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EJM互动医学病例:头痛

一、病例表现

一名 54 岁女性 8 天前开始头痛,表现为全脑压榨性锐痛,疼痛量表(0~10 级,10 级代表能想象的最痛)自评为 10 级,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后疼痛无缓解。患者夜间睡前无头痛,头痛也不伴有视觉模糊或复视。头痛开始的第四天,出现恶心,数次非出血性、胆汁性呕吐。患者有间歇性头痛史,过去 4~5 年每 2 月发作一次,与此次头痛相比,过去的头痛更为轻柔和局限,NSAIDS 可缓解。

持续性头痛的第 5 天,患者于当地医院急诊就医,予以静脉输液、抗呕吐治疗后症状暂时缓解,但随后头痛重现,难以入睡;第 8 天出现持续性恶心,左侧视野间歇性闪光感。患者无复视、肌肉无力、发热、感觉改变或癫痫,患者被转诊至美国波士顿的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问题 1:根据患者头痛的模式,诊断可能为下列哪六项?

A. 脑动脉瘤破裂     B. 丛集性头痛     C.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假性脑瘤)    D.  先兆偏头痛     

E. 梗阻性脑积水    F.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G. 紧张型头痛    H. 静脉窦血栓形成    I. 椎动脉夹层

答案:ACEFHI

丛集性头痛 (Cluster headache)

单侧眼眶、眶上缘、颞叶的严重头痛,典型的持续时间为 15~180 分钟,发作间隔时间短,伴随有身体同侧的副交感神经症状,如流泪、结膜刺激感、流涕和上睑下垂。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假性脑瘤)

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视觉改变、恶心和搏动性耳鸣。

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

一类原发性头痛综合征,头痛发作前和发作时伴有特异的、局灶性神经症状。

梗阻性脑积水

脑脊液的排出受阻,可由先天性(如脊柱裂)或后天性因素(占位、创伤、感染)造成。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一组以剧烈头痛为特征性临床表现,多处大脑动脉收缩,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紧张性头痛

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以双侧头部的压榨性或紧缩性头痛为特征,不伴有恶心。

原发性和继发性头痛综合征

头痛可能由原发性头痛综合征(头痛本身即为痛的成因)引起或继发于其它影响头、面、颈的疾病。该患者的临床表现提示为继发性头痛:患者年龄(超过 50 岁),此次发作的特征不同于之前头痛,头痛突发而剧烈,伴随症状提示颅内压增高(恶心和呕吐)。

雷击头痛(Thunderclap Headache)

如雷击般突然产生的剧烈头痛(10 级),由血管异常引起(如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动脉瘤体内血栓形成、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或形成颈动脉夹层。当静脉窦血栓形成、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或梗阻性脑积水等颅内压增高时,也可发生雷击头痛。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都属于原发性头痛综合征。偏头痛是反复发作性的头痛,典型者持续 4~72 小时,出现在单侧、脉动性、中至重度的疼痛,至少有一个伴随症状(如恶心、畏光、恐响)。先兆性偏头痛伴随短暂的、可逆性神经缺损症状(可影响视觉或其它感觉和语言)。但该患者表现出的视野闪光感与先兆偏头痛不符,之前的头痛症状也不符合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患者现在的症状亦不符合丛集性头痛或紧张性头痛。

互动性学习: 雷击头痛

雷击头痛的诊断较多,需要考虑与脑血流受阻、颅内压增高相关,影响头、面、颈部的疾病,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前哨出血或血栓形成、颈动脉夹层、静脉窦血栓形成、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梗阻性脑积水、硬膜下出血、急性高血压危象、垂体卒中、斜坡区血肿、缺血性卒中、脑膜炎和偏头痛。

患者 1

一名 37 岁女性 2 天前出现持续性头痛,疼痛局限于右侧头后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不能有效缓解。患者无头颈部外伤史,但自述在头部急转向右之后出现头痛,右脸感觉麻木,声音嘶哑。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如下图所示。

该患者最可能为下列哪项诊断?

A.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B. 椎动脉夹层      C. 蛛网膜下腔出血   

答案:B

当动脉壁的板层撕裂,在血管壁内形成假管道,则为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表现为损伤同侧头颅、面颈部的剧烈头痛或搏动性耳鸣或同侧 Horner 综合征。动脉夹层可经神经影像学确诊。

上述 MRA 影像显示椎动脉无血流。左侧椎动脉可见(红色箭头);但由于血栓(蓝色箭头)和夹层而血流减少,右侧椎动脉不可见。T1 加权加脂肪抑制像可显示血管内血肿,动脉直径增宽但内腔变窄。如果给予对比剂,血流消失提示相关动脉阻塞或假性动脉瘤。

患者 2

一名 32 岁男性在家瘫倒后被急救车送至急诊室,在此之前患者曾对妻子诉说当天工作时突发严重头痛,头痛出现在左侧,伴有恶心,在回家之前曾有数次呕吐。患者父亲死于脑动脉瘤的并发症。头部 CT 如下图所示,未用对比剂增强。

 

该患者最可能为下列哪项诊断?

A.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B. 椎动脉夹层      C. 蛛网膜下腔出血   

答案:C

大多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颅内囊状动脉瘤破裂或漏血引起,最常见于女性,不管男女均好发于 40~60 岁。除了重度头痛之外,患者还可表现出恶心、呕吐、畏光、脑膜刺激症状、一过性意识障碍或癫痫。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的患者可选择非对比增强 CT 检查。腰椎穿刺也可检测脑脊液中是否含血。CT 动脉造影或 MRA 可发现动脉瘤,有助于安排神经外科手术。上述两幅影像图中,可见蛛网膜下腔和相关脑区的高亮出血信号,如脑池(图 A,蓝色箭头;图 B,卵圆区)和外侧裂(图 A 和 B,红色箭头)。

患者 3

一名 51 岁女性因反复发作的重度头痛而急诊就医。患者曾有轻度抑郁史,服用选择性五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后控制良好。两周前,患者曾有两次突发性头痛。本次头痛发作持续了 24~48 小时,患者自评疼痛等级为 10/10 级。头部 CT 血管造影如下图所示。

该患者最可能为下列哪项诊断?

A.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B. 椎动脉夹层      C. 蛛网膜下腔出血   

答案:A

诊断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以与大脑动脉的收缩相关的反复性雷击头痛为特征。血管成像上见局灶性、节段性的脑动脉狭窄(图 A,B,C 箭头处)和串珠样表现则可确诊。该综合征的具体病因未明,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 SSRIs、鼻充血减轻剂和大麻、可卡因、安非他命等违禁药物)后发生率增加;女性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在产后期常见。患者可表现出恶心、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痫甚至是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

二、患者资料

既往史:慢性间歇性单侧头痛史,伴有恶心和畏光,发作 5~6 次 / 年,头痛呈压榨性,持续 5~8 小时,布洛芬可改善,未被诊断为偏头痛;10 年前曾行乳突性甲狀腺癌切除术;静脉曲张剥脱术;患有卵巢囊肿、子宫平滑肌瘤、压力性尿失禁;51 岁停经,未曾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

药物史:左旋甲状腺素,200 μg/ 天;布洛芬,头痛时服用 400mg。

过敏史:无。

社会史:不吸烟;无可卡因或其它毒品吸食史;较少饮酒;与配偶及两孩生活;零售店工作。

家庭史:母亲有无先兆偏头痛史;无脑卒中、心血管病、肿瘤、血栓或自发性流产史。

三、体格检查,见下图

问题 2:下列哪三项检查最能评估患者(8 天前突发性重度雷击头痛)的状态?

A. 头部 CT    B. 脑电图(EEG)     C. 单光子发射 CT(SPECT)    D. 腰椎穿刺     E. 脑部 MRI    F. 脑部 PET    G. 颅骨 X 线成像

答案:ADE

应对引起颅内压增高和头痛的血管畸形的疾病(如脑动脉瘤或血管收缩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颈椎动脉夹层或静脉窦血栓形成)进行检查。

CT 和 MRI

CT 和 MRI 均可发现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在头痛开始的 24 小时内,非对比增强 CT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敏感,可以排除占位性病灶、梗阻性脑积水和濒临的脑疝。腰椎穿刺可确定脑脊液中有无出血或测量颅内压。CT 能最快和最有效发现颅内压增高的解剖证据(脑疝风险)。

头痛开始数天后,MRI 才可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当 MRI 联合动静脉造影术,还可评估雷击头痛的其它血管性病因,如椎动脉夹层、静脉窦血栓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当无 MRI 时,CT 血管造影也可用于评估脑动静脉窦病变。

腰椎穿刺

考虑到该患者的症状和眼底检查未见静脉性搏动,在神经影像学检查之后应做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是否黄变(蛛网膜下腔出血)。尽管眼底无静脉性搏动提示颅内压可能增高,但亦可见于 5~10% 的正常人群。

其它检查

颅骨的 X 线、EEG、SPECT 或 PET 检查,对颅内压增高或脑血管异常的评估作用有限。

四、腰椎穿刺和其它检查的结果

腰椎穿刺前行全血计数、电解质水平、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均正常。腰椎穿刺前,头部非对比增强 CT 显示,颅顶或颅底无骨折或变形,未见脑出血、占位性病灶、脑疝或脑实质梗死。腰椎穿刺的脑脊液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 脑脊液分析结果

参数

结果

正常值

提示

开启压力

34

8~21

增高

颜色

 

葡萄糖mg/dl

64

40~70

 

蛋白(mg/dl

29.5

10.0~44.0

 

白细胞计数(/mm3

1

增高

红细胞计数(/mm3

2

增高

 

问题 3:脑脊液和 CT 的结果提示下列哪两项可能引起了患者的头痛?

A.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B. 梗阻性脑积水    C.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D. 脑动脉瘤破裂     E. 静脉窦血栓形成     F. 椎动脉夹层

答案:AE

脑脊液中仅有 1~2 个红细胞,未见黄变,提示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性较小。脑脊液中仅有 1~2 个白细胞,提示不可能为真性血管畸形。蛛网膜下腔的开启压力明显增高(颅内高压),考虑到患者的急性起病,可能是由静脉窦血栓或病情较轻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引起。

但患者身体状态较为健康,则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可能性较小。患者有多个提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和呕吐,但无视乳头水肿、视野缺损或颅内神经病变的体征。

正常情况下,循环的脑脊液被上矢状窦吸收。脑窦中的静脉血栓可引起静脉压力增高和脑脊液排出障碍,进而颅内压增高伴硬脑膜静脉窦扩张,最终导致剧烈头痛。当脑内静脉血栓或阻塞时,可出现脑水肿和出血(伴梗死)。患者头部 CT 未见其它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如梗阻性脑积水、缺血性或出血性梗死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脑血管造影,如 MRA,最利于诊断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和椎动脉夹层;但这两种情况均不会导致无脑实质梗死时的颅内压增高。

五、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

下图为非对比增强 MRI 影像的 T2 加权、T1 加权和血管成像(MRV),可见双侧上矢状窦、横窦和乙状窦的密度异常和充盈缺损(图 A 和 B),提示上矢状窦内血栓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未见急性脑梗死或出血、颅内占位或中线偏移。

图示患者密度异常和血流消失,提示血栓的存在。

T1 加权和 MRV 均提示患者脑部密度异常和充盈缺损(箭头)。

问题 4:该患者此时最适合做下列哪项治疗?

A. 血管内溶栓      B. 颅骨切开术    C. 给予乙酰唑胺     D. 给予左乙拉西坦    E. 给予甘露醇或高张生理盐水     F. 抗凝治疗

答案:F

MRI 和 MRV 的检查结果显示静脉窦血栓。如若不加治疗,此病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脑出血、静脉梗塞和癫痫。当出现于脑疝发生相符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神经功能缺损时,需做紧急处理,包括使用高渗药物(甘露醇或高张盐水)和颅骨切除减压。

由于该患者未见与脑疝或重度颅内高压相符的神经功能症状,因此应立即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聚集。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且要考虑到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和血栓形成的原因。由于静脉窦血栓可再发,且约有 2~4% 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栓子来源于颅外,因此要延长抗凝治疗的时间,进行高凝状态检查发现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

未经治疗的静脉窦血栓患者,具有因脑脊液排出障碍引起皮质激惹而致癫痫发作的风险。患者头痛 8 天后出现视野闪光感,可能反映出这种皮质激惹。有些静脉窦血栓的患者在抗凝治疗后,由于持续的颅内压增高,仍有头痛和视乳头水肿,碳酸酐酶抑制剂和左乙拉西坦对此类患者有效。左乙拉西坦可抑制脑脊液的生成,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和减少继发性视乳头水肿的发生。

互动性学习: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见于 80%~90% 的患者;也是最常见的初始症状,也可能是唯一的症状;可快速进展为剧烈头痛,类似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程度亦可渐增;可伴有颅内压增高的体征(恶心,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神经功能异常:可能包括偏瘫、失语、视乳头水肿、孤立性颅神经病变、谵妄、失忆、昏迷和脑疝;可能被误诊为原发性雷击头痛、偏头痛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癫痫:见于 40% 的患者。

风险因子

物理因子:窦状结构的直接损伤,头部外伤,颈静脉损伤,腰椎穿刺和神经外科手术。

药物:红细胞生成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替代治疗,L- 天门冬酰胺酶,口服避孕药,三苯氧胺,沙利度胺。

感染:乳突炎 - 耳炎,脑膜炎,鼻窦炎,硬膜下脓肿。

高凝状态

     先天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抗凝血酶缺乏,凝血因子 V Leiden 突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蛋白质 C 缺乏症,蛋白质 S 缺乏症,凝血酶原变异

      获得性:癌症,血液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镰状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肾病综合征,妊娠,

病理生理学特征

多数静脉窦血栓患者有双侧大脑静脉和静脉窦的阻塞。

诊断

一旦根据临床症状或检测到颅内压增高而怀疑有血栓,则神经影像学检查可做定性诊断。尽管高分辨率 CT 有时可现实静脉窦血栓,但用 MRI 做的 MRV,是最具敏感性的检查。旋转 - 回声技术做的 MRI T1 加权的矢状位图像显示,被栓塞的上矢状窦高密度信号(图 A,箭头)。非对比增强 MRV 显示,上矢状窦无血流信号(图 B,上部箭头),横窦 - 乙状窦血流信号正常(图 B,下部箭头)。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
低颅压综合征(ISH)
【病例学习】脑静脉窦血栓一例
吃一堑长一智:静脉窦血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64岁男性患者突发头痛伴偏瘫,是脑卒中还是另有原因?
女性孕期持续头痛,警惕脑静脉窦血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