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32期】邓高如散文:雀儿柳——一位军旅作家的美好文化呈现

  今天继续发表邓高如“怡情”系列散文之《雀儿柳》。

  雀儿柳是一种枝条自虬、弯曲有致、树顶上似有鸟窝的艺术造型极为完美的柳树。它和其它数十种“柳科”树种一样,是中国大地上从南到北、从古至今广为种植的历史悠久的树木。

  就是这样一小棵极不起眼的柳树,但在高如将军笔下却呈现出无穷的魅力和勃勃生机。想不到它在美化江山,四海为家,顽强生存,安贫乐道,修房造屋,摇落江潭,以及长亭送别,男女之情等方面,莫不充满人文精神,人格魅力。

  在我国古典诗文中,有大量描写杨柳、柳树的篇章诗句。你阅读本文时,若稍加回顾或联想,你或许还会升华出许多、更高层次的感想来,那也未可知了!

——兵言编辑部









雀儿柳
/邓高如
  我一故友,情怀古雅。退休后用多年积蓄在重庆郊外租一隙地,结庐种圃,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
  前不久,他邀我前往参观,并执意要我从园中挑选一株花木以为馈赠。我眼睛一亮,当即选中了一株“雀儿柳”。老友连呼:“有品位,有品位!”

  我爱植柳,不脱附庸风雅之意,又有热恋故乡之情。吾乡有一小河,名曰金马河。那时“样板戏”虽未诞生,但沿岸景色却颇似后来郭建光唱的那段“西皮原板”:“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


杨柳依依

  每逢春季,河面上便柳丝如垂,柳花如雪。这柳花色如兰瓣,状似菱角,飘洒江面后随波逝去,恰如一只只知暖戏水的鸭儿在游玩。秋冬之交,这柳树又成了农民们的燃料公司。他们给柳树“剪发修头”后,柳枝便成了一冬的柴火,柳干更如忠诚的卫士,蹲守在河堤,严防河岸的崩失。其状其态虽有些孤寂,但你无需操心,春风一来,它又披薇挂翠,染绿两岸。
  此时有趣的是,农民犁田归来,若将使牛用的柳条顺手插至渠边田头,只要这时节雨水还算充沛,不需数日,一株新柳就加入其家族的行列了。因此,凡我到过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总可以见到柳树的朋辈。不然,鲁智深当年何以能在黄土地上倒拔垂杨柳;王之涣又如何会在玉门关前咏柳长太息,左宗棠又如何在收复新疆时植柳千里留美名!
  于是我亦击节而歌:柳,当是中华民族繁衍流长的象征,哪里有柳树,哪里就有她的子孙;柳,又是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写照,旱不死,涝不死,刈不死,“一岁一枯荣”。柳,还是优等的木材,如垂柳、蒲柳,高达数丈,参天齐地。木质绵里藏针,肌理细腻均匀,修房立屋,造琴制器,皆是良材。
  我将这株“雀儿柳”植之后院后,虽劳作不多,但遐思不少。头一问便是,植柳高手是谁?喜爱劳作的神农、夏禹,还是嗜好种植的汉帝刘秀?
  错了!

古今种柳  其乐无穷

  深夜读史,几行文字闪入眼帘,原来植柳的高手得算晋朝的陶氏祖孙。史载陶侃做武昌太守时,甚喜植柳。他不仅自己植,还组织官员军民植。一次,都尉夏施偷了公家的柳树栽在自己门前,陶侃见后下车问道:“此乃武昌门前柳,何以种在此处?”夏施惶恐不已,连忙认错改正。看来,陶侃植柳的高妙,不仅在于植活,而且在于求真,决不允许贪他人之功为己有。
  时过数年,他的曾孙陶渊明更是未曾出仕先种柳,少小年纪便欣然在自己门前植柳五株,并写下惊世骇俗的奇文《五柳先生传》,以此自况。今读奇文,不仅为先生飞扬的文采所动,更为先生勤苦清贫、刚正不阿和洁身自好的美德感染——不为封建权贵摧眉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原来也是植柳人的初衷所在啊!
  我之植柳,玩赏而已。久而久之,又有所悟:杨柳柔弱婆娑,婀娜多姿,既是美化环境的佳品,又是陶冶情性的活物。你看那柳条状若长藤,能工巧匠们可用它编筐造椅,化为绕指柔;农夫牧童可用它捆物飞鞭,盘桓游刃而不折;更喜骚人墨客,睹物生情,写出了多少咏柳、叹柳、歌柳、惜柳的精美诗词。
  我性情耿直,处事急躁。多看柳树,常读柳诗,日久天长,应有裨益。譬如《诗经》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人说,这几句当是诗经的压案之作,我想未必其然。但反复品味她的“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春冬轮回,无穷反复。再静心听听电影《画皮》中周迅所唱的这段歌谣,烦躁的心情或许会平静许多。
  更有唐代韩翃与柳姬的一段《忆章台》的唱和之作,那就很撩人心扉了。韩翃诗言:“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韩翃与其女友、歌伎柳姬被无情分离。后来,韩诗人知道柳姬还活着时,便给在长安的柳姬写了这首诗,进行试探性地询问。其核心内容是:“柳姬啊,柳姬!你该沒有受到兵火的蹂躏吧?在我们分别的日子里,你该沒有移情别恋吧?如果真是那样,真难以令人相信啊!”

长亭送别

  而柳姬神了,她信笔作了这样的回答:“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意思是:自与郎君分离后,我这柔弱的女儿之身,又经过了多少艰难困苦,而且不断循环往复(柳姬身世命运十分坎坷),如今已经身心疲惫了,你拿着“那张旧船票”,还忍心再上这艘破碎之船吗?
  虽然唐时的歌姬、歌妓并非后来的妓女,但“章台”和“章台柳”在文人官宦中,已多是暗指风月场所和风尘女子了。这使得这组诗的意蕴更为丰富迷人,久传不衰。
  柳树顺应自然规律,枯荣有序,兴衰有致,这令许多英雄伟人不禁感慨万千,抚树而情不能抑。据北大中文系教授芦荻介绍:1976年夏季的一天,她在毛主席床前,给主席连续两遍诵读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的《枯树赋》。毛主席一边听着,一边默默地记着。后来就自己以那微弱而又费力的发音,一字一句地富有感情地背诵“……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犹如此  人何以堪

  这首赋既写“汉南柳”的枯荣摇落,又写人生短暂与走向衰老都是自然规律的道理。伟人尚有如此体悟与感慨,我等凡人就更应当正视这一现实,不蹉跎岁月,不虚度年华,在有限的生命里程中,为人民、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前文后议


来稿选用

1

读邓高如《民国街赋》感怀
——重庆读者  马甫超

  《民国街赋》把人带入了风雨如磐的抗战陪都岁月,那山城风云鹰犬遍地,雾都几多磨难,既有红岩村特园这样的光明之地,又有滓子洞白公馆这样的人间地狱,既有川北圣人张澜先生和鲜英先生的民主,后来者充国的邓高如先生立言。最后三句为藏头,邓高如:邓氏,高呼,如意!
(2021.12.17)

永远看不够的“民国街”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研究生
杜文娴

  邓老师这一篇《民国街赋》,让人不觉站在历史的交汇之处,过往的烟云像电影重演于心中,重庆作为战争时期的大后方、艺术作品的繁荣地、人民群众的发声地,民国街被重新搬回了大众视野,为重庆增添了一处极有历史意义的景点。在邓老师对它含义的挖掘之下,竟又有了“百回看不够,内里春秋深!”之感。难怪建造方要盛邀邓将军去参观写赋,文坛高手放笔,效果大不一样啊!
(2021.12.18)

视角独特 内涵丰富的民国街

——石家庄读者  杨金豹

  视角独特乱世悲歌,文采飞扬,说透民国。此街赋给力,精辟幽默。

  尤其是突现了重庆陪都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关乎民族存亡的抗战让重庆扮演了特殊的角色,蒋介石消极抗战、畏战,误国祸民,仓慌把民国首都从南京搬迁到重庆,说是搬迁,实则逃难,情何以堪!造成日寇屠城金陵,我三十万同胞殒命。韩复渠丢了山东济南就被蒋枪决,而蒋丢了南京,拱手让了半壁山河,又该当何罪?历史功过,如何评说!

  重庆被逼上梁山,成抗战大本营,引来日机多少次狂轰滥炸,山城被外侵内殓,民不聊生!京官林森带印搭船进山城,仅帶一印和几名随员,多么可怜!国共精英斗智斗勇,在此维护统一战线,可蒋又耍阴谋,袭我新四军,关押我名将叶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孔二小姐掌掴警察局长,局长脸起“五指山”!

  多少军统,演译出鸡鸣狗盗的故事,多少党国要员,制造了血性惨案。各种是非正误,塞满了名街名邸名楼名馆……总之,重庆很不简单,以前曾是陪都,现在是直辖市。只说解放前,就让人眼花缭乱。

(2021.12.17)

  作者简介:邓高如,著名散文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冰心散文奖,解放军长征文艺奖,蝉联三届四川省散文奖,全国副刊一、二等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散文集《将军文化典藏.邓高如散文卷》《断鸿声里》《半轮秋》,单篇散文《邓老太爷》系列,《儿子要过圣诞节》《探子屠生》《云蒸波撼钓鱼城》《战友之诺》《圆的魅力》《王的福禄寿》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西南作家散文】黄良木 / 杨柳依依
关于柳树的诗句、名句
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思绪万千
【优秀作文】风中摇曳的杨柳
柳树的品格
【湖心随笔】柳树的文化底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