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芥堂拍案:嘉德西泠印章拍假?

芥堂拍案:嘉德西泠印章拍假?

芥堂 2015-05-13 10:12:23

嘉德即将拍卖的“辟疆读后”石印(左)、“辟疆版权”铜印(中),以及西泠已成功拍出的“石沱”石印(右)为明显作假拍品。(嘉德拍品图片来源于“中国嘉德拍卖”微信公众号,西泠拍品图片来源于西泠印社拍卖行官网)

拍卖行的“糊涂”与好事者的“聪明”

——从最近拍卖的几方傅抱石篆印说起

芥堂/文

2015年4月25-26日,嘉德2015春拍巡展首站在深圳瑞吉酒店举行。一方标称傅抱石所刻的“辟疆读后”石印引起了芥堂的注意。

令人费解的边款

看到“辟疆读后”石印的第一眼,芥堂就本能地认为此印“气息不对”:其边款款字举止促迫,形容猥琐,与傅抱石劲刻爽健的边款风格明显不符。由于刻者运刀迟疑,且多修补,故印文线条单一、痴重,完全不能与傅抱石一贯浑朴挺劲的线条相比。

当晚在家翻阅《中国嘉德2015春节拍卖会预览》,再细读“辟疆读后”石印款识“辟疆夫子大人属,晚抱石‘作’”(见图一),芥堂不禁疑窦丛生。

图一:嘉德即将拍卖的“辟疆读后”印边款(来源于中国嘉德官网截图)

此印下款“晚抱石‘作’”,显然是想署名为“晚生(或晚辈、晚学)抱石作”。《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晚”字有两项解释与此相类:一是“后来的:晚辈”;二是“后辈对前辈的自称(用于书信)”。这就是说,后辈对前辈自称时,除书信这一私密情境之下可直接称“晚某某”之外,其他场合须称“晚辈(或晚生、晚学)某某”。以傅氏之博学,不可能不知道这一道理。

嘉德拍卖图录将下款释为“晚抱石作”,但芥堂在“作”字上加了引号。因为芥堂以为,按篆刻边款常识,此字确实应为“作”字。但刻者或是不懂文言或是不通文字学,这个“作”字粗看像“也”字了。

如果真是“也”字,此印既然是汪辟疆“属”傅抱石刻印,那么傅抱石完全没必要在边款中向汪说明“我是晚辈抱石”。但如果认作“作”字,那么,这个“抱石”连基本的文字学都不通。懂文字学的人知道,“作”字可按篆书结体写成“乍”字。除左边一竖和最下一横外,右上还有三笔,或为“人”字下加一横,或为一竖两横,而此“作”却只刻了既像竖又像撇的两笔。(见图二

图二:嘉德即将拍卖的“辟疆读后”印边款中的“作”字(上,来源于中国嘉德官网截图)与“作”字的正常刻法。

芥堂随后登陆嘉德官网发现,傅抱石女婿叶宗镐先生有近3000字的专文推介此印。叶文说,此印是1926年傅抱石23岁时为民国国学大师汪辟疆所刻。

芥堂据此搜索资料发现,傅抱石生于1904年,汪辟疆生于1887年,傅抱石小于汪辟疆17岁。也就是说,傅抱石刻这方印章时,汪辟疆40岁。这一年,汪尚在江西心远大学任教授,除同时兼任江西通志局纂修外,其学术名声并不彰显。而叶文说:“(傅抱石)二十余岁就撰写了《国画源流述概》(22岁)、《摹印学》(23岁)、《中国绘画变迁史纲》(26岁)之类具有深厚学术修养的专业论著。”

按此说法,此印上款“辟疆夫子大人属”同样令人费解。试想,让在艺术上已卓有建树的23岁的傅抱石,在彼时称学术名声尚不彰显的40岁的汪辟疆为“夫子大人”,恐怕与情理难符,是否过于矫情?

在嘉德官网上,芥堂同时发现,嘉德此次春拍即将拍卖的还有一方标称傅抱石刊刻的“辟疆版权”铜印。

这方铜印同样令芥堂大惑不解:按照叶文说法,傅抱石“先生颇擅此道(指刻铜印)”。然而,“颇擅此道”的傅抱石,何至于刻出如此草率荒疏的款字?再者,稍通文墨的人都会知道,书画、篆刻落款时,如单署下款,根据章法需要,作者名字或可分开成两行,如《傅抱石所造印稿》中“长宜子孙”印边款“乙亥二月抱石”,“抱石”即作分行题署。但上款和下款连署时,作者不可能将作为下款的自己的名字分开作两行,将第一字与上款直接相连,第二字则单独成行,但此印边款恰恰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根据此印边款两字一行的排布格局,如让“属”字单独成行,将“抱石”二字合为一行,则整个边款更显虚实相生、疏密有致,更加符合审美要求。如此简单的美学原理,傅抱石不可能不懂。(见图三

图三:嘉德即将拍卖的“辟疆版权”印及其边款(来源于中国嘉德官网截图)

明显失真的印面

叶先生在专文中不仅声称二印在其编著的《傅抱石所造印稿》一书中都有著录,而且写道:“这是国内存世流传民间之抱石先生最早篆刻作品,其罕见珍贵不言而喻。”

图四:芥堂通过网购买回的傅抱石女婿叶宗镐先生编著的《傅抱石所造印稿》。

根据叶文这一线索,芥堂网购了一套两册《傅抱石所造印稿》(见图四)。书中确有“辟疆读后”和“辟疆版权”两个印蛻,分别位于第一册的第十二页和第五页。而且,傅抱石还亲笔注明了两印分别为石印和铜印。

将两个印蛻与嘉德即将拍卖的两印印面仔细比对后,芥堂又有了吃惊的发现。

诚如叶文所说,《傅抱石所造印稿》中“辟疆读后”印饶有古意,篆法古拙。而且,就芥堂所赏,其章法亦独具匠心:“辟”字左上部和右下部大块布白形成对角对称,以此打破其余三字全部虚左实右的整体基调,实现破中立、立中破的辩证统一。又用半包围边框统摄四字,使全印松而不散,真气凝聚。

嘉德2015春拍“辟疆读后”印虽章法上与《傅抱石所造印稿》中“辟疆读后”印蛻相同,但在几个细部却明显有异:一是“辟”字,印蛻“辟”字左边“尸”部那一短竖与弧笔起笔直接相连,浑然一笔;拍品弧笔却在这一短竖处露了头,弧笔与短竖明显分开成了两笔。二是“读”字,印蛻“读”字右部最上四笔虚实结合,略呈小写英文字母“y”形;拍品这四笔全实,明显呈大写英文字母“M”形。三是“后”字,印蛻“后”字右部上面四横几乎平分空间;拍品这四横中上两横和下两横之间的距离明显大于各自横间距离。四是边框,印蛻边框在右下角和“后”字下部虽各有断裂,但由于运刀爽利,气脉贯通,整体似断还连;拍品边框没有断处,一通到底,由于运刀迟滞,线条浊重。(见图五

图五:嘉德即将拍卖的“辟疆读后”印印面(右,来源于中国嘉德官网截图,经反转)及《傅抱石所造印稿》书中“辟疆读后”印印蛻(左)对比。

叶文说,“辟疆版权”铜印为朱文,四字腾挪揖让,分朱布白灵动有致。尤其“辟”、“版”二字的处理,极为讲究,颇饶逸趣。“辟”字右半“辛”故意向下挫位,留出了一截空白,与“版”字的“片”部空白呼应,真是用心良苦。

应当说,上述观点如用以评鉴《傅抱石所造印稿》“辟疆版权”印蛻,可谓切中肯綮。但用来说嘉德即将拍卖的“辟疆版权”拍品,则谬之何止千里。比对印蛻和拍品印面,无需细说,细心者自会发现类似上述“辟疆读后”印的诸多异处。芥堂以为,虽为铜印凑刀不易,但印蛻线条圆活,逸趣天成。拍品则几无艺术感可言,线条僵直,形容刻板,钮制粗俗,堪比“牛屎公章”。(见图六

图六:嘉德即将拍卖的“辟疆版权”印印面(右,来源于中国嘉德官网截图,经反转)及《傅抱石所造印稿》书中“辟疆版权”印印蛻(左)对比。

5月10日,嘉德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即将拍卖的上述两印的印蛻及其边款。芥堂发现,“辟疆读后”印“辟”字左边“尸”部那一弧笔与短竖相接处出头部分,虽明显已被人为以印泥填补,但仍留下了出头的印记;“辟疆版权”印明显露怯的边款,被故意作模糊拓制处理。(见图七

图七:嘉德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即将拍卖的“辟疆读后”印(右)和“辟疆版权”印(左)的印蛻及其边款墨拓(来源于“中国嘉德拍卖”微信公众号)。

手法拙劣的作假

无独有偶,2014年12月13日-12月15日,在西泠印社2014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一方同样标称为傅抱石所刻的“石沱”石印(见图八),也让芥堂百思不得其解。与前二印有所不同的是,这方石印没有叶宗镐先生背书。而且,“石沱”印已以34.5万元的高价成功拍出。“辟疆读后”石印、“辟疆版权”铜印则分别以50-80万元、30-50万元的估价尚在巡展中,并将于5月17日正式拍卖。

图八:西泠印社2014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以34.5万元成功拍出的“石沱”印(来源于西泠印社拍卖行官网截图)

“石沱”印边款风格同样与傅抱石边款风格不符。而且,其边款云:“沫公正刊,抱石”,以芥堂陋见,以“沫公”称呼郭沫若,史上鲜见,且或有不恭之嫌。此印在拍卖图录上注明“郭沫若用印,由其家属提供”,芥堂同样在《傅抱石所造印稿》上找到了傅抱石原刻印蛻,印蛻位于第五十二页。但印蛻与拍品同样有着明显不同:一是印蛻线条丰挺遒劲,拍品线条纤细孱弱,尤其是“鼎”字“目”部中间第二横,印蛻此横左右两端均与外框粘连,拍品此横左端细至于无,竟与外框断开。按照常识,此印存世已有数十年,随着钤盖次数的增加而导致的磨损,朱文印线条只可能变粗而不至趋细,甚而至于无。二是“石”字口部转折处,印蛻纯用方折,拍品折中稍带圆转。三是“石”字首横连接边框处,印蛻没有破损,拍品有破损,且破损不是因年代久远而可能出现的自然破损。从刀痕看,显然是刻印者控刀不稳破边所致。四是“沱”字“它”部圆弧笔,印蛻几乎与边框粘连,拍品与边框隔有明显距离。(见图九

图九:西泠印社拍卖行拍卖的“石沱”印印蛻(右,来源于西泠印社拍卖行官网截图)及《傅抱石所造印稿》书中“石沱”印印蛻(左)对比。

综上所述,芥堂不妨稍作推演,《傅抱石所造印稿》中“辟疆读后”、“辟疆版权”、“石沱”三印原石(铜)早已不知所踪。好事者为利所驱,便依《傅抱石所造印稿》中三印印蛻炮制了与原印同样大小的石(铜)印,并以《傅抱石所造印稿》著录作为依据,或请傅抱石女婿撰文背书,或拉郭沫若“家属提供”作证,以此瞒天过海。

然而,好事者由于功力不逮,学识有限,依据《傅抱石所造印稿》著录的印蛻这个“葫芦”画出来的“瓢”,明显留下了作假的蛛丝马迹。而因《傅抱石所造印稿》未留三印边款,好事者只能凭借自己有限的学识生造边款,终至漏洞百出。最不可思议的是,从《傅抱石所造印稿》所附各时期边款可知,傅氏各时期边款字形虽时有变化,但风格、刀法、行气一以贯之(见图十)。而三印虽刻成时间相隔不过数年,但其边款的字形、刀法、行气、风格竟各不相同,各成体系(见图十一、图十二)。

图十:傅抱石不同时期的边款:左上刻于1934年,左下刻于1935年,右边刻于1946年(图片均来源于《傅抱石所造印稿》)。

图十一:嘉德即将拍卖的“辟疆读后”印边款(上左)和“辟疆版权”印边款(下)(两者均来源于中国嘉德官网截图),西泠印社拍卖行拍卖的“石沱”印边款(上右,来源于西泠印社拍卖行官网截图)。

图十二:嘉德即将拍卖的“辟疆读后”印边款墨拓(左)和“辟疆版权”印边款墨拓(右上)(两者均来源于中国嘉德官网截图),西泠印社拍卖行拍卖的“石沱”印边款(右下,来源于西泠印社拍卖行官网截图)。

芥堂以为,相对于书画,篆刻更为小众,其创作、鉴赏门槛也更高。篆刻家和鉴赏者不仅需要在书法、历史、文学、美学、绘画等方面有相当深厚的修养外,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古文字学、金石学知识。

因此,中国艺术中,篆刻作假最难。似与不似,一走刀就没了回旋余地。而且,运刀疾涩体现出来的线条质感、用力大小体现出来的字口深浅、着刀角度体现出来的笔画厚薄、结字篆法体现出来的字学根底、章法安排体现出来的布局匠心……与原作者风格一脉相承的印作边款书法、文辞,以及边款中与原作者创作时可能涉及的节令、人物、年龄等,均会成为横在作假者面前的“拦路虎”。况且,在芥堂看来,这些还只是“形而下”的技术性问题。至于“形而上”的问题——作假印作边款书法、文辞要符合原作者的涵养情操、审美情趣,作假印作神韵要体现原作者的秉性、学养、胸襟,简直比登天还难。

中国嘉德和西泠印社拍卖行,一个是长期拍卖印章的顶级拍卖行,一个是以印学研究相标榜的专业拍卖行,为何竟让三方如此拙劣的假印堂而皇之地参与展览、拍卖?想想每方假印数十万元的拍卖价格,芥堂只能说,在孔方兄面前,拍卖行变“糊涂”了,好事者太“聪明”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宁金石篆刻艺术雅鉴,当代篆刻名家多枚吉语闲章赏析
邓石如的江湖往事
集贤印社 || 印学五百年之西冷八大家
西泠后四家作品之陈豫钟
金石永年 名家篆刻、书画碑拓、国石文房专场
书画还值得投资吗?看看这次数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