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檀钱|聊聊中等收入陷阱 | 我们这代人未来30年的兴衰 就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了



文/Kevin


文章获得微信公众号:“Kevin投资茶馆”

授权转发



好像好久没有聊宏观经济的话题了,最近正好关于中国经济、特别是中等收入陷阱有一些新的思考和视角,所以就拿出来和各位做个分享。


直接说结论,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是未来30年中国经济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我们这代80、90生人的人生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可能有人会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名词有点陌生,这里稍微解释一下: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这个名词其实最早出现在2006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其指的是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人均GDP在4000-12000美元)后,由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导致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现象。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及马来西亚等国都是中等收入陷阱里特别典型的例子,这些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中等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他们仍然挣扎在人均4000-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且看不到新的增长动力与希望。


而我国截止2015年末的人均GDP刚刚迈过8000美元大关,正好处于4000-12000美元的敏感地带。另一方面,过去2-3年,中国经济确实也遇到了不少烦心事,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刚性的过剩产能,另一个的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刚性的过剩产能使得社会转型的成本高昂,产业升级遥遥无期,而高昂的资产价格又透支着年轻一代的未来。经济发展进退维谷。


老实说,必须承认,中国经济当下已经渐渐感受到了中等收入陷阱所带来的压力。GDP增速目标近年来不断下调,2012年的时候我们提保8,2015年的时候我们提保7,到了2016年,增速要求已经降到了6.5%。


只要稍加留意,其实可以发现最近1-2年聊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章真心挺多的,但很多文章写的都比较浅,要么就是拿拉美陷落的例子吓唬读者,说我们未来肯定就这样了;要么就高喊我D万岁,呼吁国家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带领我们直接把人均GDP拉到12000美元以上。仿佛只要突破了12000美元的关卡,我们就破解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诅咒。


不过在我看来,具体的人均GDP门槛到底是8000,还是12000,其实都不重要。研究经济问题,最忌逆转因果,本末导致,4000-12000美元的区间只是历史数据最终表现出来的果,而不是核心的因。


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如何为经济找到新的可持续的增长动力。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监测数据,Kevin觉得,可能就是人均收入的结构。


因为同样是人均8000美元的收入情况,结构上呈正态分布,还是呈极端分布,结果肯定不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一个经济体中,只有1个有钱人,他的收入每年有10万元,而剩下的9个人,每人的年收入只有1000元,在简单平均之后,这群人的平均年收入是10900元。这种经济结构下,肯定是很难产生持续的增长潜力的。原因很简单,对于9个穷人而言,他们的收入只够他们勉强糊口,不管刺激与否,他们的收入必然是花的七七八八,很难实现财富的积累。


而对于有钱人来说,由于国内的有效供给不足,他们在国内的消费相对于收入的占比很小,每年都会有一大部分的资金会积攒下来,这部分资金要么跑到国外去追求资金的保值增值,要么索性就跑到国外去消费。所以,这种收入结构下整个经济体是呈一种耗散的结构。


而如果10个人中,他们每个人的年收入都是10000元,那么情况就会好得多。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这种收入结构无疑将会产生更大、更好的有效需求,进而支持供给层面的产业升级。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只有当大家都差不多都比较有钱的时候,那么才会产生比较庞大且稳定的消费升级需求,进而支持供给层面的产业升级及额外的毛利率空间,随后教育与研发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受重视,然后又会产生系列新的中高端工作机会,进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增长循环。


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个庞大且稳定的中产阶层,不大的收入差距几乎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备要件。


但当前比较大的问题在于,我国中产阶级的基础正变得越发脆弱:


我们当前中产阶级构成中,主力人群是60及70人群,可以说,他们是过去30年改革开放最核心的受益者。这里面有3方面的原因:


一是W G造成的人才断档及世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这部分人当年很容易在工作中获得表现和提升,在企业中升至更为核心的位置;


二是60、70后人群的当打之年(30岁-40岁)正逢中国经济增长最为迅速、最为健康的好年景(1995-2007),财富得以很好的积累;


三是当60、70后财富积累初具规模后,正好又赶上中国长达20年的房地产上涨周期,身价随之暴涨。


如果我们把财富的构成分成工资收入的增长,财富的积累及资产价格的上涨3个层次。


60、70后人群基本把上述3个层次都占全了。而到了80后,特别85后的一代,他们在工资收入增长和财富积累等方面就要差上许多,一是向上晋升的渠道受阻,工资性收入很难快速增长,二是近些年国内的经济环境也日趋复杂,企业经营好好坏坏,三是还没等80后攒够足够的钱,房价早已上天。在这种背景下,80后如果想跟上60、70后的财富增长速度,唯一的办法就只好透支未来,提早买房。由于本身并没有足够的钱,因此80后的购房行为只能伴随着代际之间财富的转移,即80后的购房行为需要80后的父母出钱。


但可悲的是,80后是中国新增人口的峰值,且90后父母的主力人群是60、70后的成功人群,早在他们这一代就完成了城镇化的过程,后续继续大规模买房的需求不大,因此,如果从大的时间尺度来看,未来10年,地产价格继续上涨的逻辑肯定是减弱的。


90后虽然面临的压力不及80后,没有买房的压力,但他们未来同样也需要面对工资性收入增长受阻和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等问题。


综合来看,尽管过去30年,我们国家确实了诞生一批以60、70后为代表的中产阶层,但他们的继任者80后、90后的无疑很难继续他们当年的辉煌。因此,如果当前这种情况不能够改变,我国整体的阶层分化未来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大,而不是越小。


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刺激消费、让人们敢于消费是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但Kevin觉得,消费来源于收入,可能如何让我们这代人赚到并攒下更多的钱才是关键,毕竟由于有钱所产生消费需求才最为持久。


所以说,可能如何解决80后、90后的收入问题才是我国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柴静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她说,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


经济问题,同样如此。任何一个经济数据的背后,都对应着一代代鲜活的人的悲喜与欢笑,幸福与苦涩。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代人都相比过去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而不是相反。


所以,我们分析任何一个经济问题,都不能脱离具体的人。


不过,作为80后,我们也深知我们这代人所面临的问题没一个是容易解的,有时候也必须要承认,每一代人都是有自己的历史宿命。


既然命中注定是个80后,既然注定在这次浪潮中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全身而退。人生只有一次,既然不幸沦落Hard模式,就更应该努力不殆,至少保证自己不会成为最后被干死的那个。


愿与所有的80后共勉。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8年中国人均GDP3千美元 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
“时间换钱”的陷阱
普通人如何培养富人思维,赚更多的钱?
人均收入亚洲第一的国家,士兵年薪接近400万
观点|巴西、阿根廷、智利三国为何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理性看待所谓“陷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