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弃订《咬文嚼字》的n个理由

订阅了15年之久的《咬文嚼字》今年终于弃订。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一年的深思熟虑。事实上早在2015年初就有了这种想法。这到不是订阅久了,对这份刊物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是发现了这份刊物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当时就想弃订,但一想订阅这份刊物已十年有余,还是有些感情,就给它一年的观察期吧。

然而一年下来,刊物面目依旧,并未达到我的期望值。于是痛下决心:2016年,弃订吧。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和相伴了十余年的《咬文嚼字》挥手再见呢?

一曰有错不纠,谬误流传。虽然《咬文嚼字》声称:为了保证质量,该刊每篇文章至少要查阅三部工具书,每期至少要有十个校次,有五人重新审读。这样看来该刊应该是杜绝了差错。然而仔细读来,该刊硬伤并不见少,几乎每期皆不能幸免。随便举几例。2014年第五期《法、德元首握手是“执子之手“?》居然说德国总理乃德国的国家元首。这是政治常识性错误。2015年第7期《“胡“的来龙去脉》说: “男子脸上长胡子,说起来与胡人有关。”这是文字表达上的错误。2014年第九期《“玉米”是“蔬果”"吗?》说,没有人把玉米当水果。却不知道真有一种玉米未老熟前皮薄、汁多、质脆味甜,人们真将其当水果生吃。这是知识性错误。还有更早的。2011年第十期《是五行山,还是五指山》,把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与舞剧《红色娘子军》插曲《万泉河水清又清》混为一谈,把前者说成是《红色娘子军》插曲。这是文史知识的错误。还有最近的。2015年第十二期《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正本清源》把《汉语成语大词典》错成《汉大成语大词典》,这可能是作者笔误,更是编辑的错误。刊物作为文字产品,错误在所难免,出版界不是有“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吗?然而错了你得改呀。笔者满腔热情,凡发现的错误,都热心地向刊物指出。然而热脸贴上了冷屁股,刊物压根儿不予理睬。致使谬误继续流传,与编者标榜的质量标准大相径庭。难道该刊所谓的“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只对人,不对己?

二曰自我膨胀,不重互动。作为一本32开本,每期60页的小刊,《咬文嚼字》所刊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自成一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也是我十余年来订阅该刊的重要原因。将其定位为语文刊物的轻骑兵,寻找语言病虫的啄木鸟恰如其分。然而该刊却有一种自我膨胀的倾向,把自己当成了语言文字界的权威刊物。这无疑定位过高。以刊物的篇幅和所登载文章的性质,分量明显不够。刊物之所以拒绝纠正其硬伤,也许就与这种过高的自我定位有关。也因为有这种自我膨胀的倾向,刊物并不重视编读往来,编读之间的互动明显缺失。作为一本以“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为办刊宗旨的刊物,编读之间往来互动自然非常必要。然而找遍刊物,却看不到有关编读互动的栏目。《“你好,我是64330669……”》有点沾边,但那是以提问和解答为主,与编读之间就刊物本身进行互动不是一回事,算不上读者所期待的“编读往来”。有过很短一段时间,刊物设了一个“编读往来”的专栏,但在登了几篇对该刊大力赞扬的读者来信后,便无疾而终了。猜测这类赞扬文章实在有限,无法支撑起一个专栏来。其实在这个栏目里发布读者对刊物硬伤的质疑,以及刊物对这些质疑的回应不是非常恰当的吗?

三曰唯利是图,价格高企。笔者订阅《咬文嚼字》十余年,目睹该刊价格的上涨。2001年,这是我订阅该刊之始,每期定价2元,十余年后的今天,每期定价高达5元,是十多年前的2.5倍。当然,在定价提高的同时,它的篇幅也从48页增加到了60页,为原来的1.25倍,但篇幅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定价的提高。是的,这期间物价水平提高了,笔者查了一下资料,目前的物价水平已是当年的两倍多。《咬文嚼字》定价的上涨水平与之持平,似乎并不过分。然而《咬文嚼字》是文化产品,它除了给经办者带来收益之外,更重要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文化产品必须有的社会功能。在价格上与普通商品看齐,是不是太唯利是图,太铜臭味了一点?当然这不是《咬文嚼字》一家的问题。据称目前中国出版物成本只占定价的40%,其余60%是毛利,出版社可得其中的20%。也就是说,一本《咬文嚼字》,编辑部每期可以从订阅者身上拿走毛利3元,其中编辑部至少赚得1元钱。定价5元也好,毛利3元也好,净利1元也好,看似不起眼,加起来可不是小数。这是不是不够厚道?

当然,这些问题还不构成我弃订《咬文嚼字》全部理由。现在是网络时代,纸媒面临着网络的无情竞争,几无还手之力。网络有海量的信息,各种观点针锋相对,又共存一网,决无唯我独大,唯我独尊的良好自我感觉,很易激发起阅读者灵感的火花。网络又是开放的环境,几乎可以零成本地获得所想要的任何信息。当然,获取网络信息要支付网络使用费。但这笔费用是固定的,与网络使用的频度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与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量无关。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这属“固定成本”。真正属于网络信息获取成本的,不过是电脑设备折旧和所耗电能等所谓“变动成本”。对于使用者来说,这些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面对网络,纸媒还有什么优势可言?我不知道《咬文嚼字》是否有一种危机感,是否有应对措施?从刊物本身逗漏出来的信息看,《咬文嚼字》似乎还沉浸在一种虚幻的“获得感”中。不过这已经与我没有关系了,因为我已经决定弃它而去。

笔者如此数落《咬文嚼字》似乎有些不敬。这份刊物十多年来伴随着我,确实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为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读后回味,我还用专门的笔记本,将刊物的精华浓缩到里边,并详细写下我对所读文章的点评和看法。十多年来积累了3大本,20余万字。通过阅读刊物,也激发起我结合我的工作性质,思考语言文字问题的热情,撰写了诸多短文。这对我的工作也不无裨益。说实话,我对这本刊物是感激的。然而面对刊物的固步自封,面对更加便利快捷的信息获得渠道,我的选择有着充分的理由。

但如今真要与这本曾经给予我如此多收益的刊物拜拜,一点也不怀念那是假话。然而面对抱残守缺的编者,面对优势无限的网络,我不得不说,还是和它断了吧。我还有网络呢,我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那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制比就是重复率吗
销售毛利在线计算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可打印!
成本3毛售卖8块,几十倍毛利,超出认知的赚钱逻辑,你都知道多少
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成本毛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