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是林徽因侄女,奥巴马曾给她颁奖,乔布斯看见她会害羞

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伊夫.邦廷和插画家罗纳德.希姆勒一起,合著了一本儿童绘本《爷爷的墙》。

绘本讲了一个感伤的故事:

一名小男孩跟着他的父亲从很远的地方来到美国华盛顿,在一堵战争纪念墙上寻找爷爷的名字。

数万个人名中,父亲终于找到了爷爷的名字。他把小男孩抱起来,让他去抚摸这名字,并告诉他:这里是个很光荣的地方,你爷爷的名字能刻在墙上,真的很了不起。

但是小男孩心里想的却是:他不希望爷爷只是墙上的一个名字,他更希望爷爷能够带自己去玩,能在寒风中帮自己扣好衣服的纽扣。

绘本里的这堵『爷爷的墙』,就是位于华盛顿宪法公园的越战纪念碑。

她的设计者,是一名亚裔女子,名叫林璎。当年设计这座纪念碑时,她只有21岁,还是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大三的学生。

林璎与她的纪念碑设计图纸

时光倒流回1980年。有个越战退伍军人想在华盛顿建造一座纪念碑,用以纪念在越战中牺牲的战友们。他的想法得到了很多人响应,并成立了一个基金会,面向全美征集设计稿。

当时的林璎,正在准备自己的毕业设计。一直以来,她就对以建筑的形态来处理死亡的主题很感兴趣,看到征集海报后,她动了参赛的心思,并跑去华盛顿实地考察。

当她站在纪念碑计划修建的地点极目四望,看到一侧是高高耸立的华盛顿纪念碑,用来纪念独立战争中领导美国取得胜利的华盛顿总统。

华盛顿纪念碑

另一侧是廊柱峭立庄严的林肯纪念堂,用来纪念在南北战争中维护了联邦统一的总统林肯。

林肯纪念堂

那么,关于越战,要纪念谁?

1959年,是林璎出生的年份,也是越战的开端。这场极具争议的战争持续了16年,美国付出了5万多将士阵亡、30多万军人受伤的代价。

它是美国历史上黑暗沉重的一页。

21岁的林璎,对战争和时事并不感兴趣。她只知道,这5万多军人,已经长眠于地底,再不能醒来。

对这场战争而言,他们只是一个个再寻常不过的名字,但他们每一个,都是亲人心里一道永难愈合的伤口。

『伤口』的想法一经冒出,纪念碑的设计方案直觉地在她脑中浮现:

小刀把地面呈立体状切开,像在大地上切开一道口子。两翼的泥土翻起,形成墙体。纪念碑以倒V字的造型,拗出一片三角形的墓园。整道口子形成一条长廊,在廊壁上刻上所有阵亡将士的名字。

林璎的设计图

两个星期以后,林璎做出了纪念碑的模型。

纪念碑模型

在这道大地的伤口上,两翼与地面齐平。随着两翼往中心走,地势逐渐沉降,墙体越来越高。

走进这个纪念碑,就像一步步在往地底下走,但事实一直身处在光明中。喻意着在世之人与亲人的亡魂在光明与黑暗相交处相见。

纪念碑建成后的实景图俯瞰

这个摒弃了政治主题、将焦点对准『人』的设计得到了评审们的一致认可。

一千多份设计稿中,林璎得了第一。消息传出后,随之而来的并不是赞誉,而是铺天盖地的责难与诋毁。

越战老兵说:纪念碑代表着军人的荣誉,应该展现雄伟壮观一面,而不应陷在地下,像条阴沟。

反对派们说:这场战争是错误的,不值得歌颂,也没必要立碑。

普罗大众说:美国人的越战纪念碑,凭什么要由一个亚裔来设计!

学生时期的林璎

抗议声越来越大,并且,从对作品的不满上升到了对林璎的人身攻击。

一个21岁的女大学生,尚未品尝胜利的果实,就已经沦陷在舆论的漩涡里。但是林璎始终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毫不退让。

两相僵持下,艺术界与建筑界的知名人士决定将参赛的所有作品再重审一遍。结果,全体评审员还是一致认为,林璎的作品最好。

林璎在纪念碑施工地监工

但是出钱的越战退伍军人协会不干了,最后折中下来,他们要在林璎的作品边上,再加上哈特设计的三个越战军人雕像和美国国旗。

林璎对此很是愤怒,她甚至尖锐地批评哈特的作品:三个人这么对着世人站着——那是一种陈腐,是一般化,是庸俗化。

但是,大众意见所趋,她的抗议没有用。

1982年,纪念碑建成揭幕,呈现给世人的是这样一座建筑。

它并不高高在上。长达两百多米的花岗岩墙,与地平线齐平,像一道伤口裂开于如茵的草坪。

两翼一侧指向华盛顿纪念碑,一侧指向林肯纪念堂。

深黑色的墙体光滑如镜面,58132名阵亡军人的名字,根据阵亡的年份、按姓氏字母顺序密密镌刻。

人群从与地面齐平的两翼进入,随着地势沉降,碑越来越高。碑面上的阵亡人名,随着战事发展也逐渐增多。联想一下战争的残酷性,会给人形成一种心理上的震憾力。

在中心距离地面3米的高处,1959年与1975年重逢。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形成一个圆环,像一阙完整的史诗。

而人们走进这面墙,就像从地面慢慢走入幽冥的地下。

在同一个空间里,你站在阳光普照的人世,他们壁立于泥土长眠。

人站在碑前,能够亲手触摸到墙体上的名字。镜面般的岩面,也可以印出悼念者的手与面容。在世的亲人与死去的亲人,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产生联结。

那些前来寻亲的后人们,有些长久地抚摸着碑上的名字,有些则拿着白纸,拓印着先人的名字。

有人在现场目睹一个小女孩请一名高个子军官抱着,去吻高处一个人名,她说那是她爷爷的名字。

小女孩吻得热烈而长久,军官则潸然泪下。

退伍越战老兵们,在碑前寻找着已经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战友的名字,纪念曾经一起浴血奋战的兄弟,缅怀他们那段峥嵘岁月。

墙体下,花束、照片、军功章、酒瓶、塞在靴子里的信件,无一不是对亲人的缅怀、对战友的悼念。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纪念方式。

华盛顿的人们这才意识到,林璎这个设计背后深沉的人文情怀。但是在揭幕日当天,几乎无人提及她这个设计者的名字。

纪念碑揭幕日,林璎拍照留念

随着岁月流逝,后人对战争的反思越来越深刻,她的作品也越来越呈现出意义。

2007年,越战纪念碑被列为美国人最喜爱的十大建筑之一。

2010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亲手把『2009年美国国家艺术奖』颁发给了时年51岁的林璎。

而早在80年代初,林璎就和乔布斯成为了挚友。狂狷骄傲到不可一世的乔布斯,在林璎面前居然会变得害羞。

林璎曾接受乔布斯邀请,在苹果公司与他共事过一周。那时她就提出疑问:为什么不把电脑做得轻薄一点?做成便携式平板?

若干年后,IPAD问世。在崇尚简洁方面,林璎与乔布斯的审美高度一致。

林璎曾说过:我喜欢简洁而不繁复的东西。

有时候,简洁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力量,它指向的,是永恒。

耶鲁大学与哈佛齐名,是美国常青藤名校之一。林璎,是耶鲁校史上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博士(获得学位时)。

她是不折不扣的学霸,高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进入耶鲁。

她的父亲是陶瓷专家,曾任美国俄亥俄州美术学院院长,母亲则是英语文学教授。出生文学与艺术之家的她,天赋却在数学和艺术方面,所以她进了耶鲁的建筑学院。

那个时候,在美国出生的她,还不知道大洋彼岸的东方有个叫梁思诚的建筑大师是她的姑父,民国著名才女林徽因是她的姑姑。

她在设计越战纪念碑的时候,也不知道姑姑林徽因也参与设计过人民英雄纪念碑。

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因为父母很少谈论家里的事,所以一直到三十多岁时她才从别人嘴里知道这些。而她出生那年,林徽因已离世四年。

宿命这个东西有时候很神奇。在林璎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她与林徽因相似的眉眼。清秀,聪慧,眼神里都有不轻易妥协的坚韧。

她父亲林恒评价:林家的女人,每一个都个性倔强、果敢独断、才华洋溢。

成为建筑师的这些年里,林璎设计了很多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作品。

在马丁路德金发起民权运动的地方建起的民权纪念碑。

为纪念耶鲁大学开女权运动先河设计的女生桌。

还有印第安人纪念碑。

女生桌

美国各地许多地标建筑都出自她手。

比如密歇根大学的波浪草坪,美国的中国博物馆。

她也得到数不清的荣誉,却从来不为这些东西所缚,生活得低调又清简。

她在纽约soho的工作室只有少数几个人。多年来,她坚持自己绘制设计图。因为不喜欢名利场,她宁可住在郊区与猫为伴。

不喜华服的她,经常是旧T加旧仔裤当日常穿着。

她的注意力,不在这个浮华世界,她更关注人与自然这些本质的东西。所以晚年她一直在致力从事环保命题的设计。

兰斯敦.休斯图书馆

riggio lynch教堂

环保项目

林璎说:过去会告诉我们,将来应该怎样生活。

我总是想,世界之所以有趣,就在于它的参差多态吧。

比如有人毕生致力于如何做一个精致女子,活成人群里的一道风景。有人却愿意一生粗服清茶,把精力解放出来投身社会事务中。

世界很美,因为有你,林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徽因侄女,让奥巴马、乔布斯都倾慕的华裔才女
21岁用设计征服全世界!她是林徽因的侄女,但她的成就不输林徽因!
林徽因亲侄女曝光!影响乔布斯,让奥巴马两度颁奖,林家女人到底多牛?
乔布斯敬佩她的才华,奥巴马亲自给她勋章,她的姑姑是才女林徽因
林璎——又见人间四月天(下)
专辑 ▎她是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亲侄女,21岁设计美国最著名纪念碑,并获得国家艺术勋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