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湾国立大学陈秀熙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降低胃萎缩发生风险

  

化学预防后肠化生发生相关的个体因素

为了评估大规模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降低胃癌前病变中的益处。来自台湾国立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的陈秀熙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The benefit of mass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 community-based study of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该研究发现基于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导致胃萎缩显著下降,但以增加食管炎为代价。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 2013 年 5 月的《肠道》(Gut)杂志上,该杂志的影响因子为 10.111。

该研究,从 2004 年开始,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且年龄>30 岁的台湾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大规模根除治疗。13C- 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受试者进行内窥镜筛查和 1 周的克拉霉素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于初始治疗失败的受试者,进行 10 天的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主要观察指标是使用各种比较器比较化学预防前(1995 至 2003)和后(2004 至 2008),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前病变患病率的变化,以及胃癌前病变和胃癌发病率的变化。

该研究结果表明,每例受试者每年幽门螺杆菌感染下降 78.7%(95% 可信区间(CI)76.8%–80.7%),再感染 / 复发的估计发病率为 1% (95% CI 0.6%–1.4%)。化学预防引起胃萎缩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至 77.2%(95% CI 72.3%~81.2%),但肠化生的降低没有意义。与化学预防的前 5 年和缺乏内镜筛查时期相比,化学预防期间胃癌发病率降低了 25%(率比 0.753,95% CI 0.372–1.524)。治疗后消化性溃疡减少了 67.4%(95%CI 52.2%~77.8%),然而,食管炎的发病率为 6%(95%CI 5.1%~6.9%)。

该研究发现,基于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导致胃萎缩显著下降,但以增加食管炎为代价。能否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终益处需要通过进一步长期随访来确认。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葛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MJ: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胃癌患者的影响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胃癌防治,早早行动!
中国胃癌发病人数占全球胃癌的一半,与以下几点密不可分
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癌吗?4大症状自测你是不是有幽门螺杆菌
大型横断面研究再证实: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罪魁祸首
图说幽门螺杆菌(Hp),这是一篇说得最彻底的科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