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行议论
 
雷克:中国游记过于关注“现实的自由”
           德国人,出版有《徒步中国》

        旅行就是生活,你写游记,故事必须要个人化,要有细节,要真实。我中文多好,我多受欢迎,见识多广,那是欺骗读者的,他会感觉得到。中国游记目前的问题,就是作者太想描述自己的“成就”了:你成功登了一座什么山,成功穿越沙漠,成功环游世界。但是读者想看的是故事,而不是别人的成功大业。你爬的山再高,如果我对你没有好感的话我就不愿意看你的书。而这种好感,对于我个人来说是跟“真实”有关。我其实更想看到的是他的失望、他的绝望,他面对拉肚子、头疼、寂寞、自我怀疑,这些事。

        整体来说,欧洲人寻找的是一种“内心的自由”,中国人寻找的还是一种“现实的自由”。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欧洲人比较关注的,是寻找“满足感”和“做自己”;中国人比较关注的,是哪里值得去,哪里比较好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中国人全是吃货的原因,反正中国游记往往会给你讲吃的。吃的,吃的,还是吃的。文学,应该是有故事的,而且文学应该不会过时。三十年后,一碗羊肉泡馍的价钱或许变了;但是三十年后,依然会有一些年轻人边吃羊肉泡馍边哭。

    胡锦媛:旅游文学需要“反向叙事”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英国语文学系教授

        台湾自从解严以后,开放外出观光。这三十年来,初期是抱着一种猎奇心态,比较注意新奇的资讯之类的。以前大家崇拜三毛,是因为她能够出去,吸引了大家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可是现在大家都能够出去了,所以三毛大家都不看了。

        近十年来,到国外观光的人很多。但可能是因为很多很多原因,跟语言的不那么纯熟也有关系,所以跟当地的文化、人民的沟通,并不深入,都只是很表面而已。这就是我讲的一直没有“与他者相遇”。

        另一方面是心态。如果是到那种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去,我觉得台湾的人民有一种观光帝国主义的感觉,觉得我们比较高级,不会平等诚恳地去与人家交流。但是到比较高度开发的国家的话,通常都是一种购物心态。

        但旅游,需要主体的建立。你跟他者进行交流沟通,然后产生一种认同,这样主体才能建立起来。我一直期待会有深刻的作品出现,像我在学校里开的课,介绍《印度之语》,讲英国人到印度去,他们提出的种种反省是很深刻的。你回家以后怎么消化反刍,反省过去那段在外的时间你到底得到什么。反向叙事。

        人的一切行为到最后都是要了解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灵魂是自由的吗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4讲
《空谷幽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隐士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格格游记『台湾之行』
台湾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