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拿破仑真正走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拿破仑的失败究其本质而言:还是因为他的敌人太过于强大的缘故——拿破仑登基后英国、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等先后组织起五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单挑整个欧洲,然而拿破仑通过一系列军事战术的运用和外交上的合纵连横不断分化瓦解自己的对手。拿破仑登基后先后粉碎了三次反法同盟,几乎整个欧洲大陆都臣服在他的旗帜之下。

这是拿破仑帝国最鼎盛时期的地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拿破仑帝国其实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由拿破仑本人直接统治的法国比今天的法国多出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莱茵河左岸地区、意大利北部和中部、西班牙北部以及克罗地亚。与此同时拿破仑身兼意大利国王、莱茵同盟的保护人和瑞士联邦的仲裁者,他还任命自己的亲属和部下分别担任欧洲各国的国王:他的哥哥约瑟夫是那不勒斯国王,后转任西班牙国王,妹夫缪拉继任那不勒斯国王,弟弟耶罗姆是位于德意志境内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的国王。位于东欧的波兰也在法国的策动下从沙俄的统治下独立出来并成立了附属于法国的华沙大公国。在法国本土和附属国之外,还有构成拿破仑帝国的第三个层次——被迫和拿破仑签订和约而成为法国同盟国的奥地利、普鲁士、丹麦、挪威等国。欧洲各国在拿破仑的武力之下被纳入以拿破仑为核心的统一体系之下,但这只是一种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缔结的松散的结盟体系,拿破仑并未能向秦始皇在中国所做的那样从政治、经济、文化各层面使欧洲实现“车同轨、书同文”。欧洲各国尽管迫于拿破仑的威名而臣服,但彼此之间缺乏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尽管在名义上臣服于拿破仑,但实际上各国决定各自外交路线的最根本依据仍是自己的国家利益。

1807年拿破仑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缔结《提尔西特条约》,根据这一条约沙俄也曾一度被法国纳入到自己的反英同盟体系。这一时期拿破仑几乎已统一了整个欧洲大陆,不过这种统一是极不稳固的:沙俄、普鲁士、奥地利这些被迫缔结和约的同盟国本身就在法国和英国构建的反法同盟之间摇摆不定;即使是由拿破仑的亲属和部下治理的附属国其实也并非完全听命于拿破仑——这些被拿破仑分封的家人和部属在就任国王后都必须或多或少维护一下本国的利益,而他们各自的利益有时是和拿破仑构建统一的欧洲体系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身为拿破仑大哥的约瑟夫一再向拿破仑要求更多的自主权利,甚至图谋继承拿破仑的帝位,以致于气得拿破仑破口大骂'他居然有胆量向我要求他的权利和他的利益!'妹夫缪拉尽管是一员战场上的勇将,却不擅长政治和经济治理,以致于他就任那不勒斯国王后当地人对他怨声载道,拿破仑自己对此也有评价'在战场上当他面对敌人时是最勇敢的人,这是无人可比的,但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他的行为都表明他是一位蠢人。'

拿破仑由始至终都没能解决英国这个欧洲搅屎棍。据说他曾站在英吉利海峡望洋兴叹道:”如果我能控制海峡两小时,我就能控制全世界“。导致拿破仑无法打下英伦本土的首要原因是双方海军实力的差距:法国尽管长期以来稳坐欧陆霸主的地位,但在海外扩张方面一直被英国压制——在拿破仑之前英、法之间早已在海外扩张方面竞争多年,在这一过程中英国早已打造成一支称霸全球的海军,而法国由于主要精力用于欧陆争霸,所以在海军建设上一直滞后于英国,以致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地的竞争中法国屡屡败于英国之手。实际上拿破仑对此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并且他很早就开始钻研克制英国海军的战法,本来一开始他是打算去海军学校进行系统专业的海军战术学习,偏偏在他报考海军学校之时他的父亲病故,而海军学校的学制相对比较长,这意味着拿破仑会晚两年毕业,晚两年拿工资。迫切想要改善母亲和弟弟妹妹的生活的拿破仑最终放弃了自己报考海军学校的理想,转而去学了学制相对较短的炮兵战术。后来拿破仑天才地运用他的炮兵战术横扫欧陆,却始终无力改变法国海军落后于英国的局面——事实上拿破仑不是没尝试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然而在1805年10月21日拿破仑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海战在被英国地中海舰队总司令霍雷肖·纳尔逊生擒主帅并俘获了21艘战舰,此后在整个拿破仑战争中法国海军再没发挥什么大的作用。尽管英军主帅纳尔逊也在此战中阵亡,但这对整个战局并没多少实质性影响——法国海军依然无法挑战英国海军。

特拉法尔加海战后拿破仑改变了战术——他避免再同英国海军交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消耗,转而号令已被自己征服或与自己结盟的欧陆各国构建针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体系,试图以封锁战的模式打击英国。然而事实却证明大陆封锁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此时的英国已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人类史上首个工业化国家;而法国此时正处于由一个小农国家向工业化转型的阶段。在国际市场上英国商品远远比法国商品更有市场,与此同时英国拥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由贸易,所以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充其量就是使英国丧失了欧洲市场而已,然而英国却可以通过和美洲、亚洲、非洲等地的贸易部分替代丧失的欧洲市场。况且实际上英国连欧洲市场也没完全失去——拿破仑是以强大的军事压力逼迫欧洲各国臣服于自己,但并未真正意义上统一整个欧洲大陆,实际上各国仍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各国尽管表面上唯拿破仑马首是瞻,可暗地里却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同英国这个工业、金融、海军等各方面世界顶尖的强国眉来眼去。

拿破仑对欧陆各国对自己的大陆封锁政策阳奉阴违的态度是有所了解的,所以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大陆封锁政策又积极推进向东扩张的政策——他出兵埃及,试图切断英国由苏伊士地峡通往英属印度殖民地的路线;他甚至还制定了一个远征印度的方案。可在当时的欧洲格局下这样的方案除了分散法国的兵力和财力,从而使自己在英法争霸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外并不能带来多少实际利益,于是拿破仑在审时度势后放弃了不切实际的远征印度方案,转而还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欧洲。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与他结盟的或附属于他的欧洲任何地区输入英国货物。次年他根据《提尔西特条约》命令俄国和普鲁士加入“大陆体系”。几个月后曾经与英国一道加入“反法同盟”的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相继向英国宣战。拿破仑还要求当时作为中立国的葡萄牙加入到自己封锁英国的大陆体系中,但一直唯英国马首是瞻的葡萄牙拒绝服从命令。为了惩治葡萄牙,进而控制整个欧洲海岸线,完善大陆体系,拿破仑率军越过比利牛斯山,发动了征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这场战争使得法国陷入了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泥沼——英勇无畏的西班牙人民拖住了拿破仑30万精锐部队。与此同时英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稳住其欧洲大陆最后的这座桥头堡,不断增兵援助葡萄牙军队和西班牙反法游击队。

1811年俄国退出大陆体系,重新恢复英俄商贸关系。对此拿破仑的回应是发动1812年的侵俄战争,尽管一开始法军势如破竹,但俄罗斯广袤的国土消解了法军的进攻势头。俄军以坚壁清野的战术不断消耗法军的有生力量,最终拿破仑在俄国一无所获,法军的后勤补给越来越难以为继,无可奈何的拿破仑不得不撤出俄国,俄军乘机追击法军。至此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1813年10月法军在莱比锡会战中战败。第二年4月拿破仑宣布退位,拿破仑帝国这个曾将整个欧洲大陆置于统一的大陆体系下的强势帝国覆灭了。尽管此后拿破仑曾一度从流放地逃出并建立百日王朝,但他统一欧洲的理想已无法实现了——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又于滑铁卢会战败于英国和普鲁士联军之手。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到英国在南大西洋中的领地圣赫勒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帝国
欧洲争霸(29)再挫败欧陆群雄,拿破仑帝国成就巅峰
拿破仑大陆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法兰西第一帝国盛衰——法国简史
我的骄傲无可救药!日不落帝国努力维持霸主地位,最终被小弟反杀
拿破仑战争中,英国的操作为何如此风骚|文史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