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自己,是佛;管别人,是魔

16年前,天之骄子马加爵,以“残忍锤杀4名舍友”的方式,让全国人民认识了他。

同学对他的评价大多是:低调友善,纯朴憨厚,是个“沉默的大多数”。

这样一个老实孩子,为何会犯下这样的行径呢?

事过多年,深究无意。

评论区有一句高赞留言: 不要惹老实人,因为他心里压着一座佛。佛压着魔,你若把佛推倒了,就再也镇不住它心中的魔。

1

佛魔是一心,一念悟即是佛,一念迷则成魔。

白隐慧鹤禅师是著名的禅宗大师,也是一位禅画家。

有一位武士去拜访白隐禅师,他请求禅师让他体验一下,什么是真实的地狱和极乐世界。

白隐禅师听了,立刻以最恶毒的话辱骂他。

武士又惊讶又愤怒,拿起一根木棍追打禅师,一面大骂:“你算什么禅师?根本就是一个无礼的狂徒嘛!”

禅师逃到柱子后面,对着一脸凶相的武士说:“你不是想体验什么是地狱吗?你看你现在的样子,这不就是地狱吗?”

话音刚落,武士猛然觉悟,立刻放下手中的木棍,忏悔道歉。

白隐禅师见状,又说:“你看,你现在这样庄严有礼、慈眉善目的模样,不就是极乐吗?”

是佛是魔皆自作,是苦是乐自承当。

真正的佛,永远是教你向内求,向内看,给自己注入力量,给别人带来安宁。

不过于沉迷其中,不过多被他人影响,不必往别处寻找,只要了解认识自己当下的心即是。

2

有时候,你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可以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公路上,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论语》有言:“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一个人能管好自己就非常不容易了,哪还有功夫去非议别人?

世人最擅长的,就是透过现象想当然,更多时候未知全貌,即予置评。

然而,你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你的态度,就是你的人生。

生活中常遇到这种人:总以为自己走在时尚前沿,对他人着装指手画脚;觉得自己是幸福标杆,对别人的家庭状况指指点点。

“多管闲事,好为人师”,必定常困于人情是非。

“管好自己,三省吾身”,才是最好的修养。

3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不要评价别人的好坏,所有眼见的事实都是虚妄。

不要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有些人在暗处高尚。

鲁迅先生曾说:“所以我就有一种偏见,以为天下本无所谓闲事,只因为没有这许多遍管的精神和力量,于是便只好抓一点来管。”

在人生的修行道路上,莫要固执的认为自己高于常人,能够普度众生。

其实,无能为力没什么,自以为是才可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疑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做到这一点,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管好自己,体谅他人,便能在这世俗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宁静。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过自己能驾驭的平凡生活,也就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念之间
王虎林:天堂是人造的
谁导演了你
3个佛家小故事告诉你什么是开悟:人生其实不复杂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启迪人性的故事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