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式太极拳一路(81式)·拦擦衣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 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 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式太极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别。其它套路还包括器械和对练等等。  

老架式

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拳架中所总结与编排的。老架以缠丝为轴心,贯穿于整个套路。古朴而无花架势。一路拳以柔为主。主要练习并建立起陈氏太极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称一路拳为基础拳,练功拳。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学习二路拳。二路拳,亦称炮捶,以刚为主。尤其突出太极八门劲的四隅劲:采、列、肘、靠。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弹抖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小架式

此套路原被称为新架。在陈发科所编之套路流传之后,此套路逐称为小架。小架为陈式十四世 陈有本所创。此套路除去劲发于外的动作,把劲路 

涵于套路当中,蓄而待发。整套拳打起来温文尔雅,有 儒者之风范。  

新架式

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式十七世陈发科由老架编排而成,经其子 陈照奎定型为新架。新架尤其突出缠丝螺旋的动作。在套路上以松活弹抖,节节贯穿,胸腰运化,转关折叠等特点独树一帜。  

太极剑

陈式太极也包含了许多器械套路,主要包括:单剑、双剑、单刀、双刀、双锏、抢、大刀、杆等等。

陈式太极剑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原理,对陈式太极剑也同样适用。

陈式太极剑的传统套路共六十三式,剑法多样,有劈、刺、撩、挂;点、崩、云、架;穿、提、扫、抹;带、斩、截、托等。

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间,以身带剑,灵活多变;运动路线缠绵曲折,风格别致,有很高的强身健体的价值。



拦擦衣

此式共有五个动作

1.眼视右前方东北。身略左转,胸仍向正前方。步型不动,左腿仍顺缠,右腿仍逆缠。同时右手变顺缠,肘不离肋,随腰而转将拳变掌走里下弧线转向下前方,手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垂向左前下斜角。左手配合右手仍逆缠,从脐前走外下弧线略向下按,手心侧向右后下斜角,中指仍扬向右前上斜角(图1)。

【作用】右手下掤法。假如有人从我右前方左腿在前用双手按法,按我右肘部的左手劲较大,我则眼注视对手,下松裆劲,以肘贴右肋,手变顺缠掤化来势。左手加大逆缠以助右手掤化。

2.眼法不变向东北。身变右转,胸略向右前斜角。步型不变,右腿变顺缠,左腿变逆缠松塌裆劲。同时右手变逆缠,松肩沉肘,走外右上弧线转到右前上斜角,高与眼齐,手心侧向右前下斜角,中指扬向左前上斜角。左手仍逆缠,走里左下弧线,从脐前向左下斜角转出,高与左胯齐,手心侧向左后下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图2)。

【作用】右手采、左手按法。对方按我右肘被我掤化,又左转身用右手封按我的右腕,我随势变右转身,松肩沉肘,右手变逆缠向右上开,造成反拿对方右腕之势,左手向左外下按,以调节平衡。

3.眼法不变向东北。身变左转,胸向正前方,左腿变顺缠,弓膝塌裆劲。右腿变逆缠,向里斜勾起右脚尖,以脚跟贴地向右横开约二肩宽成右仆步。同时右手变顺缠,松肩沉肘,走里下弧线收到胸前,手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左手变顺缠,从左胯外侧走里上弧线向胸前收转,合于右肘里侧,手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图3)。

【作用】进右步靠法。对方右腕被我采拿,又将力点移于他的左手向我攻按右肘,我乘势左转身进右步,右手松肩沉肘掤化来势,用右肩攻靠其左肋。左手收转掩护胸部。

4.眼法不变向东北。身变右转,胸向右前斜角。右腿变顺缠,落下脚尖,左腿变逆缠,左脚尖向里扣转,脚尖指向右前斜角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变逆缠,以手领肘走外右上弧线向右前斜角转出,高与肩齐;手心侧向右前下斜角,中指扬向左前上斜角。左手配合右手仍顺缠,左掌贴在右臂弯里侧向心口收转,手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图4)。

【作用】右肘挤法。对方因解我的肩靠而左转身以右手按我右腕,我乘势右转身,借其攻我之力。用肘、挤法攻其胸肋部,左手配合右手助攻。

5.眼法不变向东北。身略左转,胸向正前方,步型不变,左腿变顺缠,扣膝塌裆劲。右腿变逆缠塌下裆劲。同时右手略变顺缠,松肩沉肘在原高度旋转手腕,手心侧向左前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左手配合右手,走小顺缠,随身左转时,松肩沉肘走外下弧线,收到胸前,手心侧向右后下斜角,中指垂向右前下斜角(图5)。

【作用】松合全体的劲,以加强右手的挤法,对方因化我肘、腕,我随势左转身。运用全身松合的劲,推动右手顺缠,加强挤劲。

【要点】眼要注视对手,不要随身转动。第二动作开右手时最易起肘而违反规律要求。第三动作要同时合手出腿。第四动作要随身右转而扣左脚尖。第五动作要保持右弓步的松塌。

陈氏第九世传人陈王庭创造陈式太极拳特点有,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相结合,综合百家拳术之长。

陈氏太极拳的演练风格与特点是: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如涛涛江河奔腾不息,气势恢弘,又似游龙戏水怡然自得。其核心就在于“自缠”。身缠、手缠、足缠、臂缠、腿缠,周身缠。故有陈氏太极拳乃“缠”法也之说。

陈氏太极拳除了套路演练之外,还有陈氏太极拳推手。套路与推手互为体用。习练套路是束身行为(约束身肢)与意识修为,通过推手能够检验束身水平与意识修为的正确与否。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通俗的说,练套路如同生产,练推手如同质检,找出问题所在与不足之处,然后再生产,再质检,如此循环往复。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中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演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洪式太极拳一路第十九式“三换掌”规范动作
洪均生大师对洪传陈式太极拳名称的看法)
洪公套路一路---“金刚捣碓”
洪氏太极拳金刚捣椎之练法......李驻军
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之步形——盘步
【原创】洪式太极拳一路第四十二式“​抱头推山”规范动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