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俗语“亲家上门,不值半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一直以来,尤其是在过去的农村,儿女亲家虽然是亲戚关系,但是,在没有什么大事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常见面的。当然,客观上来说,大家农活都比较忙,没有空闲时间,同时亲家间的关系还是比较特殊的,是亲戚而又非近亲嫡亲,所以走动较少,重视程度也较差些。那么,农村俗语“亲家上门,不值半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呢?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亲家”大多是指女方家父母亲。从我国古代男婚女嫁的婚俗礼仪来看,特别是封建社会时,有非常严重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传统观念和陋习。正像俗语老话说得那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由此可见,在从前的婚嫁活动中,女方的地位一般都是处于比较低一点的位置上的。更有甚者,由于贫穷,有的女方家人多劳少,有时还需要来自女婿家的接济,借点粮食或者银子什么的,这也说明了女方亲家在男方亲家面前,有时还是有点不太平等的现象存在。

笔者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亲家关系都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受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任何因素的影响。因为大家都是孩子的父母亲,两家能够结成儿女亲家,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应该相互尊重才对。可是,过去可能因为男尊女卑,女方家庭感觉到地位不如男方家庭,所以,自己觉得说话的分量也不大,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既然“半文不值”,又何必上门呢?如今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两亲家之间,社会地位相等,为了儿女们的幸福,就应该彼此尊重,友好相处,经常上门,增强亲情。特别是独生子女较多的现阶段,更是应该如此。偶尔两家合一家,共同拥有下一代,共享天伦之乐。

当然,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般认为亲家之间还是保持那么一点点距离比较好,这样不光不会关系疏远,反而更有利于彼此家庭的稳定。因为亲家各自所站立场还是有所不同的,婆媳关系本来就是个非常传统的相处难题,言差语错家务琐事容易产生误会,如果亲家经常见面,由于角度不同,理解起来再有差距,就很容易产生隔阂,反会影响到孩子们的生活。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因此,为了子女们的幸福稳定,亲家之间还是偶尔上个门,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对于孩子们的事情,本着“老不问少事”的原则,一概不去过多地过问为好。

其实,对于当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亲家来说,“亲家上门”不是“不值半文”了,夸张一点说,而是“价值连城”了。因为两家人都只有一个孩子,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是婚姻关系才把俩亲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又因为有了宝贝的第三代,而更加亲切,关系密切,两家人都会因为孙子辈而经常走动上门的。甚至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都是一样地疼爱,不分彼此,而第三代就更加疼爱有加了。大家以为如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老人说“男亲家上门,不值半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农村俗语“亲家上门,不值半文”有什么含义?很多人不知道
农村俗语:“亲家登门,不值半文”,啥意思?在农村真的如此吗?
俗语:“兄弟盼穷,亲家盼富”到底有何深意?
俗话说:“亲家登门,不值半文”,啥意思?时至今日,还受用吗?
俗语“亲家登门,不值半文”什么意思?老祖宗的话有道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