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臂思扛鼎 万象指中出

一臂思扛鼎 万象指中出——高凤翰的手指画艺术

(2010-01-05 09:37:03)
标签:杂谈

一臂思扛鼎 万象指中出

——高凤翰的手指画艺术

李志强

一、高凤翰生平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别号南阜山人,山人,后尚左生,石道人,菊老人,老痹,丁巳残人,归云老人,归云和尚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生于山东省莱州府胶州城南三里河村。

高凤翰之父高曰恭,清康熙己卯举人,做过诸城和淄川教官。《淄川县志》说:“诗歌、文词、书法、画意无不精到,学者得其片纸若拱璧。”高凤翰“童年侍老父,窃闻画事述掌故。”康熙四十年(1701),十九岁考取邑庠(秀才)。“生四十有五年,而为雍正丁未(1727),以秀才举孝友端方科,授修职郎(八品),江南徽之歙县丞,风尘牛马,碌碌奔走者十年。而为乾隆丁巳(1737),行役于扬州,病痹废右,诸任事以左手,感前人郑元祐尚左故事,因更号‘后尚左生’,漂泊江湖,浪迹吴越者五年。岁辛酉(1741)始北归,归而再病再起,支离卧榻者又二年“(节录高凤翰自撰《南阜山人生圹志铭》)。

    乾隆十一年(1746)始胶州连年灾荒,高凤翰只能靠卖书画和藏品度日。乾隆十四年(1749)春天,艺术巨匠高凤翰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胶州三里河村,享年67岁,葬于胶州西八里辛置岭,郑板桥题写“高南阜先生墓”墓碑。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又号理庵,生于兴化东门外古板桥。乾隆元年中进士,官至山东潍县知县,是扬州画派的杰出画家。徐悲鸿称他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诗文奇、书画尤奇。” 

二、高凤翰艺术综论

    高凤翰出生在书香门第,七八岁学诗文,为诗坛领袖王渔洋所赏识,许为私淑门人。宋弼评其诗“七古得苏陆之遗,独擅胜场;诸体品格,在中晚两宋之间……”卢见曾评道“工书画尤豪于诗”。

    高凤翰十几岁开始作画,临摹和意仿陈淳、徐渭、蓝瑛、周臣、陆治、李成、法若真、王时敏和恽格等名家的作品,也学周静香、靳秋水、王石丈、杨涵和王屿等地方画师的作品,从不隐讳。高凤翰所绘《芭蕉竹石》图上题道:“余于画法,得吾石丈者十六七……”。高凤翰受朱岷的影响,后师法高其佩,多作指画。“惟先矩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有法之极归于无法”(《芥子园画谱》)。高凤翰的早期作品,“刻意摹群芳”,主要是临古、仿古和对景写生,几乎占十之七八,既有山水,又有花卉,风格也不固定。其作品多工细而少写意,多写实而少浪漫。从而打下了深厚的传统绘画基础,郑板桥评道:“人但羡其末年老笔,不知规矩准绳自然秀异绝俗,于少时已压倒一切矣!”
    高凤翰五十岁后作品趋于成熟,花卉从青藤白阳出,参以书法和指画法,纯以气胜,达到了“无指笔痕”的境界。乾隆二年(1737),高凤翰痹病废右前作《花卉》七开册,既有右手画的,又有左手画的,还有手指画的。三十二岁时就用左笔画《花卉斗方》(现藏四川美术学院)。可见高凤翰废右前就左右开弓作画。是年五月廿五日高凤翰痹病废右后,诸事皆用左手,从此右手画绝迹,以粗笔入画,更加奇逸、纵恣,足可与金农相抗衡。郑板桥赞道:“西园左笔寿门(金农)书,海内朋友索向余,短札长笺都去尽,老夫赝作亦无余。”

高凤翰的书法初学欧阳询、柳公权,后取法钟繇,工整而不拘谨。行书学苏东坡,圆劲飞动。隶书受张在辛的影响,学郑簠,后着迷于《史晨碑》和《曹全碑》,参用草书笔法,即沉着又灵动。草书参以草隶,具章草味,古朴典雅,别开生面。高凤翰的书法,废右后,改用左手,“左臂书更奇”,用笔古拙苍劲,结体纵横恣肆。《广川书跋》评其书法“有如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

    高风翰喜欢收藏印和洽印,在《归云和尚碣》中云:“汇集汉印约五千方,自制印及收藏近代名印与朋侪者亦数千方”。高凤翰以缪篆入印,全法秦汉,其篆法结体方正,增减合理,适当变形,易认易刻,不落俗套,不饰雕琢,奇趣横生。郑板桥赞曰:“工诗画,尤善印篆”。《风月谈余录》说:“板桥先生印章半出沈凡民、高西园二公手”,高凤翰的用印多数为自己所刻,刻有“一臂思扛鼎”,白文“指头墨”和“指头画”等印。

                                                         三、指画概述

    指画,也称手指画、指头画和指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技法,以指代笔,用指头蘸墨勾勒皴擦,间用手掌涂抹作画。高秉在《指头画说》中评道:“指画在文中如班、马,诗中如李、杜,字中如钟、王,图章中如秦、汉官私印。”据文献记载,唐代画家张  唯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唐代画家王洽以墨泼纸。“脚蹴手抹”,依其形状为山为云,开泼墨画法。明代画家吴传,作画时不慎将墨水碰翻,索性用手指蘸墨涂抹,画成《松泉图》。清世祖曾用指头蘸墨,印罗纹作渡水牛。康熙二年画家吴韦作指画《花卉图》。清初画家李山以指代笔作《芦雁图》……直至康熙十九年后,画家高其佩“知笔之难用,故单用手指”名擅一时,后人继者颇多,形成了独特的手指画派,高其佩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高其佩(1660-1734),字韦之,号且园,又号南村,别号创匠等。先世自山东高密迁辽宁铁岭,生于江西南城。官至刑部右侍郎,是清代杰出的书画家。

    清朝是指画鼎盛时期,也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绘画流派林立,名家辈出。活跃在清中期的扬州画派,受高其佩画风的影响,继承宋、元以来,特别是明代徐渭、陈淳和明末清初的石涛、八大山人(朱耷)等写意传流,不拘成法,即景写生,并将诗文、书画、金石有机的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流派。扬州画派的李鱓为高其佩弟子,师其法,变工细为粗放,形成了“水墨融成奇趣”的风格,有指画《鹅》传世;罗聘也擅手指画,有《指画纨扇仕女图》传世;《题黄瘿瓢(黄慎)山水幢子歌》:“忽而疏,忽而密,空际烟云指间出”;郑板桥《丛篁图》题道:“用石田(沈周)、高其佩画法”;又云:“平生爱学高司寇且园先生书法”。郑板桥在题高凤翰画跋中列举恽寿平(恽格)、王翚诸人之作,皆不能破古人牢笼,“独高且园轩然特出,冠绝一时,复堂(李鱓)、西园一头一尾……”。黄易评道:“南阜书画,有味外味。板桥以其品格在石田(沈周)、青藤(徐渭)、且园之间,评论是矣。易谓此派,大涤子(石涛)劲敌也。苍老之中,气韵奇秀,似又过之。”

                                                         四、高凤翰与手指画

    康熙四十年(1701),高凤翰十九岁乡试时,便结识了朱岷,在其《砚史》里记道:“朱岷,字仑仲,一字导江,号客亭。江苏武进人。祖籍山东历城。画山水得米(芾)法,其品可与查士标、翁康饴颉颃。兼善指画,初客天津查氏之水西庄,万柘坡尝作指头画歌赠之。行楷法苏、王,精隶书。”高凤翰有诗论其绘画“人生各有寄,所见成心胸。譬如嗜饮食,酸咸各不同。我有画友朱家老仲真怪绝,所见常与鬼神通。当其落笔叫得意,何有古法横胸中。”朱岷善指画,且年长于高凤翰,高凤翰受其影响,也作指画。

康熙五十五年(1716),高凤翰三十四岁作《指画花卉》十开册(现藏山东省博物馆)。雍正二年(1724),高凤翰四十二岁时作《连藕荷花》诗题小引记:“为甘怀园司马指墨。”甘怀园,名士调,字名庵,一字怀园,辽宁铁岭人。初官山东德州州同,嗣移中州监都,工指墨花鸟,亲承高其佩指授,能得天趣。是年高凤翰作《指画芦雁图》轴(现藏青岛市博物馆)。雍正三年(1725),高凤翰四十三岁时作《花卉》八开册之二《指画桃花》(现藏故宫博物院)。

    雍正六年(1728)秋,高凤翰四十六岁时北上赴京应试,正值高其佩被免职在京,前往拜会并客居其家。雍正八年及雍正十一年至十三年间,高其佩从弟高其倬任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高凤翰时任安徽歙县丞,为高其倬的僚属,深得其宠信。雍正十一年高凤翰因事留住高其倬抚署,寒夜公余,借书画遮眼,为高其倬藏《明肃本淳化阁帖》题跋云:“昔人谓右军(王羲之)人品绝高,惜为书法所掩,此等为不知书者言之耳。今观其书,端庄和雅,元气浑然,即其人品可知。……近代以来,疏秀率真如倪鸿宝(倪元璐),嵌其磊落如黄石斋(黄道周),瘦劲朴野如傅青主(傅山),皆一望而知其为端端正士,孰谓书法不可以观人哉”。 

    雍正十年(1732),高凤翰五十岁时《题高侍郎指头画马》跋。雍正十二年(1734),五十二岁时作指墨《山水花卉》十开册(现藏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乾隆元年(1736),五十四岁时《题且园翁指头画龙》诗赞道:“抟墨老仙墨奇绝,十指五指和盘铁。每笑世人含腐毫,死兔灵中乞生活。墨奇落想想亦奇,神工鬼斧天为师。雕盘虎啸未快意,放手更作云龙嬉。拿空搅海乱云水,混茫元气酣淋漓。如山大颡昂层雪,双勾怒攫丹渊披。自言往在西湖上,亲见游龙狎巨浪。湖上湖中咫尺迷,睹面垂湖逼相向。此之画者将毋同,鹤飞无处问仙翁。翁乎翁乎不可作,但见突兀开沧溟。安得蹑虚驭气入海去,与龙上下腾烟空?”是年作《南天雁影》十二开册(现藏山东省博物馆);作《指画山水花卉》十一开册(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作《指画杂画》八开册(现藏故官博物院);作《指画花卉山水》十二开册(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乾隆二年(1737),五十五岁时作指画《枯木寒鸦图》轴(现藏广东省博物馆)。乾隆四年(1739),五十七岁时作《指画花卉》六开册(现藏故宫博物院)。乾隆十一年(1746)六十四岁时为高其佩《虬松列岫图》题诗:“老树穿空列岫孤,游人几辈远盘纡,不知何处先生见,画作人间未见图”。乾隆十二年(1747),六十五岁时作《指画》十开册(现藏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是年为高其佩《饱虎图》题诗:“创匠今安在,空留纸墨精;平生画龙虎,老胆独纵橫。快跑松攒踠,安闲定睒睛;君从何处得,萧散饶逸情。”等。

    卢见曾编《山左诗钞》中说:“西园数客吾州,其改南村而称南阜山人,避先侍御别号也。”高凤翰与高其佩同号南村,为避讳改南村为南阜。郑板桥评:“且园以后西园”;又诗云:“有明一代得天池(徐渭),铁岭(高其佩)与朝直接之。想是二公魂未散,赴君(高凤翰)左腕作离奇。”

    高凤翰在五十余年的艺术创作中,指画始终伴随其中,只是指画被笔画所掩,鲜为人知罢了。高凤翰善笔画,兼作指画,是求指笔间运用技法和墨趣的不同,取长补短,互为参变,最后融为一体,达到似与不似的艺术境界。高凤翰在《与张吾未随笔六札》中评道:“常谓指画有二病,一病太似,刻画板滞以求工。评者评为与笔无辨。审尔,何不竟用笔作,而必仆一此甲肉何味哉。一病太不似,任意涂鸦,墨堆轮囷,略无伦脊。评者以为□画气。此又报仇行劫,牵画入魔,慎不可训也。取爪痕之萧疏,以助生辣,行乎六法之教,而仍不失矩度者,则指画之义得矣,用吾说以定画家爰书,恐顾陆老法曹不能移我铁案也。”强调作指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取爪痕之萧疏”,以助生辣,得稚拙之趣,对指画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见解。

                                                         五、高凤翰指画赏析

    高凤翰五十四岁作《南天雁影》册,是指画佳作。所绘山水和花卉都是生活中所见所闻,生活气息浓厚,读后亲切感人。该册指法纯熟,任其自然,纯以气胜,具有北宋之雄浑,元人之静逸,兼擅其胜。题跋以隶书、行书为主,兼用草书和篆书,印章多为高凤翰所刻,古朴典雅,再配以诗文,更增加了画面的意境,形成了书画、诗文和篆刻为一体的画风。《南天雁影》册为十二开,分别为: 

   (一)《池塘春草图》(图一)杭州画家康康山(康涛)为高凤翰和高元质写照,高凤翰补景并题跋:“池塘春草图,寄怀册为研村弟作,南阜老兄翰。西湖康康山图照,乾隆丙辰十月廿有八日成拜后,南阜所作指头墨十一页共一册。谢家春草,心同神耶。何处怀人,画中尔我。南阜又题。写心,石道人。”钤印:“西园”、“臣翰”、“南阜居士”、“南村”。

   (二)《天香舞袖图》(图二)高凤翰指画折枝牡丹并题跋:“天香舞袖图,石道人指墨。忆汝庭前好牡丹,十年宾客隔同怀。应知折赏别宾处,似插茱莄不忍看。兄南阜”。钤印:“凤翰”。

   (三)《宜男图》(图三)高凤翰指画宣草并题跋:“宜男图,写为研村阿弟祝喜,石农。丙辰”。钤印:“凤翰”、“长歌颂九如”。

   (四)《藕菱图》(图四)高凤翰指画并题跋:“老玉乾苍嫩玉肥,朱唇翠肤共鲜辉。鸳鸯湖上菱儿手,几度筠篮自买归。指墨戏作水品,拜识小诗寄意,南阜老兄。乾隆丙辰小春月,石道人记。”钤印:“凤翰”、“游戏三昧”、“丙辰”、“南阜居士”。

   (五)《得子图》(图五)高凤翰指画一枝石榴,从左侧横入,枝头结三果,一大两小。题跋:“得子图,石道者作,寄研村阿大为多男之祝,丙辰。南阜居士指头墨”。钤印:“高凤翰”、“肖形印”、“宜尔子孙”、“雾豹冥鸿”。

   (六)《秋园艳草图》(图六)高凤翰指画。坡石居一角,海棠石中出,间有杂草生,章法满而透。使朴茂之气顿生。题跋:“秋园艳草图,石道人题。乾隆丙辰。”钤印:“尘土人”、“牛马走”、“髯”。

   (七)《石之交图》(图七)高凤翰指画,此幅五石布满全纸,或卧、或立、或方、或圆,为绿、为赭、为墨,极具变化。题跋:“石之交图,南阜指墨。石之交,以不言浮。是以历久而坚,十年不渝。石道人铭。”钤印:“凤翰”、“指头墨”、“怪石供”、“丙辰”。

   (八)《梧桐老人》(图八)高凤翰以粗笔法用指画成,所绘人物形神兼备,梧桐枝叶茂盛。题跋:“如此老,可谓不负梧桐月色矣。石之农题”。钤印:“阴下淡月笼沙”、“凤翰”。

   (九)《枫岭秋涧》(图九)高凤翰指画并题跋:“枫岭秋涧,由皖城如徽,道经大枫岭,涧水之奇赏不能画,殊恨无计,携将寄我心好遣图一段,请与阿弟空中共之,老兄”。钤印:“凤翰”、“石之农”。

   (十)《崂山》(图十)高凤翰指画并题跋:“向游崂山九水,常至一处于大石隙间,见有缚茅一瓢,仅可容膝,旷然水际无垣墉,亦了不设关钥。偶问向行山僧:‘是阿谁居?’得应曰:‘是灰心人借巢所寄耳’。当时便尔叹息:‘今从热尘火聚中,风沙滚滚,念之愈觉如蓬山弱水矣。’乾隆丙辰十月,石道人题。南阜指头墨。”钤印:“牛马走”、“弄石”、“墨磨人”。

   (十一)《珠山一角》(图十一)高凤翰指画并题跋:“珠山一角,忆在家乡,游大珠山石门。一世弟长松匝山盘污,立至颠顶,其况味尔。石道人指墨。乾隆丙辰十月,”钤印:“凤翰”、“髯”、“云窝道人”。

   (十二)《寒林鸦阵图》(图十二)高凤翰指画,描绘家乡三里河上,每逢冬寒晨昏时节,寒鸦栖息枯树的景象,是其经常画的题材之一,以指蘸墨,半指半甲勾出枯树两株,一曲一直,一枯一润,一浓一淡,极具变化。用指蘸赭石色,连勾带皴画出石坡,似断非断,迹断意连,浑然天成。以小指点画出群鸦,有聚有散,形神兼备。以指画的斑驳和残缺之态,再用毛笔渲染、烘托出寒冷的“雪意”,最后题跋:“寒林鸦阵图,此景家园河上,每于冬寒晨昏时顾之。近久不见此风味矣。乾隆丙辰十月廿八日,石道人题画。”钤印:“西园”、“丙辰之年”、“花押印”。画家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整幅作品,枯树和石坡纵横变化,取斜势,颇有力量感。其指墨矜慎,挥洒自如,似笔画成,又有笔所达不到的稚拙和爽利,别具奇趣。高其佩《述画诗》所咏“吾画以吾手,甲肉掌背俱,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

    高凤翰作为扬州画派的杰出画家,工诗文、擅书画、精篆刻、善铭砚、嗜收藏。著有《南阜山人诗集类稿》、《砚史》等。宋弼撰《刻南阜山人诗序》云:“山人善书善画,画尤为世所宝重,贵之如古人。”高凤翰善画花卉和山水,凌霞《天隐堂集》列郑燮、金农、高凤翰、李鱓、李方膺、黄慎、边寿民、杨法等为“扬州八怪”。朱文震《画中十哲歌》中赞高翔、高凤翰、李世倬、允禧、张鹏  、李师中、董邦达、王延格、陈嘉禾、张士英为“画中十哲”,并歌云:“老阜刻意摹群芳,有时图山更兀苍。病余尚左谁能方,一官漂泊浮江湘。”吴昌硕作《芍药图》题跋云:“拟高南阜而不古,拟张孟皋而不厚,拟十三峰草堂(张锡宁)而又不能放。”作《墙根菊花可酤酒》题跋云:“拟高南阜笔意,尚觉神在个中。”齐白石作《群鱼》扇面题跋云:“从来画家别具胸臆者,唯有南阜老人,动笔令人心服。”

    高凤翰的一生,饱经坎坷,才华横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诗、书、画、印、砚等艺术精品。其手指画作品之多,题材之广,水平之高,是继高其佩之后又一指画大家。

(作者系中国手指画研究会艺委会副主任,青岛高凤翰书画研究院院长,胶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奇葩——指画
中华指墨技法
艺术奇葩
《指头画说》(清)高秉撰
画有真情品自高
青岛这位牛人用指尖作画!意外的在收藏界火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