有努力奋斗,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业成就的动机。
  5.运用动机迁移理论,教师和家长要努力发掘后进生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实现动机的迁移。
  根据动机迁移理论,动机可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对其它活动的动机通过适当的引导可以成功地迁移到学习上来,以直接动机带动间接动机。很多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学习科目本身不感兴趣,但对其它一些事物很有兴致,那么我们可以寻找他们的爱好与学习的相似点或共通点,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本身的动机。如一个学生成绩很糟,讨厌学习数学、外语,但喜欢电脑游戏并希望自己成为电脑高手,我们就可以给他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及其需要的理论基础等方面的知识,让他明白没有数学基础和语言基础,是不可能进一步提高电脑水平的,从而激发或增强他学习数学、外语的间接动机。
  6.运用多维归因理论,教师和家长要案引导后进生对学业成绩的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一件事情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内部的和外部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后来有人将之归纳为八个因素如自控水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身心状况、方法优劣、任务难易、他助多少、运气好坏。由此可见,一件事情的成败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可变的因素也有不能为之的因素,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教师和家长应多引导他们从主观努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寻找原因,而不要总是认为学习不好就是因为不够聪明。只有学生明白自己成绩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努力不到位或方法不当,这样才会有努力的热情。
  此外,教师在辅导后进学生学习时,也要注意难度的把握和方式的灵活,授课过程中能做到深入浅出、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增强趣味性,也能适度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后进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困难的,如果教师和家长能运用一些心理策略适当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比单纯的强迫和说教要管用得多。
  不论成绩好坏,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心理潜能,激发他们的动机,就是在激发这些潜能!增强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无疑就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该文章转载自www.czwsw.comhttp://www.czwsw.com/jhzj/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36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功的秘密:唤醒心中沉睡的巨人【激发孩子自信和自强】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谈后进生的转化
中途接班2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老师要和后进生一起慢慢的走
教育成本超过三成|完全没动力,这书怎么读不下去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