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年最心塞的4件事,总有一件“伤”过你

距离春节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模式,相信有不少在外的小伙伴,心已经飞回了家吧~

过年肯定少不了密集聚餐,想想久违的家乡美食,舌尖上的年夜饭,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大人们举杯欢畅,孩子们也被父母允许开了“荤”:果汁饮料、糖果巧克力...想吃什么都放开吃。

贪得一时爽快,但总要付出代价:

便秘、腹泻、肠胃炎、小儿积食……我相信总有一件困扰过你。

用上这几个小妙招保养肠胃,过年不进医院,开开心心过个好年~小儿积食怎么办

“积食”“食积”基本意思相同,说白了,积食,就是吃多了,不消化,结果肯定是把脾胃伤了。

中医上讲,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负责进食、消化、吸收、运化等,直接参与消化吸收营养,转化为气血能量,排出身体垃圾。

过年的时候,家长会允许孩子吃很多平时不让吃的东西:糖果、饮料、小零食...再加上大鱼大肉,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积食的情况。

如果宝宝出现腹胀、腹痛、便秘、口臭、食欲下降、精神体力下降的情况,肯定就是积食了。

《金匮要略》中讲到“四季脾旺不受邪”,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

但是孩子是“稚阳之体”,各方面的发育都未完善,脾胃也是一样,还属于比较脆弱的阶段。

成人如果积食了都很难受,更别说是小孩子了。

积食的解决办法:

1、大米汤 

平时的饮食中,注意给孩子多喝些大米汤,大米汤有和胃气之功,不仅可以给身体提供津液,还帮助养护脾胃。

积食比较重的孩子,可以在米汤中加上陈皮一起煮~

2、山楂山药泥

可以用山楂、山药等量蒸熟后捣成泥,加蜂蜜或者白糖适量,给孩子少量多次服用。

山楂可以助消化,而山药则可以健脾胃,经常食用,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消化吸收。

3、按摩经络

(1)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由指根到指尖方向推。

作用:消积导滞、降逆止呕。

次数:约100—300次

(2)清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方向)

作用:清利肠腑,导积滞

次数:约100—500次

(3)掐揉四横缝

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置: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

作用:消食导滞,消除积食

次数:来回10次

(4)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次数:100-200次 

(5)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次数:5次

4、艾灸

艾灸中脘穴可以帮助温胃健脾,较快缓解恶心、嗳气、腹胀腹痛等情况。

如果宝宝不配合艾灸的话,可以等到宝宝熟睡之后再进行。

5、经方

应对小儿积食、消化不良,首选小建中汤。

脾胃好比是一辆货车,积食就是它运载了过多的货物,导致行驶不了。小建中汤可以看成是一种推力,让这辆车的动力更大。恢复脾胃功能。

小建中汤原方: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参考剂量:

①根据汉制一两等于15g:

桂枝45g 白芍90g 炙甘草30g 大枣12枚 生姜45g 麦芽糖200ml

②根据一两等于3g: 

桂枝9g 白芍18g 炙甘草6g 大枣6枚 生姜9g 麦芽糖40ml

(一剂可以在2-3天内给孩子喝完)

如果不方便熬药,可以考虑使用中成药小建中颗粒,效果是一样的~腹泻怎么办

过年期间,吃东西难免又多又杂:海鲜、啤酒、冰淇淋,通通扫进胃里!

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很多人都会腹泻。

难得亲友聚会,怎么可以因为拉肚子破坏了好兴致!

究其根本,腹泻是因为脾胃虚寒。

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负责升清,能布散精微物质,且有运化之功能。

胃负责降,胃气以降为顺。(中医上讲的胃不是解剖学上的胃,而是指的是参与消化的、往下降这些功能的系统。)

脾胃一升一降,不断的运动,才有了我们五谷精微的正常运化。

当脾胃虚寒,失去了升清降浊的功能,就不能正常的排便,出现腹泻的症状。     

如果脾胃功能弱,大便的形状往往开始是干的,后面是稀的,或者整体不成形。

怎么办?

想解决腹泻的困扰,就要从温补脾胃开始!

1.艾灸

艾灸穴位:中脘穴、神阙穴

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脐上4寸。

神阙穴:神阕穴在腹部,肚脐中央。

2.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

首先,过年期间不要吃寒凉的东西,冷饮、常温统统不行。

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冬天不吃寒凉就是不吃冰镇的食物,不喝冰镇的饮料。但其实喝常温的饮品也属于寒凉,因为他们的温度是低于体温的,吃下去也需要消耗我们身体的能量去暖。

其次,夜间起居要注意避寒。特别是肚脐的位置,一定要保护好。

腹泻的朋友可以自制温脐贴,用姜片或者葱白,炒热了用纱布包起来,贴在肚脐上,以温中驱寒。

小孩子的话可以做一个艾绒肚兜把他的肚脐保护起来。

3.经方

想要补脾胃,可以考虑建中思想和理中思想。

建中思想代表经方是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原方: 

桂枝三两  炙甘草二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本方中最重要的是桂枝和白芍两味药,桂枝和白芍在1:2的比例下,能起到养脾胃的作用。

生姜起到了升散的作用,气机运动,浊气得降。

炙甘草保水保津液,大枣缓中,胶饴(临床上可用生麦芽代替)起到了补津液,滋养脾胃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胃气得降,脾气得升,从而恢复你的脾胃功能。

如果参与消化吸收的津液不是很足,就要用到理中思想了。

理中思想代表方剂是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化材自理中丸原方: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各三两

理中的前提是抽调外周的气血津液参与到消化吸收中来,主要就是人参的作用。

人参偏凉,将外散的血拽回来;干姜能起到温煦的作用,白术祛除脾胃中的湿气。

小建中汤和附子理中汤使用的前提虽然不一样,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养好脾胃,就可以两个方剂来回换着用。

小建中汤参考剂量:

①根据汉制一两等于15g:

桂枝45g 白芍90g 生姜45g 大枣12枚 炙甘草30g 生麦芽60g 

②根据一两等于3g: 

桂枝9g 白芍18g 生姜9g 大枣12枚 炙甘草6g 生麦芽12g 

附子理中汤参考剂量:

①根据汉制一两等于15g:

红参30g 干姜45g 白术30g 炙甘草30g 生地90g 附子15g(先煎90分钟)

②根据一两等于3g: 

红参6g 干姜9g 白术6g 炙甘草6g 生地18g 附子3g(先煎90分钟)

不黄温馨提示:具体经方的应用,一定在经方医师的指导下。肠胃炎怎么办

过年期间忙着会亲友,大鱼大肉吃着,凉饮料喝着,熬夜也是经常事。

这就容易导致肠胃炎的发生。每年正月,医院里肠胃炎挂水的人就挤得满满当当的。

在中医看来,肠胃炎的根本原因是脾胃功能的下降。

要怎么解决呢?

1. 大米+小米

大米(特指粳米)性平,有养胃气的作用。

小米性凉,能清局部的虚热。

大米中加点小米,多放些水,煮成米汤,平常就可以当水喝,每天3000ml左右。

长期坚持,胃反酸疼痛等情况会大有缓解。

2.经方

胃炎的话可以用到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原方

半夏半升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炙甘草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胃气有通降之性,半夏能降胃气,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黄芩、黄连有清局部热的作用;人参将外周的血收敛到腹腔,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的功能。干姜温煦了参与消化吸收的血、温通经脉。

整个过程好比是晒茶叶的过程,黄芩、黄连清局部热,好比是保证一个晴朗的天气。

人参将血收敛到腹腔,好比是增加晒茶叶的人手,半夏保持胃气的通降,就像是保证了这个晒茶叶的过程是有条不紊、按节奏进行。

上面提到的建中思想和理中思想也是可以运用的~便秘怎么办

过年聚会吃的很开心,但肚子胀胀的,坐在马桶上却排不出来,太难受了!

如果平时有便秘,过年期间因为饮食不规律,作息不固定,换了新环境,便秘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想要解决便秘,就要从根本了解它!

先从最直接关系的大肠说起:《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即大肠将身体的糟粕转化为粪便,并排出体外。

大肠主津,津可以理解为“水”,如果大肠蒸腾水液过强,水就会不足,继而产生局部的郁热,导致粪便干燥,难以排出。

其次,大肠与肺相表里。要是肺脏肃降的职责没有行使好的话,也会导致大便难以排出。

除此之外,还是要说到脾胃。胃生津,脾行津液(我们体内的水统称津液),这哥俩儿把全身的用水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胃是水库,而脾的本事就是把水送到需要的地方去。所以发生便秘的时候,还因为脾胃的水没送到位。

总的来说,想要解决便秘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补水!

1、多喝大米汤

大米汤可以帮助补充津液,缓解便秘的情况

2、应急可以用麻仁润肠丸

便秘实在难受,有人就会用开塞露等药应急。

但通便一时爽,下次火葬场。

开塞露是通过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来帮助排便,如果经常使用,直肠被刺激次数越多,它的敏感性就越差,一旦适应了该药物将不再有反应,特别是那些大便干结且量少的患者,长期依赖开塞露肠道会更干燥,排便更加困难。

麻仁润肠丸可以用来应急通便,并且不会对肠道有刺激作用。但是麻仁润肠丸偏凉,不宜长期服用,排便后停药就好。

真正解决便秘问题的,还是从长远角度恢复津液水平和身体推动力,即根本恢复脾胃功能。

其实今天说到的这几种情况,归根结底都是和脾胃有关系,所以调理好脾胃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个好肠胃,才能过一个幸福年。大家快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方2
胖不起来和瘦不下去,其原因竟然是相同的?发现根本,对症施治,才可以解决问题!
老中医:这样做,2018你会逃离黑眼圈
请注意!这个时间段内长痘痘,说明你的身体变差了
亏大了!阑尾真的毫无用处?想切就切?原来被骗了这么多年...
粳米(糯米),健脾第一良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