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再拿手机当保姆,愿我们都做孩子的“守护天使”

最近的两大热点事件都“游戏”和“未成年人”有关。一件事是“父亲扔手机下楼、儿子跟着跳楼”的视频演变成不同地区的版本在网络疯传,最后被东北盘锦市警方证实为当地近几天发生的真事;另一件事是腾讯于4月9日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可以帮家长查看孩子游戏时间,一键禁玩等。消息一出,“腾讯不给小学生活路了”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点榜首。

01

第一件事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对未成年人来说,打游戏真的很容易入迷。

无论你家里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得当心。

游戏公司花了很多心思的。

我有个朋友,中文专业出身,之前在写玄幻小说,后来去了游戏公司,成为一名游戏剧情设计师。

她给我讲了几条游戏设计的铁律。

一、有代入感。让人觉得身临其境、路在脚下。

二、有使命感。让普通人在游戏里感受到自己的重要。

三、规则明确。只需要简单摸索,就能明白规则。

四、关卡设计从易到难。设计好关卡的难度,让玩家跳一跳够得着、步步深入。

五、稀缺感。设置特别稀有的奖励,让玩家“争破头”。

六、社交属性。有时不用奖励,只是朋友一句邀请就能某个退出游戏的人再次加入。

这一套套的。我问她:“还有‘七’吗?”她回答:“有,公司学心理学、人类学的总结过。”

02

那个设计师朋友说,第七条非常符合人性的“铁律”是“即刻反馈”——也可以理解为“好逸恶劳”,刚播种就想收获,只想花最小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收益。

游戏里,一次点击,能火花四射,几十次点击,也许能得个装备;而学习呢,一天不见动静,一个月也可能照旧。

那些收效很慢的事情,就像一滴滴水珠在半空凝结,从树叶上带走浮尘,滴落地面,汇成溪流、奔向河谷,到了入海口,才发现,所有的波澜壮阔都来自最初那些微小至极的水珠。

相反,那些很快奏效的事情,就像是夜里的露水,太阳一出,化为乌有。

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曾国藩语)。

可是,孩子不懂,孩子只是遵从了人类渴求“即刻反馈”的天性。这就需要家长“从娃娃抓起”。

著名画家林曦的母亲,就深知让孩子忍受枯燥、延迟满足的重要性。她从不给小林曦买新奇玩具,一串钥匙玩半年,一个气球玩一周,把胶绳打上几十、上百个结,一个一个解开……然后,才有了捧一本书能安静读一下午的五岁女孩;才有了能沉下心、付出数万个小时的“神童”,以及后来世人眼中的“天才画家”。

一个人如果已经习惯了游戏精彩逼真的画面,再回头适应单调抽象的书本,很难。而体验过轻松的快速进阶,再去忍受艰难的蜗速前行,更难。

不信,你去体验一下刚打完游戏,再啃专业书的感觉。

03

很多家长以为,教孩子分清虚拟与现实就好了。这很难。

学龄前的孩子喜欢看巧虎、光头强,我家的也不例外。第一次在商场碰见这些卡通形象的立体模型时,他会害羞,往我身后躲;两次、三次,才走上前,摸摸模型的爪子。

别笑孩子“把电视里的形象当真”,大人也会为电视剧里的人物哭泣。按进化心理学的说法,几万年前,人类没有虚拟成像技术,人的大脑也没有区分虚拟与现实的能力,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大脑的基本功能并没有同步进化,会本能地将虚拟误判为现实。

那些游戏里得到的道具、荣耀,很多成年人都会当真,用来逃避现实、慰藉现实。让一个心智未成熟孩子“别当真”,很不容易。

所以说,丢一个平板(或者手机)让孩子自己玩的家长,表面上得到了一时的安静,牺牲的是长远的安宁。孩子还不具备区分虚拟与现实的能力,会习惯于电子游戏带来的高刺激,喜欢上更抓人心的游戏,而非学习。打游戏,伤害的是孩子未来的学习力。

04

那么,孩子迷上游戏该怎么办?小学生们之前就说了,自己都有小号专门避开家长。所以软件,关键是家长、老师和孩子能协同起来,练好自制力。

首先得承认学习不如打游戏有意思。

但是师生、家长,可以向游戏设计师偷师,使孩子用打游戏般足的劲头去学习。

比如,带TA见识更大的风景,比如小时候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大一点参观名校、名企;帮助寻找人生目标或者赋予使命任务,有了目标,才有足够的内生力;及时奖励TA的每一点进步,最好的语言和精神上,老师的一句鼓励、家人敞开心扉的交流,对孩子来说,胜过一百顿大餐;根据进度调整挑战难度,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别拿TA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关注TA的交友情况,在一个爱学习的群体里,比家长监督更管用。

我特地咨询了身边3个过去沉迷游戏、如今收放自如的大男孩,他们一致认为,平衡游戏与学习就是锻炼自制力的过程。最关键的是不要碰网游(多人对战、无尽关卡的那种),以及不要交沉迷网游的朋友。但是他们也说,一点游戏都不碰也不现实,益智类的单机游戏可以玩。

对于网瘾非常非常重的孩子,还有一招——变不要钱的兴趣为赢取金钱利益的劳役。

很简单,不要送TA去网戒中心,送TA去电子竞技学校。在那里,学员们每天都练基本功,每天练习10个小时以上,以达到1分钟内有效操作300次的职业竞技水准(相当于一秒钟操作5次),天赋不够的还会被同学无情碾压,一天训练结束,腰酸背痛手抽筋。

还在担心TA是真爱打游戏?

抛一则新闻报道:电子竞技作为我国第99个体育项目,被教育部定为2017年的高校增补专业。再加上由王思聪为代表的富二代们争相组建专业电竞团队,电竞选手年薪百万只是中等水平。

但是那是一条不逊于体操训练的路,真爱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孩子还是会走常规路线的。

您还有什么好主意?欢迎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脱离现实生活实践的成长教导多属"竹篮打水"
让孩子从“虚拟”回归“现实”
邹东兵丨现实我本“王者”,虚拟何须“荣耀”...
孩子厌学叛逆辍学不读书,只因家长犯了这几个错!
心理学家李雪:孩子会沉迷游戏,主要就是这两个原因,值得每个家长反思
王世林 青少年痴迷游戏谁之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