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西州出台扶持办法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维护州域内新能源产品市场竞争秩序,海西州出台《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办法》,从九个方面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成立海西州“五重”工作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电力通道建设推进组,依照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产业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全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作。

二是设立引导基金。在设立的海西州产业发展基金中切块5亿元资金,设立新能源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品示范推广。

三是加强资源管理。对州域内新能源资源开发企业收取产业发展和生态补偿保证金,额度为新能源项目每50兆瓦1000万元;对未恢复生态环境、未按可研建设期建成、不执行《海西州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的新能源资源开发项目企业,缴纳的产业发展和生态补偿保证金不予退还,资金用于新能源项目的生态修复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平台建设。

四是建设服务平台。集约优势资源,建立海西州新能源监测中心,统一监管协调地区新能源智库、技术研发、检测检验、运营维护等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人才培养,通过州域内培训单位为域内新能源产业企业提供普通员工免费培训。

五是强化产业对接。将海西本地新能源设备企业生产的优质产品列入《海西州重点工业产品目录》,并积极争取列入省内重点产品目录。对采购本地产品、使用本地设备或服务总额超过项目投资总额50%、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建设企业,一次性资金补贴50-80万元;对本地设备或服务使用率达到70%以上的,按每兆瓦给予5万元专项补贴,对应用首批产品的给予10万元专项补贴。

六是加大研发投入。对建成新能源类(含智库、技术研发、检测检验、运营维护)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的一次性资金补贴1000万元,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的一次性补贴2000万元。本地新能源及其相关产业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取得自有知识产权并能够较好推广应用的技术,一次性补贴资金200万元;对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技术,一次性补贴资金400万元。

七是优先配置资源。对经过州政府批准引进的新能源产业企业,在建设条件同等情况下,优先上报项目,最大限度争取国家电价补贴支持;对有效推动柴达木国家新能源发电基地和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的企业,在海西州进行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的,可优先将全州未开发的新能源资源配置给企业,优先上报新能源发电项目,兑现新能源容量指标承诺;对探索精准扶贫模式、零碳小镇、新能源示范村建设的企业优先上报项目,新增额度分配向其倾斜。同时,对以上企业积极协助其项目列入国家及省建设计划或补贴计划。

八是创优项目环境。对符合《海西州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实行联审联批,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用地、环评、安评等项目手续审批资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对重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加大信贷支持,由试验区投资或担保机构联保。对首批(套)新能源装备进行投保,探索建立由项目业主、装备制造企业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能源装备保险机制。对符合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支持其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

九是规范项目秩序。对列入海西太阳能发电及风能发电项目规划中的落地项目,必须在海西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对已获得配额未按期开工的项目,报省主管部门取消企业开发权交由州政府重新配置,对进展缓慢的项目不予申报新能源容量和补贴指标。对新能源上下游产业对接企业签约后不能按约履行的,除依约赔付赔偿金外,按有关部门管理制度执行,且三年内不享受国家、省、州新能源企业优惠政策。对套用国家、省、州补贴资金的新能源项目,取消容量配额,终止项目开发,收回补贴资金,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海省携手三峡集团,共绘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新蓝图!
国家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示范基地在海西州开工建设
近5亿签约项目为首届富硒枸杞节圆满划句号
青海柴达木:“风光”筑梯向“高地”
我国生物天然气发展现状
2021年我国高效光电光热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