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这章容易理解。但结合《论语》其它章节,则可以更深入细致地理解这一章,理解每一种言说都有其范围、界限。
    《子路》篇说:“君子和而不同。”于是,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人们是应该在哪种层面上“和”、在哪种层面上“不同”、又在哪种层面上“同”。
    《子罕》篇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那么,大致可以理解,在“学”的层面,是可以不同而和的,而且只有“不同”,才能互相促进,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以推想,在未至于“学”的日常生活层面,一样也是可以“和”应该“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而在“道”的层面,则要求同,理想志趣相同,三观一致,才能够一起“适道”,才能够“相为谋”,进而才能够一起“立”、一起“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学论语#13.28【2017-6-10】
24句国学经典解读24字核心价值观
持经达变与论语之道(下)
【问道】 2. 如何理解道的三个层面?
【学点哲学】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认知,你处于哪种认知层面
谈人际关系的黄金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