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中的冯唐你了解吗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到了王勃所处的初唐时期,冯唐和李广已经作为怀才不遇的代表人物,被历史所铭记。宋代诗人苏东坡被贬密州,郁郁不得志之时,亦在他的《江城子,密州》里感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宋代宰相吕蒙正的评价更为直白一点: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看到没,提到冯唐,别无二事,怀才不遇耳!

冯唐其人

冯唐能够名闻后世,得益于司马迁。就像任安一样,一封《报任安书》,让中国人提到史记就绕不过他去。冯唐是西汉大臣,史料上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他的政绩也未见于史,但是司马公却为他作传,除了冯唐本身素质过硬以外,还由于司马公跟冯唐的儿子冯遂是好友。

那么司马公是因私废公的人吗?显然不是,司马公有跟冯遂这层关系,能够有机会了解冯唐其人,司马公花了很少的篇幅为他做传,满足了史记的多样性。史记里面不光有王公贵族、宰相大臣,还有酷吏、名医,滑稽小人,各色人物俱全。冯唐作为怀才不遇的代表,作为文化符号,得以跟李广齐名。

况且,从冯唐论将来看,冯唐的政治、军事理论还是有真知灼见的,值得后世发扬学习。

冯唐论将

冯唐以孝顺出名,被保举为中郎署长,大家知道郎官是个体力活,跟随皇帝出行,满副武装,跑来跑去。冯唐这个时候已经老年了,做起郎官更是吃力。有一次汉文帝看到他感到稀奇,就问他那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做郎官?冯唐心想,还不是找个机会遇见你呀。但是表面上不能这么说,冯唐说,人生不易,我也一直在努力。孝文帝得知冯唐是赵国人,就问他:“我听说赵国的将领李其很牛?”冯唐回答说:“他也就那么回事吧,才能不如廉颇和李牧二将。”

汉文帝于是借机抒发感慨:“可惜我没遇到廉颇和李牧那么好的将领呀”。冯唐心想,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哪知冯唐并不套路,怼汉文帝道:“就是碰到廉颇和李牧这样的将领,您也不能任用。”文帝恨恨地走了。

适逢匈奴入侵,汉文帝忧心忡忡。憋不住又回头去问冯唐,先生何解?冯唐就打开了话匣子:“昔日李牧为赵将,大权在握,可以便宜行事,再加上李牧的才能,因此节节胜利,帮助赵国成为强国。但是赵王迁听郭开的谗言,杀死李牧,因此军队为秦国所败。现在的云中太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不也碰到了李牧一样的困局?”文帝恍然大悟,下令恢复了魏尚的职位,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

冯氏悲剧

后来汉景帝即位,冯唐被任命为楚相,后来遭到了罢免。直到汉武帝登基,四处寻求良才,才有人推举冯唐,只是彼时的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冯唐之为楚相,语焉未详地被罢免,其中肯定有故事,只是后人已经无法得知详情了。史料并无记载,我们只能加之以分析。文帝和景帝都是千古明君,他们的统治被称为“文景之治”,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并不多见的。冯唐尚且不能被他们所用,只能说明,是冯唐自己出了问题。我们试着从冯唐的性格进行分析。

初次见面,冯唐就直接当面评价汉文帝,有良将也不能任用,可见其性格耿直,既不能容于当权者,也不能容于同僚。或许这只是见不到皇帝的小官,博出位的方法,但是,后来他任楚相又被罢免,想必是性格占了很大因素。

冯唐因为司马公的传记而著名,而王勃的千古佳作《滕王阁序》,扩大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知名度。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想表达怀才不遇之情时,可以张口就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呀。可是话说回来,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怀才不遇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高雅的调侃之词
冯唐:年龄怎么能成为一个人出名的理由
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你知道写的是什么事吗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背后的故事,从来就不是时运不济,而是能力体现
冯唐易老
“冯唐易老”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