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治糖尿病你需要关注这五个问题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和肥胖患者增多,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过去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50岁,现在提早到30多岁,甚至青少年。

(网络配图)

另外,国内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约70%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有许多患者是在看心脏病、脑血管病、眼病时发现血糖高,转到内分泌科才确诊为糖尿病。因此,你需要了解防治糖尿病的五个关键问题。

(网络配图)

一、年过35岁须定期测血糖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对提供及早治疗和良好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医学专家建议:年过35岁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人每隔半年应抽血检查血糖一次;对有糖尿病家族史或有高血糖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者,应进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尿酮体、血脂等检查;一旦血糖升高,应及时加以控制,避免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糖尿病。

(网络配图)

 二、糖尿病人要定期测量糖化血红蛋白

许多人知道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而对监控糖尿病的重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感到陌生,不少糖尿病患者未能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代表3个月的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和血糖结合的产物,一般不超过6.2%,它是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糖尿病的病情越严重。

国内有专家强调,所有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季度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至少也应每隔半年测一次。若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则可认为糖尿病控制达标。

(网络配图)

三、餐后血糖高对心脏威胁大

无论是否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的情况,我们不能只看空腹血糖指标,更应重视餐后血糖的达标。有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发生率与病死率只与餐后血糖密切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

(网络配图)

四、糖尿病治疗有新概念

最近,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应尽早启用胰岛素治疗。理由有:1.注射胰岛素可以快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能在短时间内使血糖达标,同时持久降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2.如果糖尿病在初期没有得到良好控制,将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远远大于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早期开始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以降低高血糖危害,更重要的是延缓2型糖尿病持续进展。

(网络配图)

 五、坚持监测血糖和记日记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终级目标,监测血糖和记日记是自我管理中重要措施,没有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所有控制血糖的饮食、锻炼、治疗都会变得盲目。一旦糖尿病确诊后,应尽早使用家用血糖检测仪,视病情每天检测2~5次,记录下检测的结果,做好血糖自我监测日记,及时发现血糖波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本人正确评估日常活动量和口服降糖药对血糖的影响,为医生治疗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坚持监测血糖和记日记必须凭着坚强的毅力,才能持之以恒,终生受益。

(网络配图)

作者: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小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监测血糖?
【疾病防治】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老人防治糖尿病遵循“四早”原则
有糖尿病的人要长寿,3个习惯要养成,3个错误要避免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特别重视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
史上最全糖尿病年度检查项目表,糖友必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