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tephen Owen: Rememberances

Owen, Stephen. Rememberances (《追忆: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郑学勤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这是一位美国学者对跨文化文学批评的新的尝试。他尝试的目的是:1将批评本身文学化;2 回复到基于自身阅读感受的赏析式批评,深化作品的情感和审美,以挖掘新的境界,拓展新的视野为目的,而不是一如传统的批评板起面孔宣称自己的解读是纯粹客观公正的,是唯一的正解。正如他在书中所说:“作品本身是不完整的,只有在我们面向作品那些失落的、同外部的关系――与作者、环境和时代的关系――时,它才变得完满了。”(80)虽然他说这句话旨在阐释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空白与沉默之美学,但却和他采取的对文学批评的新的尝试遥相呼应。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作品观,才有了他这种赏析式的批评方式。虽然是赏析,却又不同于纯然私人的读后感。或者可以说,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修养的学者的读后感。因为他总能运用历史史料和文学素材来应证和支持他的独特感受,使得这种读后感显得睿智而不失情趣。

 

这本书因此并没有一个明确的ThesisStatement, 一个结论式的论点。他在Introduction部分所做的,只是说明了他的主题是讨论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过去”的处理――即对回忆的表现,和这一主题的起源。由中国古代文人对文学不朽性(作文可以流传后世,使作者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三种价值期许中的一种)的期待和重视,联想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前人作品与行为的品评应证的普遍现象。继而通过与西方文学隐喻性(文学与现实的距离,从Aristotleimitate引出的特征:隐喻法)的对比,尤其是与西方文学中“影响的焦虑”的对比,发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独特的认知形态:不是探讨现实与文学的距离,而是集中在讨论现在与过去的距离。此探讨背后的认知方法就是“举隅法”,或者是“借代法”,以部分带出全体,以碎片带出整体。由此,他得出的论点就是:文学主要就是由这两种鸿沟构成的――模仿物与被模仿物之间,记忆者与被记忆者之间的鸿沟。文学的力量就产生与这种靠近与无法接近的张力。

随后他接近了自己的讨论对象――记忆文学:“记忆的文学是追溯既往的文学,它目不转睛地凝视往事,尽力要扩展自身,填补围绕在残存碎片四周的空白。”(3)而他真正的重点就是具有记忆文学属性的中国古典诗歌。为说明他的赏析方法,分析了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所具有的这种伤逝之美。

为了说明中国文学传统作品中的往事与史书的区别,有趣地指出了历史为追求事物的“本末”――来龙去脉,将未被分割的、完整的过去所具有的真实的完整性给破坏了这一缺憾。从而肯定了文学对往事的完整保存。不知历史学家是否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幸好Owen没有就此观点继续讨论下去。他更关注他感兴趣的中国文学: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往事是以礼法与传统的方式呈现的,处理形式是对其的继承(过去以传统的身份对现实的统治)或反抗。“一些最为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产生在墨守传统者与现实功利世界的撞击之中。”(12)《左传》便是此一例。《论语》中也提出了“好古”的论点: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奠定了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追求传统,赋予传统以新的形式,使其内在化,让它得以延传下去。据此,两种常见的错误地运用过去的方式就是“借鉴”和“比较与对照”。正确的理解过去的方式是把“过去”(存在于过去,某种已经结束和消失的、完整的东西)放回过去去看,以掌握完整的和有生命的过去,而不是“仅仅把过去应用于现在”。

这正是Owen想要在这本书里所做的事情: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诗歌和散文)的赏析,鉴赏有生命的过去。在接下来的8章里,他分别讨论了追忆的不同方面:

1.      黍稷和石碑:回忆者与被回忆者(孟郊《秋怀》,《诗经》《黍离》,《晋书羊祜传》,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岘山亭记》);传递(述);追忆的典礼:一切的个性都被淹没了,在那种适应这种人类集体的、合乎规范的反应里,任何有个性的东西都变得暗淡无色。

2.      骨骸:建立与过去的联系。《庄子至乐》,张衡《骷髅赋》,谢惠连《祭古冢文》,王阳明《羁旅文》。骨骸代表消失的过去,它不关心现在,在庄子看来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和快乐。而活着的人还要与骨骸对话,猜测它们的身份,是对身份的失落,时代的失落和家族的失落的反抗。这一章所讨论的祭祀文化似乎与追忆的主题不太相关,有点文化批评的味道,对于身份的确认的主题。

3.      繁盛与衰落:必然性的机械运转;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中国传统中非道德的必然性,自然的非人格力量的表现,在时间的关照中,就显现出了回忆中的感慨:盛衰有定,世事无常――中国的悲剧感。“人被困陷在自然的那种既定的机械运转中,他们逃脱不了盛衰荣枯这种自然循环。这个过程偏巧是人们在回顾历史时见得最多的东西:它的形式是哀歌,是一种时间造成的距离,它相当于想象在唤起悲剧听众的‘怜悯和恐惧’时造成的距离”。杜牧《赤壁》杜甫《秋兴》。

4.      断片;诗歌中的空白(省略)与沉默。“略而不言使得残留下的片断有了某种特殊的强度……沉默可以表示情调、主题、背景或意向的一种突然的转变,读者的注意力准确无误地被引而不发的东西吸引过去。”“中国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它最为独特的属性之一就是片断形态:作品是可渗透的,同作诗以前和以后的活的世界连接在一起。”李贺《长平箭头歌》,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李商隐《花下醉》,李白《自遣》。

5.      回忆的引诱(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6.      复现:闲情记趣(沈复《浮生六记》)“回忆不是故事,回忆是进行大量沉思和回顾的场合,但回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思想”;

7.      绣户:回忆与艺术 “在中国诗歌里,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始终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在宋以前,西方诗歌中常见的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在中国诗歌中很少见”。吴文英《莺啼序》,杜牧《遣怀》,宋玉《招魂》,司马相如《琴歌》

8.      为了被回忆 张岱《陶庵梦忆》为了记录过去而活了下来

 

“好的文学作品不属于哪一个特殊的文化,而属于所有对这作品有感应读者……对作品的分析不一定要按照中国历来文学史家所限定的框架,也不一定现代文学批评家的轨道。”

顺着这样的思路,他给出的解读是有趣的和独特的。非常值得推荐。Owen, Stephen. Rememberances (《追忆: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郑学勤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这是一位美国学者对跨文化文学批评的新的尝试。他尝试的目的是:1将批评本身文学化;2 回复到基于自身阅读感受的赏析式批评,深化作品的情感和审美,以挖掘新的境界,拓展新的视野为目的,而不是一如传统的批评板起面孔宣称自己的解读是纯粹客观公正的,是唯一的正解。正如他在书中所说:“作品本身是不完整的,只有在我们面向作品那些失落的、同外部的关系――与作者、环境和时代的关系――时,它才变得完满了。”(80)虽然他说这句话旨在阐释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空白与沉默之美学,但却和他采取的对文学批评的新的尝试遥相呼应。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作品观,才有了他这种赏析式的批评方式。虽然是赏析,却又不同于纯然私人的读后感。或者可以说,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修养的学者的读后感。因为他总能运用历史史料和文学素材来应证和支持他的独特感受,使得这种读后感显得睿智而不失情趣。

 

这本书因此并没有一个明确的ThesisStatement, 一个结论式的论点。他在Introduction部分所做的,只是说明了他的主题是讨论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过去”的处理――即对回忆的表现,和这一主题的起源。由中国古代文人对文学不朽性(作文可以流传后世,使作者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三种价值期许中的一种)的期待和重视,联想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前人作品与行为的品评应证的普遍现象。继而通过与西方文学隐喻性(文学与现实的距离,从Aristotleimitate引出的特征:隐喻法)的对比,尤其是与西方文学中“影响的焦虑”的对比,发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独特的认知形态:不是探讨现实与文学的距离,而是集中在讨论现在与过去的距离。此探讨背后的认知方法就是“举隅法”,或者是“借代法”,以部分带出全体,以碎片带出整体。由此,他得出的论点就是:文学主要就是由这两种鸿沟构成的――模仿物与被模仿物之间,记忆者与被记忆者之间的鸿沟。文学的力量就产生与这种靠近与无法接近的张力。

随后他接近了自己的讨论对象――记忆文学:“记忆的文学是追溯既往的文学,它目不转睛地凝视往事,尽力要扩展自身,填补围绕在残存碎片四周的空白。”(3)而他真正的重点就是具有记忆文学属性的中国古典诗歌。为说明他的赏析方法,分析了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所具有的这种伤逝之美。

为了说明中国文学传统作品中的往事与史书的区别,有趣地指出了历史为追求事物的“本末”――来龙去脉,将未被分割的、完整的过去所具有的真实的完整性给破坏了这一缺憾。从而肯定了文学对往事的完整保存。不知历史学家是否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幸好Owen没有就此观点继续讨论下去。他更关注他感兴趣的中国文学: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往事是以礼法与传统的方式呈现的,处理形式是对其的继承(过去以传统的身份对现实的统治)或反抗。“一些最为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产生在墨守传统者与现实功利世界的撞击之中。”(12)《左传》便是此一例。《论语》中也提出了“好古”的论点: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奠定了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追求传统,赋予传统以新的形式,使其内在化,让它得以延传下去。据此,两种常见的错误地运用过去的方式就是“借鉴”和“比较与对照”。正确的理解过去的方式是把“过去”(存在于过去,某种已经结束和消失的、完整的东西)放回过去去看,以掌握完整的和有生命的过去,而不是“仅仅把过去应用于现在”。

这正是Owen想要在这本书里所做的事情: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诗歌和散文)的赏析,鉴赏有生命的过去。在接下来的8章里,他分别讨论了追忆的不同方面:

1.      黍稷和石碑:回忆者与被回忆者(孟郊《秋怀》,《诗经》《黍离》,《晋书羊祜传》,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岘山亭记》);传递(述);追忆的典礼:一切的个性都被淹没了,在那种适应这种人类集体的、合乎规范的反应里,任何有个性的东西都变得暗淡无色。

2.      骨骸:建立与过去的联系。《庄子至乐》,张衡《骷髅赋》,谢惠连《祭古冢文》,王阳明《羁旅文》。骨骸代表消失的过去,它不关心现在,在庄子看来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和快乐。而活着的人还要与骨骸对话,猜测它们的身份,是对身份的失落,时代的失落和家族的失落的反抗。这一章所讨论的祭祀文化似乎与追忆的主题不太相关,有点文化批评的味道,对于身份的确认的主题。

3.      繁盛与衰落:必然性的机械运转;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中国传统中非道德的必然性,自然的非人格力量的表现,在时间的关照中,就显现出了回忆中的感慨:盛衰有定,世事无常――中国的悲剧感。“人被困陷在自然的那种既定的机械运转中,他们逃脱不了盛衰荣枯这种自然循环。这个过程偏巧是人们在回顾历史时见得最多的东西:它的形式是哀歌,是一种时间造成的距离,它相当于想象在唤起悲剧听众的‘怜悯和恐惧’时造成的距离”。杜牧《赤壁》杜甫《秋兴》。

4.      断片;诗歌中的空白(省略)与沉默。“略而不言使得残留下的片断有了某种特殊的强度……沉默可以表示情调、主题、背景或意向的一种突然的转变,读者的注意力准确无误地被引而不发的东西吸引过去。”“中国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它最为独特的属性之一就是片断形态:作品是可渗透的,同作诗以前和以后的活的世界连接在一起。”李贺《长平箭头歌》,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李商隐《花下醉》,李白《自遣》。

5.      回忆的引诱(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6.      复现:闲情记趣(沈复《浮生六记》)“回忆不是故事,回忆是进行大量沉思和回顾的场合,但回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思想”;

7.      绣户:回忆与艺术 “在中国诗歌里,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始终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在宋以前,西方诗歌中常见的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在中国诗歌中很少见”。吴文英《莺啼序》,杜牧《遣怀》,宋玉《招魂》,司马相如《琴歌》

8.      为了被回忆 张岱《陶庵梦忆》为了记录过去而活了下来

 

“好的文学作品不属于哪一个特殊的文化,而属于所有对这作品有感应读者……对作品的分析不一定要按照中国历来文学史家所限定的框架,也不一定现代文学批评家的轨道。”

顺着这样的思路,他给出的解读是有趣的和独特的。非常值得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古典文学精选
古典诗歌“登高”主题分析
杜牧与白居易的文学竞争:他们的文采竟然让整个朝廷为之倾倒!
「作家新干线·文学评论」石正民|散文《磨道窑》及诗歌《回故乡》读后感
Owen Gent ​​作品分享。我看到...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