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艺】中国漆器——震撼世界的美



2017年6月6日,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中华漆器复兴罗曼史发布后,引发了大家对中国传统漆器的关注。




漆器,起源中国,却在日本被发扬光大,欧洲人称它japan。《了不起的匠人》— 中华漆器复兴罗曼史的纪录片中,不满中国漆器逐渐没落,非遗传承人甘而可,30年如一日,从画稿、拉坯到贴金、打磨,使濒临失传的徽州传统髹漆技艺“犀皮漆”获得新生。




犀皮漆,变涂,又称犀皮、西皮、虎皮漆、波罗漆,关于“犀皮”工艺出现的年代,过去根据文献中有关犀皮漆器的记载多出现于唐代晚期,因此人们认为这种漆工艺的出现不会早于唐代。近年在安徽马鞍山(小编老家,啧啧)吴国大将朱然墓出土的犀皮鎏金铜扣皮胎漆耳杯,使犀皮漆器出现的时间提早了近600年。




在中国众多的漆器品类当中

犀皮漆器是存世量最少的一种漆器

曾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赞为漆器之首

也曾令当代文物专家疑惑不解




犀皮漆器做法是以65%的生漆和蛋清乳合调成厚漆,在以工具为引起料,趁漆器半干时制造凹凸表面,待干后再用不同色漆分层髹涂并加以研磨,由于漆层高低不 同,打磨后可显现不同的花纹,产生绚丽色泽。由于多用赤、黄、黑三色填入,纹理常似犀牛皮、虎皮,所以又常被称作“犀皮”或“虎皮漆”。




犀皮漆不描、不刻、不画,却将变幻莫测的纹理深藏于大漆之中。历经无数次上漆和打磨。最终,所有的美在浴水而出的一刹那呈现和定格,仿佛一场为期一年的豪赌。



自古以来

徽州是中国漆器主要产地之一


中国唯一一本全面介绍

漆器工艺的著作

《髹饰录》是由明代徽州的漆工黄成所著

当时的工艺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在介绍犀皮漆器之前,不得不先说下徽州生漆,因为没有生漆,就没有犀皮漆器。在徽州制作漆器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生漆。


端午节后到中秋节前是割漆最好的季节,用刀在漆树上,割出一个V形的口子然后把蚌壳插在下面,漆液就会沿着刀口缓缓流进蚌壳每天下午割漆次日早上方能收漆。



这就是生漆,漆器艺人更喜欢称之为大漆。起因已不可考,但在中文里”大”有伟大重要的意思,足见生漆在漆器艺人心目中的地位。


徽州诸邑皆佳漆,从宋代的新安志,到清道光年间的徽州府志都有类似的记载,因盛产优质生漆,徽州自宋代开始便有着繁荣的漆器行业至明清两代更是空前发展雕漆推光,戗金,螺钿,国金彩绘,百宝镶嵌,各种漆器争奇斗艳,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屯溪犀皮漆器。





来源 | 月印池文化   编辑 | 艺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漆器丨犀皮漆的制作工艺,看完想转行
如何鉴定一幅古代漆器?功夫在鉴定之外
33岁离职,56岁作品被故宫收藏,这样一个小碗售价30万
这位“徽州大叔”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霸气,网友们纷纷表示膜拜与惊叹!
为争一口气,他实力证明最好的漆器在中国——中国漆器大师甘而可
中国漆工:永不褪色的千文万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