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硕:账外帐
  本案,是一个经典的财务粉饰案例,粉饰到后来,整个公司都被搞破产、退市,相当的惨。
  2014年7月,宝硕股份被监管层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宝硕股份粉饰一案被曝光。
  本案,宝硕股份的粉饰花样可真不少,比如“账外账”、“隐瞒大股东资金占用”、“隐瞒对外担保”、“虚增货币资金”等。
  其中,“账外账”还是我们头一次分析,里面的名堂不少,非常有趣。
  而虚增货币资金这一招式,巧妙地借用了“内部资金结算中心”,把虚构购销交易的来的钱,偷偷变成了银行账面存款。
  这两手,玩得真是666。
  但是,长期、频繁的大股东资金占用,以及过快的投资支出,最终让紧绷的资金链断裂,成为压死宝硕股份的最后一根稻草。
  宝硕股份,也因无法偿还债权人债务,于2007年破产清算了。
  “大股东把它搞破产了”
  1
  账外账是什么?
  账外账,顾名思义,是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设立的账册。一般会有内账外账之分,外账虚假,内账真实。
  从手法上看,有的"一真一假",有的“半真半假”。所谓“半真半假”,就是把对企业有利的,在真账中反映,不利的则在假账中反映,一般采取抽单做账或者部分现金收入分离。
  通常来说,设立账外账难度不高,但隐蔽性很强,极具迷惑性。目的多是为了“偷税”,或者隐瞒真实财务状况。
  比如,某公司在销售业务中,通常会将开具了发票业务的销售收入,计入到“外账”。
  但有些销售业务没有开具发票,无法计入“外账”。于是,他们就通过现金,或者个人名义的银行卡收取,并计入到“内账”中。
  这样一来,资金就在体外循环,这部分销售收入就被隐匿起来,也不用进行纳税申报,从而达到偷税的目的。
  这次,宝硕就是玩了一把“半真半假”的游戏,把对外借款事项,未计入账内,形成账外负债,美化了财务状况。
  账外账这种行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就是欺骗投资者,加大了投资风险,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
  宝硕股份,玩财务粉饰玩到破产
  宝硕股份,曾经是号称“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塑料加工基地”,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
  上市之后,他的业绩增长都保持在50%以上的增速。直到2007年,宝硕资金链出现问题,因无法偿还到期商业承兑汇票,被债权人告上法庭。最终导致资产拍卖和破产。[1]
  直到2014年7月,监管层才披露,其在2001-2005年间的财报粉饰行为,这才让我们看到他的“账外账”的威力。
  宝硕的财务粉饰发生时间早,持续长,集中在2007年破产前5年。直到2006年,宝硕主动对前些年度进行了会计差错更正,初露端倪。
  在分析财务粉饰步骤前,我们来“重温”他精心粉饰过的面容。
  2003-2005年,宝硕营收15.2亿、19.8亿、20.75亿;净利润6159万、6200万、4135万。
  ▼
  在打假开始前,我们简单概括一下他粉饰财务的三个核心逻辑:
  一是,利用“账外账”,隐瞒部分银行存款和对外借款事项,减少资产的同时,又减少了负债;
  二是,违规利用“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虚假记载货币资金;
  三是,滥用“其他应收款”科目,少记费用,虚增利润。
  接下来,我们开始复盘这个案例。
  3
  魔术手法1:账外账怎么玩?
  宝硕的账外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隐瞒可控制使用的银行账户流水,虚减“银行存款”;其次是,隐瞒对外借款事项,虚减“短期借款”。
  具体表现在:
  2001年至2005年,宝硕实际控制了230个以其自身名义,和其他公司名字开立的银行账户,这些账户均在账外运转。
  据查,2001年-2005年,账外银行账户存款余额分别为5.98万、5489万、1.5亿、1.7亿、4.7亿。
  银行存款作为资产类账户,被隐瞒虚减后,要想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宝硕股份选择隐瞒短期负债。(当然,实际操作会更复杂些)
  2003-2006年,宝硕与银行签订了41笔借款合同,借款金额7.28亿。
  这些隐瞒的资产和负债,在2006年的半年报中,集中补记入账,造成相关财务科目出现大幅变动。如:
  应收账款减少了1.98亿;其他应收款激增了14.85亿;短期借款激增了8亿;其他应付款激增了5亿;管理费用激增了1300万。
  4
  魔术手法2:频繁的大股东资金占用
  2001年以来,截至到2006年9月,宝硕股份及其分、子公司,被大股东宝硕集团,占用资金4.37亿。
  ▼
  上图我们看出,大股东在2001-2006年间,频繁的占用宝硕股份的资金,占用次数和金额都很高。
  但是,宝硕股份并未对此进行披露。不仅如此,宝硕股份还乐意为其他公司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2001年-2006年,宝硕股份总共向外提供了88起担保,被担保人名单中,主要包括了:东盛科技、富太塑料、东盛医药、宝康公司、宝通公司、沧州化工等。
  以上,宝硕股份隐瞒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和对外担保事项,直到2006年被曝光。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好奇,2006年到底是什么“好日子”,宝硕股份为什么粉饰了5年之久的事,都在这一年曝光了。
  经查,原来2006年,监管层下发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
  清理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务必要在2006年底前,保证大股东占用资金偿还完毕。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查处。
  ▼
  总之,《通知》是监管层集中开展上市公司“清欠解保”专项治理行动的明确信号。
  但是,宝硕股份仍然顶风作案,最后被曝光,即使当时宝硕股份面临破产风险,也难辞其咎啊。
  3
  魔术手法3:资金结算中心成帮凶
  内部资金结算中心,一般是指: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内部设立的,由集团公司引入银行机制,对集团控股成员实行统一结算、集中融资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其本质,是为了方便内部各成员之间,进行资金往来结算、资金调拨、运筹。可以达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可是,原本无害的结算中心,没想到成为了宝硕财务粉饰案的“帮凶”。
  这一粉饰招式的逻辑是:
  宝硕通过旗下的创业分公司,虚构采购和销售业务,虚增收入、利润、货币资金。然后,创业分公司再以“上缴利润”的名义,通过其在资金结算中心开立的账户,以支票形式,上缴到宝硕股份的账户。
  然而,哪里有什么收入、利润、资金流水啊,一切都是虚的。
  于是,宝硕股份串通创业分公司,伪造了采购凭证、发票、支票,甚至还伪造了资金结算凭证,掩盖了虚假的购销交易,以及资金划转。
  以2004为例,创业分公司虚构了与“保定市轻工物资供销公司”和“保定市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的采购业务。
  为了伪造采购业务供应商应开具的发票,创业分公司“自力更生”,把自家的销售发票拿出来用,加盖了假的供应商公章。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两家供应商也是有猫腻的。其中:
  保定市轻工物资,是第一大原材料供应商,然而,这家公司竟然是虚构的;保定德利得物流,乍一听,以为是天津德利得物流的分公司(知名民企),其实是宝硕设立的空壳关联公司。
  接着,宝硕又虚构了销售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货币资金。
  宝硕通过这么一整套虚构购销业务,在1999年至2006年间,虚增了原材料采购的主营业务成本17.5亿,虚增利润4.85亿,虚增货币资金5.12亿。
  这5.12亿,通过“上缴利润”及“内部转款”的名义,通过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到达宝硕股份银行账户的货币资金名下。
  虽然,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并没有发生实际的资金划转,但无形中,也为宝硕股份的财务粉饰提供了遮拦所。
  4
  魔术手法4:又见其他应收款,调节利润
  其他应收款的玩法,我们曾在*ST烯碳一案中详细剖析过。当时,*ST烯碳将“财务利息”少记费用,反之计入其他应收款,虚减费用,虚增了利润。
  在本案中,宝硕股份主要体现在“贷款利息”、“贴现息”挂账上。例如:
  1)少记贷款利息,计入其他应收款
  宝硕股份利用公司账户,或使用其他公司名义贷款,发生的财务费用,计入“其他应收款—德利得”借方发生额,约虚增1.16亿利润。
  2)少记贴现利息,计入其他应收款
  同理,宝硕股份通过子分公司银行账户,或其他公司名义,办理了贴现业务,贴现利息未计入财务费用,反之计入“其他应收款-德利得”,虚增利润7400万。
  综上,在2001年至2006年6月间,宝硕股份虚减财务费用,虚增利润1.9亿。
  而“其他应收款”中,对德利得的大额往来款项如此异常,势必是财务预警的信号。
  5
  财务预警信号有哪些?
  以上,“账外账”、“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大股东资金占用和违规对外担保”等魔术手法,较为隐蔽。若不是因为2006年的上市公司“清欠解保”专项治理行动,或许宝硕股份还能苟延残喘一阵子。
  之所以说一阵子,是因为,宝硕股份的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顽疾”,已经让宝硕股份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资金链问题如履薄冰。
  2007年4月,宝硕主动发布了《关于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自首”称:以前年度存在“账外账”“虚构交易”的行为。
  同时,我们发现2006年的财务报告,被审计出具了带有强调事项的保留意见。
  除此之外,我们从宝硕股份的财务数据上也读出了些异常。
  2004年,宝硕股份的营收、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都是保持正向的增长。
  但到了2005年,宝硕股份实现营收20亿,净利润4134万,经营活动现金流变为了-8902万。
  营收同比增长了4.46%,净利润却下滑了33.3%,经营性活动现金流下滑了146.17%。
  很显然,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出现了背离。要是配合那几年的现金流量表来看,隐藏的资金链问题就凸显了。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01年-2005年,在投资活动方面,宝硕股份的投资扩张很快,年平均支出2亿左右。
  据材料显示,宝硕股份自1998年首发,2000年配融4亿外,就没有再进行股权融资。那这投资活动的现金来源,多为银行借款,或者留存收益。
  累计18亿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可以覆盖累计11亿的投资活动,但是扣除累计6亿的筹资现金流,用于投资支出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不足5亿。[1]
  而这五年来,资产负债率却在逐年上升,说明投资支出对于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直到2005年,经营性现金流量首次变负,说明资产变现能力在减弱。
  加上隐藏的大股东资金占用,宝硕脆弱的资金链,更是被火上浇油了吧。
  PS:
  读完本案,我们有哪些启示呢?
  1、账外账现象,还有哪些企业有?
  今天的宝硕股份,也是我们写的第一例存在“账外账”现象的上市公司。
  另外,据媒体报道,2014年,上海某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南京长毛绒,存在大笔货款通过私人账户进行流转,存在偷逃增值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可能性。[2]
  这个上市公司的案例,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如果,个人账户存在大额资金的流转,就需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账外账”的嫌疑。
  2、识别关联公司的雷区有哪些?
  结合本案,宝硕股份设立的“保定德利得”,若凭经验推测,很可能误以为是“天津德利得”的子、分公司。
  所以,在关联公司的识别上,尽量减少主观判断,防止关联交易的非关联化现象出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十种常用报表操纵方式及其对信托尽调的影响
账外账
“账外账”审计方法和技巧
审计
账外账”的审计方法和技巧
账外设账的教训,会计人遇到这事要先想清楚,勿要惹祸上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