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令人神往的阿布辛贝神庙 环球之旅(52)

 在古埃及的世界里,神庙象征着宇宙,是能接近神的地方。神庙里除了祭拜神外,也把法老像神一样的祭拜。正因为如此,历代法老穷其一生兴建神庙,崇天拜神拜自己,造就了世界建筑史的奇迹,并使古埃及的文明得以保存千古。可以说,埃及规模巨大的神庙在世界上引起的震动,丝毫不亚于金字塔。    

图1、前往阿布辛贝的途中看到了沙漠的日出

12月20日清晨4点,我们出发去拜访声名显赫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庙阿布辛贝(Abu Simbel)。阿布辛贝神庙位于阿斯旺以南280公里处,仅来回行程就要8个小时,这是许多旅行社不愿安排此项目的重要原因。

图2、沿途经过浩瀚的东部沙漠,亦称阿拉伯沙漠

前往阿布辛贝的旅行车,必须集中后在军警的保护下出发。1997年11月17日,在埃及卢克索城内的著名旅游景点哈特谢普苏特神庙的入口处,6名恐怖分子突然端着冲锋枪向游客疯狂扫射,当场有60余名外国游客和埃及人被打死,20多人受伤。凶手在驾车逃跑的途中与闻讯赶来的警察展开枪战,被全部击毙。这次事件发生后,赴埃及游客人数一度暴跌。埃及政府为了挽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设立了多达3万人的旅游警察队伍,免费为游客提供保安。终于在2001年使游客人数恢复到原来水平。

图3、前头开道的警车和警察

大大小小的旅游车辆约二十多辆浩浩荡荡地前往阿布辛贝。车队前、后及中间,都有坐满全副武装警察的警车。每个旅行车里,都安排了两个持枪荷弹的便衣警察。看这架势,我们不像是被保护对象,倒像是被押送的危险分子。整个行程中,不时看到沿途有岗楼及荷枪实弹的军警把守。埃及政府为了旅游的安全确实下了血本。

图4、浩浩荡荡的车队

"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战无不胜的将军"、"和蔼可亲的父亲"、"不知疲倦的建设者"。头顶着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这些盛誉。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他。拉美西斯二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图5、纳塞尔湖边的阿布辛贝镇

拉美西斯是古埃及最伟大的建筑家,一生勤于大兴土木。他下令修建的宫殿、庙宇、雕像和石碑比比皆是,多得令人难以置信。埃及现存的最宏伟的神庙阿布辛贝、卡纳克、卢克索等,都体现了他的大手笔。神庙里布满了雄伟的雕像、装饰有象形文字及图案的石柱、刻满描绘宗教和战争场面的庙宇墙壁,都在歌颂国王的神圣和伟绩。他在位时,通过气势宏伟的建筑来显示自己的权利以及彰显其在世天神的地位;他死后,大量的雕像和碑文向后人讲述了这位国王的壮举与魄力,使他的形象流传千古。

图6、搬迁前的阿布辛贝神庙屹立在尼罗河畔

北非的努比亚山谷横跨埃及南部与苏丹北部边境地区,尼罗河从这里流经阿斯旺,一路奔流向首都开罗。在古代,这是一片财富与资源的沃土,由法老王统治的土地。阿布辛贝神庙群公元前十三世纪建在此地,建造工期约20年,屹立在尼罗河畔,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阿布辛贝神庙被看成是拉美西斯最伟大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古代建筑瑰宝。在巨型的阿布辛贝神庙旁边还有一座规模稍小的神庙,这是为了纪念拉美西斯二世的王后妮菲塔莉(Nefertari,另译奈菲尔塔利)而建造的。

图7、兴建阿斯旺水坝后形成的纳赛尔湖

1960年,那时候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United Arab Republic, 1958年2月1日由埃及与叙利亚联合组成的泛阿拉伯国家,1961年12月26日解散)当局在阿斯旺城外的尼罗河流域建起新的阿斯旺水坝。上涨的水位会使精美的阿布辛贝神庙群在几年内被全部淹没。为了保护古遗迹,使它们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国际联合救援行动"努比亚行动计划"。

图8、阿布辛贝勒神殿被切割成807块搬迁

"努比亚行动计划"正式开始于1963年11月。由诸多水文学家、工程师、考古学家及其他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执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该项行动,他们将两座神庙一一分解,切割成精确的块状(阿布辛贝勒神殿被切割成807块)。每一块都被仔细编号,运送到阿斯旺以南280公里处的纳赛尔湖(Lake Nasser)高处,也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地方,重新组装恢复壮观原貌。纳赛尔湖覆盖的面积高达5,250平方公里,这片水域是水库建成后努比亚山谷水位上升所形成的。五十多年前,这片湖并不存在。

图9、在神庙旁边,持枪的军警站在钢铁盾牌后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部主任兼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人罗斯勒博士(Dr Mechtild R?ssler)说:"这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我很怀疑这个项目搁在今天是不是还能做成,因为会有许多质疑之声,比如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对地区生态和当地社会将会造成何种影响之类。"

图10、两座巨大的神庙出现在我们眼前

经过四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绕过一个山丘,雕刻着巨大雕像的两座神庙突然耸立在我们面前,其宏大气势让我们个个目瞪口呆。这就是因修建阿斯旺水坝而搬迁于新址的神庙:左面是为拉美西斯二世建的大神庙(Temple of Ramses II),右面是为他妻子妮菲泰丽(Nefertary)建的小神庙。正是这项"努比亚行动计划"(Nubia Campaign)行动促进了世界遗产名录的诞生,也由此保护并推广了目前世界上共1073项文化、自然及复合遗产。

图11、神庙前留影

1968年9月,这场浩大的工程宣告完工,当地举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竣工庆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部主任兼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人罗斯勒博士这样说道:"完成这样一项浩大而繁复的工程也让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意识到了自身具备了三种能力,""首先是有能力召集到全球最厉害最顶尖的人和团队;其二是能够确保超过一百多个成员国彼此通力合作;第三则是发动国际社会的力量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来共同保护世界遗产。"她说:"我们深知,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完成这个使命

图12、正面为四尊高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

两座神庙和纳赛尔湖之间,有一条宽阔的堤坝以防洪水。神庙前大面积覆盖着岩石和沙子,以模拟神庙在原址的风貌。大神庙面向纳赛尔湖,正面为四尊高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神像面朝日出的东方,目光投向一片清澈通透的湖水,安详,宁静,展现了法老的信心,而在悬崖的衬托下,更加显得他的崇高。

图13、和庭福夫妇合影

拉美西斯二世是第19王朝的第三位国王,就是《圣经·出埃及记》中的那位法老。他在十四五岁时陪伴其父塞提一世远征叙利亚、巴勒斯坦。公元前1304年,拉美西斯二世继承了王位,继位后开展了一系列远征。公元前1283年,率兵征战二十余年的拉美西斯与赫梯王哈吐什里三世缔结了国际上第一个和平条约。按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个条约仍具有意义。根据该条约,两国人民之间不再发动战争,在遭受敌人攻击时互相帮助,互相维护对方国王的权益,引渡在对方国家避难的犯人。

图14、全团合影(最前排张开双臂的是埃及导游刘欢)

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史上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位法老,一直活到96岁,执政67年,不但事业有成,情场上也战果辉煌。有报刊称,它至少有4名正妻和6名侧室,后宫藏娇约500多名,一生共有96名儿子和60名女儿,且本人往往比他的多数子女寿命还长。从其木乃伊遗体来看,他具有突出的下颚,长而细的鼻子,小而精细的眼睛,厚唇大耳,身高6英尺。死后葬于帝王谷。埃及导游刘欢建议我们全团在这位伟大的法老雕像前合影留念,因为这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庙。他说,不适合在陵墓前合影。

图15、妻子妮菲泰丽的雕塑立在拉美西斯二世腿边

神庙正面宽35米,顶部是带有22只狒狒的楣,它们的手臂在空中升起,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拉美西斯二世坐在宝座上的雕像,戴着上埃及、下埃及的双冠。入口左侧的雕像在地震中受损,只留下雕像的下半部分无损。他的膝边和身旁还围绕着数座小型雕像,是他的妻子和儿女们,雕像细腻,神态自然。因为拉美西斯的妻子和儿女太多了,不可能都有雕塑,因此拉美西斯选择了他最爱的妻子和儿女,这包括拉美西斯的主要妻子妮菲泰丽(Nefertari)和母亲Mut-Tuy,两个儿子Amun-her-khepeshef、Ramesses,六个女儿Bintanath、Baketmut、Nefertari、Meritamen、Nebettawy和Isetnofret。

图16、第一个柱式大厅每个支柱前面都有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塑

当年神庙中的主体是从一块整岩石中雕刻出来的,成三个厅连接的大殿,长60米,高30米,宽36米。第一个柱式大厅长18米,宽16.7米,由八个巨大的奥西里斯(Osirid)支柱支撑,正是这些石柱承受着洞顶极为沉重的压力。每个支柱前面都有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塑,描绘了神圣的拉美西斯与地下之神奥西里斯神相连,以表明法老的永恒本质。左边墙上的巨大雕像带有上埃及的白色王冠,而对面的那些雕像则戴着上埃及和下埃及的双冠(pschent)。大厅墙上满布描绘拉美西斯二世武功的壁画和浮雕:被绑住颈脖的各国俘虏,库施人、利比亚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他们赤裸着上身,一个个脸上流露出惊恐与臣服的神情,好像在向拉美西斯二世求情讨饶。

图17、第二个柱形大厅

从柱式大厅进入第二个柱形大厅,其中有四根柱子,上面装饰着神灵的美丽场景,描绘了拉美西斯和妮菲泰丽乘坐阿蒙的圣船。圣船就是传说中的太阳船,供法老升天时追随太阳神飞跃天空时乘坐的,具有很强的神秘力量。埃及有一座太阳船博物馆,里面展览的就是从胡夫墓中发掘出的木制太阳船埃及太阳船。

图18、阳光直接照在圣坛上的天空之神、拉美西斯二世和太阳神雕像上

穿过第三道石门,步入处在大厅尽头一间小石室,这里是最深处的圣地。圣地内并排有四尊坐姿石像,从左至右分别是黑暗之神、天空之神、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和太阳神。堂而皇之地将自己平等地列于众神之间,这恐怕是任何一个君王都不曾有过的大胆之举。种种迹象都说明,这座神庙与其说是为了供奉太阳神而建,不如说是为了体现拉美西斯本人如神般至高无上的地位。3000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和建筑师们,精确地运用天文学、星象学、地理学等知识,按照要求把神庙设计成为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奠基日(10月22日)这两天,旭日的霞光金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依次披撒在神庙尽头右边三座雕像的全身上下,长达20分钟之久,让神殿熠熠生辉,而最左边的冥界之神却永远躲在黑暗里。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

图19、在神庙的顶上建个钢筋混凝土的拱顶,上面堆上砂石

为了保留太阳节的奇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募捐,派出当今国际第一流的科学技术人员,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测算手段,计划将阿布辛贝勒神庙迁移后,还能还原与原址一模一样的太阳光射入路线,从而确保每年2月22日和10月22日,阳光能够神奇地以特定角度穿过狭隘的神庙门口,照进神殿最深处,并且恰好照亮拉美西斯二世神像以及旁边的其他两座神像的脸。尽管煞费苦心,竭尽一切力量,太阳节的时辰还是被错位而误差了一天。现代技术竟然达不到三千年前的水平!

图20、小神庙的正面排列6座10米高的雕像

小神庙是拉美西斯献给他的妻子妮菲泰丽(Nefertari)的祭庙。说它小,是和大神庙相比较而言,实际上此神庙也很壮观。庙的正面排列6座10米高的雕像,除拉美西斯二世的3座外,还有妮菲泰丽的3座雕像。在大殿的正面有女性的形象,这可是破天荒的。这是古埃及历史上第二次将一座寺庙献给女王。第一次,阿肯那顿为他的伟大的皇室妻子纳芙蒂蒂献上了一座寺庙。

图21、拉美西斯二世和王后雕像近景

人们对这位王妃的出身一无所知,她好像来自平民家庭。但有一点不容置疑,无论是法老还是普通百姓都深爱着她。神庙墙壁上雕刻着拉美西斯"爱的誓言",虽然经过了千余年的风化侵蚀,两行字已经有点模糊,但还是可以辨认出来:"当你轻轻走过我的身边,就带走了我的心。我对你的爱是独一无二的。

图22、小神庙里的浮雕:众神(左)和荷鲁斯(右)祝福拉美西斯(中)

进入小神庙,依然是柱式大厅,规模小于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庙,由六根支柱支撑,但不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奥西里斯柱子,而是装饰着女王扮演女神的场景以及众神的支柱。妮菲泰丽的名字意为"最美丽的女人",而众多的画像也证明了她的魅力。拉美西斯在继承王位前不久娶了她,从此与她形影不离,无论是在宗教仪式中还是在国事活动里都能见到她。

图23、小神庙里的浮雕:妮菲泰丽为坐着的女神哈特尔(Hathor)作乐跳舞

在绘画中以及其他文物上常能看见妮菲泰丽与丈夫亲密地依偎在一起。她为法老生下了两个女儿和四个儿子,但都因早逝而未能继承王位。1904年,意大利考古学家埃尔内斯托斯基亚帕雷利发现了妮菲泰丽的坟墓,但她的木乃伊和随葬品均被盗。尽管如此,墓室内经过修复的精美壁画,仍然让她的墓成为古埃及文明的一颗明珠。

图24、阿布辛贝镇的埃及少年向我们展示他的蜥蜴

为纪念这一拆迁工程,在新址地下埋放了一本古兰经、两张埃及报纸、一些埃及硬币和有关搬迁的文件。工程结束后,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居民点为参观者服务的阿布辛贝镇。

我很庆幸,在选择旅行社时,把去不去阿布辛贝作为重要标准。世界上要去的地方太多了,此生此世不大可能再来埃及了。清真寺在伊斯兰国家都能看到,如此神庙,只有埃及才能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朽的伟大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埃及游:伟大的阿布辛贝勒神庙(叶平)
千年前埃及“第一夫人”和拉美西斯二世的真实爱情
【埃及】人类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名录——非洲篇(二)
【图文】埃及游(5)--阿布辛贝神庙,满载法老对爱的勇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