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举止自然,魅力无限 (1)
 


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魔鬼。学会控制他。魔鬼可能是贪欲,可能是绝望,也可能是戾气。但无论如何,去控制他,这个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都在试图控制他内心的魔鬼。

  ——刘墉

  众所周知,“风格塑造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品格。也就是说,一个人外在的行为举止是其内在本性的表现。它反映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世界等,这些经过长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而养成的个人行为方式,乃是一个人性格、气质和禀性的综合反映。

  一个心地善良、品德优秀的人,若能举止优雅、谦逊有礼,那这个人一定是一位有魅力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定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也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并将其评为三十三位教会圣师之一。

  据同时代的人描述,阿奎纳是个大块头,肥胖而且皮肤黝黑,头颅

  会人际关系。

  对女人而言,漂亮的体形要比漂亮的脸蛋要好,优雅的举止要胜过婀娜多姿的身段;优雅的举止是最好的艺术,它胜过任何著名的雕塑或名画。控制自己往往是在自己理性的时候,而不想控制自己往往是在感性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控制力的影响,所以我们只能改善我们的控制力,让它收放自如。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者,在生活处世中,如果态度生硬,武断专横,只会使人倍生厌恶之情、憎恨之感,因此,这种人在生活中会处处碰壁!英国一位大主教说过:“高尚的品德一旦与不雅的仪表举止连在一起,也会使人生厌。”

  举止优雅从容,让你与众不同

  无疑,言行举止发自于心,就可以做到从容优雅;优雅的行为举止能使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更加轻松愉快,洒脱自然,从而有利于事情的成功!而落到实际,变成具体的行为,可以提高自身修养。

  首先,要有绅士风度。这不一定指男士照顾女性。任何人对同性、异性都应有一种顾虑之心,对老幼病残孕更是。为对方开车门,上车前礼让、将手放在出租车门上防止对方头部撞伤等。这些细节里其实都是公认的优雅作风。而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不醉酒,喝汤不出声,咀嚼不说话,也是基本的礼仪。身体力行环保更是必需的。你可以自备布袋子购物,垃圾一定扔到垃圾箱里。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或者名胜古迹,将地上比较显眼的垃圾扔进垃圾箱。放得下身段,会让你更受人尊敬。

  其次,要注意分寸。懂得在什么地方注意什么礼仪,只有先礼貌了才可能举止优雅。优雅又有一种矜持的味道,所以为人处世不可过分热心。多思而寡言,三思而后行。要把“请”、“对不起”、“谢谢”等字眼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韩非子说:“言无二贵,法不两适”;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契诃夫说:“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有一个寓言故事:

  曾经住在一起的七个人,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原则,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团队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规矩的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

  为人处世是人的活动,人们交往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各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大到国家间利益关系,小到邻里间的日常相处,无时无刻不受到约束。行里有行里的规矩,工作有工作的伦理。

  比如在办公室里,不要自以为是,要学会多观察;要以学习为主,腿脚勤快些;遇事要低调,不要当众炫耀自己;有话好好说,不要把交谈当辩论;不要在办公室打电话,大声喧哗;不要搞另类,要与大家的步伐保持一致;办公室无小事,认真起来都是大事,等等。

  比如在酒桌上,要注意与众人同欢乐,切忌私语;要瞄准宾主,把握大局;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劝酒要适度,切莫强求;敬酒要有序,主次分明;要注意察言观色,了解人心;要稳坐泰山,不要锋芒毕露,等等。

  打破常规,八面玲珑

  办公室有办公室的规矩,酒桌上有酒桌上的规矩。自从“规矩”合成一个词之后,又衍生出不少新词语。“规规矩矩”指有礼貌守规矩、正当守法的样子,或是办事有次序;“循规蹈矩”和“规行矩步”都是指行动拘泥于旧准则,不敢稍有变动……

  但是,刘墉先生在《懂得割舍,才能成功》里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原则可以坚持,手段却要有弹性。”有这样一句话“深则厉,浅则揭”,意思是当人穿着衣服过河,水浅的时候还能把衣服拉高了涉水过去,但是如果水太深了,怎样都无法避免弄湿,就只好穿着衣服下去了。

  《礼记》上有一句话: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意思是你初到一个地方,必须先问那里有什么禁忌,进入别国时,一定要问问当地的习俗。连古人都知道不能不看情况,适时调整处世的方法,你岂能不知变通?“自由、进取、不合则去、活蹦乱跳的是美国精神,忠诚、死干、按部就班的是日本精神。不过这两个都不错。”但也要学会“什么地种什么菜”。

  传统的规矩原则是维护等级制度、长幼礼节的必然要求。当前是一个需要创新、挑战、展示个性的时代,如果在许多时候,还一味只讲求原则,墨守成规,那么资源都会被别人抢走。

  许多成功人士都不是那么“守规矩”的人。有这样一个故事:

  日本松下公司要从新聘任的三名员工中选择一位做市场策划。于是公司将三人送到广岛,让他们在那里生活一天,进行例行上岗前的考核。每个人一天只有2000日元(合人民币160元)的最低生活费。考核他们回到东京后谁手里的钱最多。也就是考核他们谁更会赚钱,谁赚钱的本领更高明。

  第一位员工,用500日元买了一副黑色墨镜,剩下的钱买了一把二手吉他,来到广岛最繁华的地段——新干线售票大厅外的广场上,演起了“瞎子卖艺”,半天下来,大琴盒里已经装满了钞票。

  第二位员工,用500日元做了一个大箱子,上面写着:“将核武器赶出地球——纪念广岛灾难四十周年暨为加快广岛建设大募捐”,也放在这繁华的广场上;然后用剩下的钱雇了两名中学生做现场宣传讲演。还不到中午,他的大募捐箱就满了。

  第三位员工,中午找家小餐馆,一杯清酒一份生鱼片一碗米饭,好好地吃了一顿。然后钻进一个地方美美地睡了一觉。

  一天下来,前两位生意不错,可是傍晚时分,一位佩戴胸卡和袖标,腰挎“手枪”的城市稽查人员来了,把两位的非法收入都收缴了。当他们回到东京公司时,那个稽查人员正在恭候,深深地鞠躬说:“不好意思,请多关照。”

  不错,那个稽查人员就是那个在饭馆里吃饭,在汽车里睡大觉的第三位先生。这场考核,他打破常规的创意使他走了捷径,钱来得最轻松,自然被录取了。与其以最好的期盼造出最大的失望,不如用最坏的打算引来意外的欣喜。“清新、亮丽、爽朗,不事雕琢,于规律中表现不规律,于完美中带有残破,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的精神吧!”

  为人处世“无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举止优雅
【养生】举止优雅 健康长寿
圆熟女人处世学
为人处世不懂这些规矩会吃亏
为人处世,这些规矩必须要懂
为人处世,这八个“规矩”一定要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