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已经在过着鬼的生活?你知道吗?【惊醒好文】
我们人身体上每天的气候,从夜里十一时开始,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二点,都是阳气;下午属于阴气。
现在都市很多年轻人,都是阳气不够——上午起来昏头昏脑,一点精神没有;到下午睡一个午觉起来,精神慢慢好了;到夜生活一来,精神越来越好——这些人都是阴气很盛,学中医看病就要知道了。
大部分的人,头脑一天到晚昏昏的,精神不够,尤其现在的青年上午头脑都不清,中午以后慢慢好,到夜里个个生龙活虎一般。
大概我们诸位朋友都是这个情况,这是现代人的生活。这个生活不叫夜生活,是鬼生活,昼夜颠倒的。
换句话说,大昏沉的人,贪瞋痴慢疑都来了,酒色财气都喜欢。尤其欲界中一切众生,犯罪行为都在晚上或夜间,这事研究清楚了,就晓得昏昧生起一切烦恼,一切烦恼都是跟着昏沉来的。
譬如KTV这些地方,里头是昏暗的,只看到鬼影幢幢,那是地狱的画面,大家在昏昧的境界里。
为什么要灯光暗才舒服呢?因为昏昧与黑暗是同一个境界,一切众生都以身心进入昏昧为快乐,这就是佛说的:“众生颠倒,是为可怜悯者”。所以修持成功要进入大光明定,不在昏昧境界中了,道理就是如此。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像天上太阳一样,如果你的阳气自己搞得不好,就短命了。

秋分后最忌熬夜“散阳气”

古人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自此之后,阳消阴长,天气逐渐转凉,黑夜长过白昼。
《千金月令》中说:“秋分之日,勿杀生,勿用刑,勿处房帷,勿吊丧问疾,勿大醉。君子当斋戒静专以自检。”
秋分的关键词,是戒、定、静。
白昼变短,黑夜变长,似乎也在提醒我们,秋分过后,不要再把白天的紧张与匆忙,带进漫漫长夜,“使志安宁,无外其志”,这时,没有什么比好好睡一觉,更重要的事了。
1;秋分,最忌熬夜“散阳气”
秋分之后,阴气渐旺,阳气渐衰。我们要顺应天时的变化,调整作息的时间。尽量提前睡觉,不要熬夜。使体内的阳气得到好的潜藏,得到充分地休息,这样白天才有精神。
在宋朝时,秋分当日百官放假,不上朝,在家里好好休养一天~在古人眼里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如今的我们,在工作的间隙也要注意休息,可以大脑放空,看看远处。也可以戴上眼罩,小憩片刻。午时略睡半小时,能提高整个下午的工作效率。
秋分后阳消阴长,会出现2种情况,一类人睡不醒;一类人难以入睡。
对于秋分前后,身体无法适应阴阳变化,出现难以入睡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点揉穴位的方法来改善。其中一个很有效的穴位,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失眠,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这个穴位就是印堂穴,被称为通用的镇静“安眠方”。


印堂就在我们的眉心,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印堂既属心又属脑,它的颜色变化还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神志状态,一般劳心耗神的人,印堂容易发红,也常常意味着睡眠有问题。
怎么用好这个镇静“安眠方”呢?
每天晚上临睡前,将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印堂的位置开始,然后螺旋状往上按摩,这样反复按揉3~5分钟,对睡眠很有帮助!或者找一粒绿豆,用胶布贴在印堂的位置,给它一种压迫感,第二天早上再取下。


注:睡不醒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阳入阴则寐(睡)”,秋分过后阴长阳消,你睡不醒,说明你阳气弱,这时你按揉申脉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敲打大包穴。

2,秋分之后,温燥变凉燥
之前和大家说过,秋天的特征是燥,但秋分之后,燥的性质就会改变了。
秋分之前,尚有夏天的余热,天气晴暖而干燥,燥与温热结合,是温燥。而秋分后,气温逐渐转凉,还带着一丝丝近冬的寒气,燥与寒结合,便成了凉燥。

人体感染了凉燥,则会感觉身体发冷、鼻塞、头痛无汗、咳嗽有痰而少的症状。对于凉燥,养生要点在于温润。
凉燥的原因不仅仅是津液不足,而是外来凉燥之邪,使肺气闭郁,津液不能宣降布散到全身。
所以要用温热、辛通之品,把津液生发出来,让它正常地流通到全身,自然就润燥啦。
针对凉燥,推荐给大家一个食疗方:芝麻甜杏茶,它是由吴鞠通的杏苏散改良而成。

芝麻甜杏茶

原料:黑芝麻30克,甜杏仁50克,蜂蜜适量

做法:

1、将黑芝麻炒熟研末,和甜杏仁一起放入搅拌机中,加250ml水搅拌成浆。

2、服用时,加蜂蜜1-2匙,要趁热喝(不烫嘴),才香,才有风味。

温馨提示:杏仁建议选用超市买的甜杏仁,它有很好的润肠通便效果,常做食用。而药店里的苦杏仁在止咳平喘上功效要强一些,具有一定的毒性,常做药用。)

昨天文章里的食疗方也都可以!
还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搓脚,左右各100个以上,脚底是肾经的起点,肾水得温,那么凉燥也就走了大半。

3,秋分重点保护好这三个穴位

民间有谚语叫“春捂秋冻”,意思是到了春天不要着急脱衣服,还可能有倒春寒;到了秋天也不要着急添衣服,因为可能还有秋老虎。
但是过了秋分,就要特别注意保暖了。
深秋的秋风已裹挟着寒气,不似初秋时还有暑热之气存留。这时候如果不护好肌肤腠理,风寒之气就会趁虚而入,身体是最不喜欢寒气的了。
所以从秋分开始,就特别要注意保暖了,尤其要保护三个重要穴位。
三阴交

对女性来讲,三阴交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身体三条阴经交汇处。可以说是女人的“不老穴”,也是治疗各类妇科病的“灵丹妙药”,被称为“妇科三阴交”。
如果你本身就有一些妇科问题,这时候,就不要再穿露脚踝的裤子了,一定好好保护住三阴交。
神阙穴(肚脐里)

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穴位,是连接先天与后天的关键点。
凡是名字中带“神”字的穴位,对人体而言都有特别的意义。

如果你摸一摸自己的小腹,不是温热的感觉,反而是凉凉的,说明你腹部寒气已经很重了,那么腹泻、痛经、宫寒,就会很自然的发生。所以就不要再穿露脐的衣服了,保护好神阙特别重要。

大椎穴

是手足三阳及督脉交汇处,可以说全身的阳气都聚集在这里了。


颈椎经常疼痛,又容易感冒的朋友,秋天最好用一条围巾围住脖子,护住颈部的大椎穴。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风寒之气就悄悄“钻进”身体里了,这么做,是最简单的预防感冒的方法。
秋分后,护好这些身体要穴,可以让自己少生病。

所谓阳气是什么?欢喜也是阳气,高兴也是阳气。
还有《老子》里头讲得很明白,婴儿睡觉的时候,到某一个时候,尤其男婴,他那个小便部位就翘起来,因为精神够了。当然有时候是屙尿,有时候不一定是屙尿。
老子告诉你小孩那个翘起来,那是阳气来了,那个时候没有性欲的观念,人长大了,男女都一样,男性呢?老子说朘作;女性呢?乳房发胀。
同一个道理,一个阴一个阳,单的谓之阳,双的谓之阴,这叫阳气发动,这个修道的也叫活子时。
等到十几岁,有了性的观念以后,这个阳气一来,闯祸了,叫做猛虎下山,要吃人了。
所以道家要降龙伏虎,这个老虎你永远抓不住的。而且这个老虎很厉害,《西游记》上孙悟空那个棒子就是这个东西变的,本来这个东西是海底的神针,挂在那里没有用,一下子立了起来,大闹天宫就下得了了。
这是阳气的道理,有形有相的。
所以你本身精神好阳气多,懂得修持修练的人,在阳气发动的时候要能够把握的住,身体越来越好。怎么把握呢?
有些修道的人赶快把气控制住,那就完了。佛家讲心空一念,只照住它,看它发动。阳气像天与日,失其所就短命了。
所以修道以什么为阳气?什么是一阳来复?以男性生理上来讲,阳举的时候就是。所以睡醒的时候,阳一举就要注意了。
有许多学佛的修道的人也问,这个时候怎么办?
我常常提佛家的规矩,其实当年道家也是这样,每个庙子差不多天一黑就打钟睡觉,尤其在深山古庙,太阳一下去,现在讲晚上六七点钟就睡觉了。
早晨早一点是三点,迟的四点,修行人都起来上殿了。为什么那么早?他配合自然法则,这个时候阳气刚刚发动,起床做工夫了,念经的念经,打坐的打坐。做工夫不会漏失。
像青年男性的遗精,什么时间最多?如果晚上八九点钟睡的话,遗精差不多都是四五点钟快天亮的时候。一觉睡醒了,醒一下再睡,实际上脑子并没有睡着,那个阳气一动配合生理的欲念,就遗漏了。
女性这个生理的现象没有男性明显,但也是有,女性在这个时候精神、生理都有变化。
修道的人要懂得活子时,我们身体是个小天地,精神气血流行的法则,同太阳月亮天体的运行是同一个原理,同一个法则。
但是每人禀赋不同,胖的瘦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有不同。这还不算数,心理的状况不同,古人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没有两个人面孔相同的。同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思想是一样的。
换一句话说,高明看相的人,看了面孔就晓得这个人的个性思想,以及他一生的成就与失败,这就是卦象,挂在脸上,你不高兴时就挂出来了;你高兴哈哈大笑,脸上也挂了出来。
所以一个人心理的现象表现在每人身上。一阳来复,每人阳气的发生,时间不同,际遇不同,所以叫“活子时”,要活用。
说到阳气发动,照道家这个规律,一定要从下面发动。卦象是坤卦到了极点,而一阳生为复卦。密宗叫海底,中医学就是会阴穴。
譬如说男性的阳举,女性的生理变化,都是阳气发动。修道学佛许多人因为搞不清楚道理,自己阳举时,心想,糟糕!犯了淫戒,有罪了。
这个错误到极点!阳举只是生理变化,如果没有配上男女的欲念,它本身并没有善恶,它只是生命力的现象而已,犯什么戒啊!
犯不犯戒是根据心理状况而定。这个生理变化是个活子时,是生命的来源,没有这个还不行。道家也认为这是源头活水,是生命力。
这时阳气发动不一定是子时来的,不一定是身体下部来的,每人因身体不同而有异。
所以有些青年打坐,忽然手心足心发烫了,这也是一种象征呀!你说打坐静下来忽然左手发热,忽然这一边肉“咚、咚、咚”跳起来,忽然肚子里面也搅动了,有些人就吓死了,怕出毛病了。
你不是还坐在那里吗?里面跳动你怕什么?许多同学拿这些事来问我,我一听就生气,你是怕有蚯蚓进去,还是怕里头触电?
这个虽然不是活子时来,也是气动的一种,只要不去理它,慢慢气脉就发动了。
至于说它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发动,你仔细研究道理就多了。譬如说,左边属阳右边属阴;又如五个手指也不同,这属于心脏,那是肺脏。所以要想真正懂中医,你还有得学呢!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真相惊人!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出名就死了?

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升官就得重病?

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去世了?

这么多为什么,答案只有四个字:德不配位!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只有厚德,才能承载万物。这就是「厚德载物」。

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是那个词叫「德不配位」,位指的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配不上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你非得给它放上 15 斤、20 斤、50 斤的重量,那这个桌子会怎么样呢?它会抖动,慢慢开始变形,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

所以我们要明白古训「厚德载物」。

金钱、权力、名望都是我们的福报,都是压在我们身上的物,靠什么承载?靠的是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比如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


福报,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譬如吃得好、穿得好,这些都是福报。中国人讲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这样才能积攒自己的福报。

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

有的商人,以不法的手段,去要那些命里装不下的东西,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判刑坐牢,这是他的德行跟待遇、福报不相称。

若没有德行,却要极致享受,要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这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

现在的人们疯狂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现在的学生、孩子也是如此。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就是要最好的。现在一分钱不赚,就是要最好的。这些是谁教的?电视教的,社会在教,家长也在教,老师也在教。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么样?

我们老祖宗讲的,这会折损福报。我们老人过去讲「折福折寿」,是有道理的。

大家不要忘了,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个能量体。现在很多人对孩子的那种爱完全是违背常理知识的。越溺爱,孩子身体越弱,小毛病越多,越容易出灾祸。

《黄帝内经》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拿一天来讲,这个阴阳是白天阳气在外。
“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是讲一天当中阳气的变化,不是讲气候;是讲我们生理上生命的气,配合天地是一样的原则。
太阳一下去就睡觉,太阳还没有上来就起床,这是讲农业社会。什么叫平旦呢?
天还没有亮快要亮的时候,这时是生命气的回转,到了中午是阳气最盛,就是太阳当顶的时候。下午太阳向西偏了,气就虚了,是属于阴气的范围了。
所以我们到了午饭过后,人有一点闷,想睡觉,因为阴气生了,就是自然在减。减的时候你不要硬把它拉回来,你只照住它,让它清净,好像要睡眠,其实并不一定睡着,只是顺其自然。
这就要做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个天并不是宗教,是天地自然的法则,生命的活动配合宇宙的法则规律,就是顺天者昌。
违反了,那自找麻烦,自找短命,就是逆天者亡。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昼夜颠倒,都是“逆天者亡”啊!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他说到了晚上就要休息,收敛。
所以我们睡觉时自然地会关门窗,关门窗是为了气,晚上要知道收敛,因为气虚了。如果违反早中晚三时之气,“形乃困薄”,身体就受损了。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所以你要懂阴阳四时这个法则,自己养生,调养、保养这个身体。如果违反了就会生病,内在出问题了。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是中国上古的文化,医道跟政治是一样的,懂得政治的历史上大名家,都懂得医,因为都是医学道理来的。所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在没有病的时候,有一点不对就先吃药,先把它治好。等到已经生病再治已经晚了。
政治的道理也是一样,天下大乱,你来平天下,不算有功劳。能够使国家社会永远不乱,这才是大政治家。看起来没有功劳,其实功劳最大。这几句话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为什么现在年纪轻轻自杀的那么多?二三十岁,突发疾病的那么多?因为他们的福报、能量快速消耗了。所以吃得简朴,用得简朴,真有好处。

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厚德载物」,才敢消受。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才能坐在那个位置上,方能坐得安稳。

再说一句《周易》里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看人家发财,看人家出名,看人家当教授,看人家升领导……有的人心里不平,但你有没有想过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而你有没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现代的人大都阳气不足?黄帝内经:所有疾病都起于这5点!|精气|肾阳|脏腑|脾胃|阳气|阴气|黄帝内经
立夏过后:阳气越来越弱,这4件事千万别做!
治愈鼻窦炎的艾灸记录
这个夏天,把丢失的阳气补回来!
冬至,用最纯的阳气温暖印堂!
或胖或斑或痛经,不吃药八招搞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