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舌苔厚、眼屎多、尿黄,妈妈误以为是上火,没成想害了宝宝!
userphoto

2022.06.28 黑龙江

关注

我发现很多妈妈都存在这样一个误解:

认为宝宝眼屎多,就是上火了。

宝宝便秘了,上火了。

舌苔厚,上火了。

小便黄了,还是上火了。

......


放在自己身上也是,口腔溃疡、牙龈出血,也都归为是上火了。

但是,身体真的有那么多“火”让你上吗?

其实有些情况不是“上火”,可能是宝宝生病了。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5岁孩子的宝妈,就在这上面吃过亏。

刚入夏的时候,天气变热,她发现宝宝睡醒后眼屎很多,还老揉眼睛。

孩子姥姥一番检查后,下了定论:

“夏天到了,天气太热,这小家伙上火了!”

说完,马上动手煮各种粥、汤水给外孙败火。


过了两天,宝宝的眼屎不减反增,眼周还变得红肿。

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了结膜炎,根本不是什么上火!

幸亏宝妈及时醒悟,否则贻误病情,极容易出现局部蜂窝织炎,甚至是角膜溃烂穿孔,影响宝宝视力。

太多宝宝都是“被上火”,想让宝宝好得快,妈妈们一定要先弄清病因。

像眼屎多、便秘、舌苔厚这些症状真的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就是上火。

娃有时候会被眼屎糊住双眼,尤其在早上的时候,这种情况除了上火,还有可能是结膜炎、泪道阻塞导致的。


小便黄的原因也有很多,除了少部分提示疾病症状外;

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是喝水喝少了、维生素B摄入过量、吃了含色素的食品……

如果娃除了尿液发黄,没有其它症状,那么多喝水就行了。

可千万不要瞎折腾,小孩子都是很脆弱的,小心没病折腾出病!


如果宝宝真的上火了怎么办呢?

很多妈妈会选择给宝宝喝凉茶!

大家是不是也被“怕上火,就喝XXX牌凉茶!”的广告词洗脑过?

之前有个朋友给我推荐小儿七X茶,说对他儿子特别管用,一喝马上败火。


但这些败火凉茶真的管用吗?

咱们来看一下这个畅销的凉茶:


排在配料表第一位的竟然是白砂糖!

我想没有哪个妈妈愿意让孩子喝糖水吧,不仅惯坏孩子口味,还容易肥胖。

而且,咱们中医认为配方里的金银花、夏枯草、菊花等,这些都是性寒的中草药。

只是“逞一时之快,清一时之火”,不仅不能败火,还会更容易上火。

你可能会疑惑:寒的不是正好能败火吗?

错了,咱们中医认为的上火,就是“虚热上扰”,即“上热下寒”。

为什么会出现“虚热上扰”呢?

中医认为,整个身体周遭运作应该是交融在一起的,尤其是在中焦,中轴是热与寒交融在一起,这时身体一切正常。


但是因为脾胃功能的逐渐下降,就会导致热往上走,寒往下走。

就会出现“虚热上扰”,也就是咱们说的上火。

而凉茶寒凉会伤害脾胃,导致宝宝的脾胃越来越虚弱,中焦更加不通,上热下寒更严重,上火也就更严重了。


经常用凉茶“败火”的妈妈会发现,虽然一喝就好,但宝宝会反反复复的上火。

体质也比别的小朋友差,非常容易感冒,这就是被凉茶伤了脾胃。

大家都知道,抗生素是寒凉的药,凉茶和抗生素是一样的致病原理。

那败火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当然是要打通中焦,让中焦脾胃这个轮子转起来,上火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里茯苓妈妈推荐小建中汤,原方:

桂枝三两 白芍六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小建中汤中的生姜起到了升散的作用,气机运动,浊气得降。

炙甘草保水保津液,大枣缓中,胶饴(临床上可用生麦芽代替)起到了补津液,滋养脾胃的作用。

胃气得降,脾气得升,从而恢复宝宝脾胃功能,火就败下去了。

如果你的宝宝经常上火,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可以在微信咨询一下我~
 

中医讲“未病先防”,那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宝宝上火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喝水!

小孩子脾胃功能未发育完善,脾胃生化津液的能力不是很强,就容易上火。

这时候就可以多给宝宝喂水、喂米汤,及时补足身体的津液。


咱们大人口渴了是会主动去喝水的,但是小孩子不一样。

经常玩起来、疯起来就忘了喝水,也没有主动喝水的诉求。

我们家宝宝就是不太爱喝水,尤其是带着出去玩的时候,我就带个大水杯,跟在屁股后面喂水。

如果宝宝不喜欢喝水的话,可以用水冲妙妙建中膏,甜甜的,宝宝也爱喝~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导致上火的原因,就是积食。


小孩子脾常不足,是最容易积食的,过量的食物不能消化,积于中焦,时间长了就会化热,就会上火。

这个时候就得从积食入手,缓解宝宝积食,之前也跟妈妈们分享过很多次了。

最好操作的就是按摩:

1.摩腹

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周边,顺时针慢慢按摩,力度不宜过大,揉腹时观察孩子的表情及时调整力度。

一次15分钟左右,可消食、理气、促进肠胃蠕动。

2.清胃经

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型穴位。

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部为清冒,此穴只清不补。

3.捏脊

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5次左右,可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另外,也可以给孩子艾灸中脘穴,可较快缓解恶心、嗳气、腹胀腹痛等情况。

其他避免积食的方法,可以去看我以前的文章。

不会艾灸的,可以加微信问我,或者看我的艾灸课。


跟着我,养出宝宝好体质,日常生病不发愁!

分享健康,你也能成为别人的英雄,笔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妈的,一定要懂点舌诊知识,这是让宝宝不生病最便捷的方法
想要孩子不生病,这三个秘密武器家长一定要掌握!
积食导致的反复发烧,妈妈要区分这3点
孩子吃葡萄后,持续拉肚子5、6天,一直没好,如何调理脾胃的寒湿
调养宝宝脾胃的方法,宝妈要学会
白厚腻、黄厚腻,宝宝出现这种舌苔,真相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