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科学家: 大脑并非为阅读而生! 父母这样做, 帮娃拥有“阅读脑”

这些年来,“全民阅读”的浪潮扑面而来,大家都纷纷的加入到了阅读的队伍当中,但很多的父母却发现,孩子并不爱看书。

而很多的父母一直以为孩子不爱看书、不爱阅读是因为孩子并没有用心,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孩子不爱阅读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点击加载图片

脑科学家:并非为阅读而生!

认知脑神经学家曾向我们解释道:人的大脑并非为阅读而生,把原生态大脑改造成阅读脑,需要长达10余年,循序渐进的努力才能够完成,由此看来要想真正的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每个孩子并不是天生就爱阅读、读书的,他们都是要经过长时间文字的刺激或者训练,才能够让大脑的生理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让大脑升级成为“阅读脑”,这样孩子才会爱上阅读。

阅读就是发生在头脑内的高强度、复杂“运动”,脑科学家们还曾做过“阅读如何影响大脑”的实验发现:阅读时,大脑皮层的多个区域,能够同时“亮起来”。

点击加载图片

而“阅读脑”还分为了两种:

一种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阅读脑”;

另一种就是“非阅读脑”。

点击加载图片

孩子的阅读脑和非阅读脑区别在哪里呢?

曾经有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这两种人之间的大脑生理结构是存在着显著差异的。

而为了证实这个实验的可信度和准确性,科学家们也选择了6个家庭,其中共12个女孩,每组家庭中有2个姐妹,她们成长环境和社会活动都非常相似,而唯一的差别就是姐姐没有接受过教育,而妹妹受过这种教育。

科学家们对这些姐妹进行了大量的测试,通过科学仪器设备观察这些孩子大脑激活的反应,最后发现受过教育的妹妹们胼胝体后部会更厚一些。

胼胝体主要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通过增厚的方式,使大脑更灵活、处理信息会更快一些。

点击加载图片

尤其是那些拥有了“阅读脑”的孩子,他们的“文字盒子区”在对于文字刺激反应和处理的过程上,都会相对迅速、强烈。

而这种“文字盒子区”,其实就我们大脑中专门处理文字信息的脑区域,这种脑区不但能够接受和处理文字信息,还能够把处理后的信息发送到运动区、知觉和感觉当中。

而正是因为“阅读脑”拥有这种特征,所以孩子要通过培养,才能够真正的爱上阅读。

点击加载图片

想要培养孩子“阅读脑”,过早逼孩子识字阅读不可取

虽然阅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其实它所涉及到的脑区却有很多,比如:语言、记忆力、视觉、专注力、感觉、运动等多个区域,而这些都是需要脑区一起配合才能够完成的。

而这些不同的脑区联合也是要依靠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表面的一层胶质细胞——髓鞘,它能够保障信息传递的更加准确、迅速。

而对于5~7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这时候神经纤维的髓鞘才基本完成,而这时候才是父母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脑”时期。

点击加载图片

曾有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父母不顾及孩子大脑生理成熟的程度,“超前”教孩子识字学习,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却是要高于同龄人,但在小学3年级以后,他们的阅读能力大多数都会被普通的孩子反超。

就像耶鲁大学的阿诺德·格塞尔教授说的一样:孩子从3岁、4岁、5岁、6岁甚至是7岁开始认字,将来都没有任何不同!只要孩子发育还没有到时候,所有的“超前”教育,都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孩子到了7岁的时候,大脑处理、识别、理解等能力都是阅读所需要经过的,孩子虽然没有以前念得流畅,但这时候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所以在孩子5岁前,不用过分地强调孩子能认识多少字、拼多少拼音、会做几个加减法,因为孩子大脑过早开发,对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父母想要让孩子拥有“阅读脑”,那么唯一的捷径就是让孩子坚持每天阅读、不断训练,来增强大脑神经的连结,进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

点击加载图片

父母要如何让孩子拥有“阅读脑”?

孩子词汇量很重要

脑科学家曾研究发现:早期词汇量,能够显著的影响到孩子的阅读能力。

所以孩子年幼时的词汇量,是来源于和父母们的交流,父母讲述的越多,孩子掌握的就会越多。

而那些词汇量贫乏的孩子,更有可能会遇到阅读困难、学习困难和提早辍学的现象。

所以父母们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妨多说一些,在和孩子对话的过程中,多一些成年人的语言、说一些新鲜的语言,就算孩子不能够完全听懂,丰富的词汇刺激对孩子的语言也有很大的益处。

另外,父母们还可以带着孩子看一些故事识字绘本,让孩子通过一个字、一组词、一句诗、一段话中感知汉字的魅力、理解字词的意义、掌握诗句的精髓。

让孩子通过系统性的思维和表达训练,帮助孩子从侧面逐步提升他们的识字能力、言语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等综合素质。

点击加载图片

鼓励共读

曾经新加坡政府就要求,父母必须要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念书给孩子们听。

相信很多的父母都会疑惑,这才1岁半的孩子,能够听懂讲的是什么意思吗?其实这并不重要。

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是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所以父母建立亲子共读的氛围,培养孩子对阅读的集中力和兴趣,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美国的一位研究者就曾给两组5岁的孩子做过对比实验:有亲子共读的孩子,不但文法应用更加熟练、写的句子更长一些,还更擅长使用书面语。

点击加载图片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从小的亲子共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父母也要从小就开始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每天睡前1小时,陪伴孩子一起读一些故事绘本,让孩子能够在故事中发现学习中的奥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科学试验揭露真相:会读书的孩子,脑回路真的不一样
研究发现:亲子交流能够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大脑发育
父母的语言直接影响孩子的“大脑”,打造“学霸脑”,要用3T原则
养男孩,最怕父母在这件事上耽误他
“右脑开发”竟是场乌龙!脑科学家的最新研究颠覆我们的认知!
睡前1小时,4件事坚持陪孩子做,孩子情商高,还一天比一天聪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